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虚瘀阻案
叶某,24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后至今未孕。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右侧(异位妊娠侧)不通,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量少,诊时见其面黄无华,倦怠头昏,纳差,舌淡黯,苔薄,脉弦无力。月经周期5/30天,量少,LMP:5月15日。诊断为继发性不孕,输卵管阻塞(右侧不通,左侧通而不畅)。证属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其治宜先益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味: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0g,甘草6g,熟地黄12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肉桂5g,陈皮12g,桂圆肉12g。10剂。水煎服。1日1剂。
6月2日二诊:精神好转,头昏减轻,纳增。舌脉如上。改用养血通管汤加味: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2g,鸡血藤30g,赤芍10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香附12g,路路通15g,炮山甲15g,皂角刺12g,川牛膝12g。15剂。消癥外敷药包3个,热敷左下腹部,1日1次,共15次。灌肠2号方10剂,1日1剂,保留灌肠。
6月25日三诊:LMP:6月16日,量增,5天净,余如上。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右输卵管不通,左侧通畅。再用二诊方药7剂,外敷药包2个,以巩固效果。3月后受孕,足月产1女。
按:输卵管属现代中医胞宫范畴,是精、卵相遇受精的场所,也是向子宫腔运送受精卵的通道。《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盆腔炎、输卵管妊娠等多种因素导致输卵管阻塞、积水或通而不畅,可妨碍精卵结合和输送而不孕。输卵管阻塞、积水是上述因素之结果,又成为不孕病因之一。案1临床表现为抑郁、太息、胁腹痛、痛经、舌黯等,明显为肝郁气滞血瘀。双输卵管通而不畅为瘀阻胞宫。如《傅青主女科》所云:“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人以为天厌之也,谁知是肝气郁结乎?”用疏肝活血通管汤30剂和外敷、保留灌肠而获效。双侧输卵管积水不通是较为难治之证。腹腔镜造口也易复作,术后2~6个月可能重复积水。通水可无药液回流,不易判断。宫腔药物注射可加重积水,案2即是此类证型。临床表现倦怠肢冷,小腹冷而隐痛,舌黯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弦,为一派寒湿痰阻之象,结合造影,诊断已很明白。用温阳利水通管汤配合局部外敷,服药50剂,终于成孕。以上二案均为实证。
气血不足之体,或病久气血耗伤,瘀血阻滞胞络,虚实夹杂之输卵管阻塞者临床并不罕见,案3即是。其面黄无华,倦怠头昏,月经量少后期,为气血亏虚典型证候;异位妊娠手术史、输卵管通而不畅均可致瘀血阻络,舌黯脉弦等为瘀血之明证。先用十全大补汤补益气血。二诊时气血亏虚之象好转,则改为养血通管汤为治。方中用四物汤、鸡血藤以养肝血;妙在黄芪、党参二味配合四物汤益气生血;配入活血化瘀通络药中,增强推动其化瘀通管之力。并配合外敷、灌肠,内外合治,两月即获正常孕育。
以上3案均采用内外合治。治疗期间必须避孕,以免发生异位妊娠。本病证治疗后须经输卵管通畅试验复查(积水者治疗2月后造影),通水、造影亦有一定分解粘连的治疗作用。
(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