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涵木郁多愁,养阴疏郁疏泄复
阴虚肝郁证 素属肝郁之体,或因家庭、工作、精神负担过重,七七之年,天癸渐竭,肾阴已虚;见将绝经或已绝经,自悲老之将至,更加精神抑郁,疏泄不利,伤及脾气,化源减弱,气郁血滞,心肝失养等。以致阴虚肝郁而发相应诸证。以绝经之期,精神抑郁,多愁易怒,心烦不宁,悲伤太息,胸闷胁痛不适为主症。或月经先后不定,经量少,或经闭不行,烘热汗出。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细数。治宜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为法。经验方养阴疏郁汤加减主之:柴胡6g,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0g,玄参15g,麦冬10g,生地黄10g,素馨花6g,丹参15g,甘草6g,黄连3g。
方中用柴胡疏肝解郁,因有阴伤,故用量宜轻,以免升散太过。用素馨花助柴胡之疏肝解郁之功,而无耗阴之弊。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培土抑木,益气血生化之源。肝郁日久易化热,热久更易伤阴,用玄参、麦冬、生地黄滋养肾肝胃之阴,少用黄连清君火。气滞血亦易滞,用丹参凉血活血。本方疏肝健脾而不伤阴,滋阴清热而不碍脾。共奏疏肝健脾、养血滋阴、清热活血之功。心烦易怒者加山栀子10g,以清热除烦。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30g、酸枣仁20g,以安神宁心。汗多潮热者去柴胡,加银柴胡10g、生龙骨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以敛汗退热。大便秘结加生首乌15g,柏子仁15g以润肠通便。纳差者加炒谷芽15g、焦山楂10g以开胃。在使用本方的同时,还应配合心理疏导,如此则可减轻病症,逐渐平稳地渡过。
本病以肾虚为本,治当以补肾为主。肾虚亦易涉及其他脏腑,而以肝、脾为多,因“乙癸同源”和先后天互相充养的关系。虽有“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等,亦应在补肾的基础上以清心火、解肝郁。盖肾水能上济心火则安宁,肾水足以涵木则疏泄复,肾阳复则脾、心、卫阳得复,诸证可减轻或消退。现代研究,补肾中药有促进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能促进神经内分泌功能,延后老年神经内分泌的减退,并能提高免疫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机体的抗病功能,达到机体阴阳平衡,延后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还须正确认识,消除精神负担,保持平常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可使性格开朗,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减少致病因素。同时应维持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心理、生理、身体健康,以防早衰,增强生活信心。绝经前后诸证患者,多阴虚有热,饮食宜以滋润、清淡为主,少吃辛辣燥热、肥腻饮食和过多进食温补之品,以免伤阴动火,加重病情。
(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