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热通淋小便畅
术后往往有人出现小便频数,淋涩疼痛。多因留置导尿管导致邪毒乘虚侵入,形成湿热上行下注,气化不利而病淋痛。临床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为主症,或有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其治宜清热利湿,化气通淋为法。用经验方加味五淋散加减主之。方由茯苓、鱼腥草、山栀子、白芍、当归、乌药、车前子、甘草组成。淋涩较重者加滑石、牛膝以增强利水通淋之功。小便带血加生地黄、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伴发热者加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以解毒退热。
《景岳全书》:“若小便涩滞,或补而益甚者,乃膀胱湿热也,用五淋散。”手术后淋证,多因气血损伤,抗邪力弱,由于留置导尿管,邪气较易由下侵入,或上行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发。属虚实相兼,不同于一般湿热下注之实热证,故用加味五淋散以清热利湿,化气通淋为主,兼以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临床随症加减,常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