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经痛仲景方,补消良方温经汤
阳虚血瘀证:素体阳气不足,阳虚生内寒,下焦失于温煦,血行迟滞致瘀,瘀阻冲任、胞宫、胞脉,不通则痛而发痛经。以经行腹痛,喜温喜按,量或多或少,色黯淡质稀,夹有小血块为主症。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频便溏,或月经后期,癥瘕,不孕。舌淡黯,苔白,脉弦细或涩。
经期:治宜温阳补虚,活血止痛。方用温经汤(《金匮要略》)(方药及加减见痛经)。
非经期:治宜温经补虚,化瘀消癥。方用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减:当归10g,川芎10g,桂心6g,人参10g,甘草6g,莪术12g,丹皮10g,牛膝10g。方中桂心辛甘大热,温通血脉,散寒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川芎血中气药,活血行气止血。人参补气扶正,助桂心通阳散寒,合当归、白芍以益气补血,合甘草补中扶正。莪术、丹皮活血散瘀。牛膝活血行瘀,引药下行。随症加减,可获消癥止痛之功。经行量少者加桃仁10g、红花10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癥瘕者酌加三棱10g、土鳖虫10g、桃仁10g、红花10g,以化瘀消癥。腹胀者加乌药10g,或香附12g,理气以活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以内服药为主,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局部外敷的综合治法可提高疗效,药物及用法见子宫肌瘤。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临床容易疏忽而致漏诊、误诊。应结合临床症状与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早发现、早治疗,有利控制病情发展。否则迁延日久,病情加重,则治疗困难。随着腹腔镜的推广应用,得以发现相当数量无症状的轻微内膜异位病变,使过去一部分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找到了病因,因此对可疑病例,腹腔镜检查是最佳方法。
中、重度子宫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值可能升高,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表示免疫功能失调,可形成免疫性不孕不育。血清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可用于监测该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预防与调护:月经期减少剧烈运动。经期严禁性生活。对宫颈管狭窄或闭锁、宫颈粘连等可引起经行不畅者及时治疗,以防止经血倒流。月经期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如有必要,操作应轻柔,避免重力挤压子宫。
(蔡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