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肾虚并中气下陷滑胎案
患者付某,40岁,初诊时间:2008年5月14日。既往曾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第2次流产后检查出ACA(+),AsAb:230IU/mL,封闭抗体(-),经治后ACA(-),AsAb50U/mL,半年后西医行免疫治疗4次后封闭抗体(+),不久第三次妊娠,因宫颈内口松弛于孕14周行宫颈环扎术,孕20周时破膜流产。现为第4次妊娠40天,住院进行西医保胎。
诊时已孕40天,略显倦怠,面色白,腰酸,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滑无力。诊断为滑胎,证属脾肾肝虚,治宜补脾肾肝,固本培育为治,方用固本培育汤加减。处方:高丽参10g,白术20g,炒山药30g,熟地黄25g,山茱萸15g,枸杞15g,菟丝子30g,杜仲15g,桑寄生15g,白芍12g,砂仁10g,仙灵脾10g。6剂,水浓煎,1日1剂。
2008年5月20日二诊:当日B超:宫内孕6+周,可见心管搏动。服药后腰酸好转,精神略好。舌脉如上。守上方,6剂。
连续监测血β-HCG和黄体酮由偏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此后病情稳定,逐渐出现恶心,此为胎气渐盛之象,以上方出入为治。于孕14周时行宫颈环扎术,术后小腹发硬、下坠,腰酸,气短倦怠。舌淡苔白,脉软滑。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举陷固胎:黄芪30g,高丽参10g,白术15g,当归10g,升麻10g,柴胡10g,炙甘草6g,枳壳12g,熟地黄15g,白芍15g,杜仲15g。6剂,水煎服,1日1剂。
此后连续用20剂,已无腹硬下坠。即减高丽参为5g,每周3剂,偶有腹坠时即黄芪加至40g,高丽参用10g,服3~4剂后即安,足月产一男婴,重4kg。
按:《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说:“女子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肾虚封藏失职,胎失于系,或者多次流产加重肾虚,从而屡孕屡堕。案1有2次自然流产史,就诊前尚未妊娠,现肝肾亏虚症状,故从补肾养肝入手,服药20付,不料妊娠,孕后黄体酮值仅28mmol/L,且BA为(-),出现阴道流血现象,改用安胎固冲汤补肝肾,固胎元,所幸安胎及时,血β-HCG、黄体酮上升,之后改用寿胎丸加味以巩固胎元。本案之治充分体现了肝肾不足滑胎不同阶段的证治经验。案2为典型的滑胎病案,自然流产3次,多年的PCOS,胰岛素抵抗,又出现免疫功能异常,属肝脾肾虚之体。《景岳全书·妇人规》:“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而然,而亏损之由,有禀赋之素弱者……有色欲不慎而盗损其生气者。”经中药治疗后,不久第3次妊娠并行宫颈环扎术,仍破膜胎堕。数月后第4次妊娠。诊时已孕40天,表现出一派脾肾肝虚。治以补脾肾肝,固本培育为治,用经验方固本培育汤加减,重用健脾益气之药,以高丽参易党参,使补气之力更强。如此胎儿渐长,胎气渐旺,β-HCG和黄体酮渐升。因患者宫颈机能不全,孕14周行宫颈环扎术。术后肝肾亏虚之象、气虚下陷症状突出,改用补中益气汤出入治疗以益气升阳,举陷固胎,调治1月而妊娠成功。此例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既有PCOS,内分泌不足,又有多项免疫功能失调,更有宫颈机能不全。其分为孕前调治,去除可能导致滑胎的多种因素;孕后初期重在补肝脾肾以保胎;中期配合宫颈环扎术,术后出现中气下陷之象,即以益气升阳举陷固胎为治。其诊治阶段层次分明,终获麟儿。
(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