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除湿,和胃固冲法

2.清热除湿,和胃固冲法

清热除湿、和胃固冲法用于湿热痰阻中焦,升降失司之发热腹痛,胸痞呕吐,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崩漏以及恶露不绝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应清热除湿,理气化痰,和胃固冲为法。师传经验方半夏芩连枳实汤加减主之,方由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厚朴、郁金、陈皮、杏仁组成。可随症加用柴胡、荆芥、防风、姜汁、竹茹、川楝子、延胡索、茵陈、益母草、大黄、蒲黄炭、白花蛇舌草、椿根皮等。腹不胀去厚朴,便溏去杏仁。

本方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之阴道出血,放环后出血,妊娠恶阻,产后、经期发热,以及肝炎、胆囊炎、胃炎等内科疾病属湿热中阻者。本方适应证辨证三要点:胸闷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临床只要具备此三者就可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减,用之得当,甚效。

中焦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湿热痰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司,气机郁阻,胃失和降,则胸闷痞满,恶心呕吐。气机之调畅与肝之疏泄密切相关。若肝气郁结,也易于横犯脾土而加重中焦气机不利,出现腹胀胁痛,黄疸;湿热之邪,下犯冲任,则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和腹痛;湿热郁阻少阳三焦,枢机不利则经期、产后发热等。

本方是针对湿热郁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而制定,旨在辛开苦降,理气化湿,以复中焦之升降,而收清热化湿,降逆止呕止血之效。

本方与清利固冲汤均有下血,同用黄连、黄芩。然后者所治属湿热蕴结,冲任不固之湿热,有小便不利。方中用滑石、通草、茅根、益母草等以利小便;前者属湿热中阻,下犯冲任。以伴胸闷、呕恶为主症,方中理气化湿降逆之药为多,此二者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