2.已破损期
(1)输卵管破休克急,中西结合手术宜
休克型:突然下腹剧痛,肛门下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或有烦躁不安,阴道少量出血,甚至出现晕厥与休克,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此属输卵管妊娠破裂、休克,为急、重症。应给予输氧、配合人参或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液。服中药多缓不济急,应立即手术。
(2)不稳定型有轻重,轻者乙方重甲方
不稳定型:腹痛拒按,但逐渐减轻,阴道有少量出血,或有三角形之蜕膜管型脱落。或头晕神疲。舌略淡红,脉细缓略弦。
此属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或继发腹腔妊娠的可能。治宜祛瘀消癥,杀胚扶正。经验方异位妊娠乙方加减主之: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莪术10g,卷柏10g,泽兰10g,蒲黄10g,大黄6g,黄芩10g,天花粉20~30g。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桃仁、泽兰、卷柏活血化瘀。莪术消癥散结。瘀血内阻而腹痛出血,故用蒲黄、大黄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病系胎孕胞外,故用天花粉杀胚。瘀久多化热,以黄芩清热。合而共奏活血化瘀、杀胚清热、消癥散结之功。出血时间长者去蒲黄,加蒲黄炭10g、三七粉6g(吞服),以活血止血。腹痛明显者加五灵脂12g,以化瘀止痛。包块较大者加三棱12g,以消癥散结。血β-HCG接近正常值者去天花粉。病久气短倦怠者去大黄,加黄芪30g、党参15g,以益气;气阴两虚合生脉散以益气养阴。
异位妊娠乙方为治疗本病已破损不稳定型之轻证,血β-HCG不太高者。因本证型具有不稳定性,杀胚仍然重要。余曾用此方治疗上述证型异位妊娠16例,治愈11例。以题为“加减活血化瘀汤治疗异位妊娠”发表于《湖北中医杂志》1998年20卷第5期。
若血β-HCG较高者,仍用异位妊娠甲方加减为治。另外一种即是MTX等西药保守治疗后,或者腹腔镜手术取胚后,血β-HCG降至一定程度后不继续下降。如果β-HCG≤100IU/L,可用异位妊娠乙方加减,继续化瘀杀胚。β-HCG>100IU/L者,则用异位妊娠甲方加减,以继续杀胚消癥,活血化瘀。
(3)陈旧性方善消癥,内服外敷应彻底
包块型:腹痛逐渐消失,阴道出血停止,下腹坠胀。舌黯,脉细或弦涩。
血β-HCG降至正常,B超仅见一侧附件包块,边界稍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此系输卵管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血液已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形成包块,属陈旧性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后亦会出现此类病证。治宜活血祛瘀,消癥散结为法:经验方陈旧性宫外孕方加减内服:熟地黄10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黄芪30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2g,莪术12g,水蛭10g,鳖甲15g,丹参15g。
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丹参活血化瘀,祛瘀而不伤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三棱、莪术逐瘀消癥散结。水蛭破血逐瘀之力强,擅于治癥瘕积聚。鳖甲滋阴软坚。黄芪既扶病久耗虚之正气,又益气以运血而助化瘀消癥。其与四物汤配伍则气血双补。本方属攻补兼施之剂。包块较大者加土鳖虫10g,以加大消癥散结之力。阴道出血者去水蛭,加蒲黄炭10g,以活血止血。气虚甚见倦怠气短者加党参15g,以益气补虚。黄芩、姜炭、桂枝等可随症加用。
陈旧性宫外孕方为主治本病已破损期包块型的有效方剂。本方看似峻猛,实际是在益气养血的同时,破血消癥,为攻补兼施之剂。证诸临床未见明显副作用,效果可靠。多与消癥药包(方药及用法见子宫肌瘤篇)外敷配合使用。我们曾对25例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附件包块患者用本方(当时名为化瘀消癥汤)加减治疗。22例包块消失(88%),包块平均消失时间:28.7±11.0天;25例对照组,12例包块消失(48%),包块平均消失时间:45.7±15.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畅通率:治疗组72%;对照组40%。“以25例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成功后附件包块后遗症的中药治疗观察”为题,发表于《中医药导报》杂志,2009年第15卷第10期。
(4)邪去正伤冲难固,益气血冲固血止
冲任不固型:中药治疗后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阴道少量出血不尽,头晕眼花,气短倦怠。舌淡黯,脉弦无力。
此属气血亏虚,冲任失固之证。经验方固冲汤主之(方药见异常出血性月经病),加黄芪、党参、三七。活血化瘀,杀胚消癥中药使用日久,加之阴道较长时间出血,耗血伤气,邪去正虚,冲任不固而出血不尽,每用上方收益气摄血,养血固冲之功。
中药治疗本病,一般包块消散较慢,必须坚持治疗至全消。血β-HCG降至正常,包块全消,月经潮后,必须进行输卵管检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若有粘连阻塞,要及时施以相应治疗以恢复其受孕功能,防止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
(冯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