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瘀阻胞宫证

2.瘀阻胞宫证

具备主症,甚至崩漏,或有少腹胀痛不适,舌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平时用经验方宫瘤非经期方加减(方见中篇子宫肌瘤章),以化瘀消癥。去昆布、海藻,加生鸡内金、生山楂以增化瘀消癥之功,黄芪益气以增化瘀之力而不伤正。兼寒加桂枝。感染腹痛有热者,加败酱草、红藤等。

经期用经验方宫瘤经期方加减(方见中篇子宫肌瘤章),去刘寄奴,加三七粉,后半周期选加仙鹤草、乌贼骨、赤石脂以活血止血,通涩并用。

以上证型平时之方可制成丸剂,以渐消缓散之。经期也可用中成药震灵丹。其通涩相兼,颇和本病之治。

通过上述辨治2~3个月后,经期由12~15天缩短至9~10天,经量亦减少。若属正虚瘀癥证,平时可改用十全大补汤,重用黄芪40g,以红参易党参,以大补气血,促进憩室生肌敛创收口。经期仍用将军斩关汤加减以益气养血,收敛止血。

若属瘀结胞宫证,用宫瘤非经期方去桃仁、红花、山楂,减三棱、莪术、生鸡内金用量。经期健脾固冲汤加味:赤石脂30g、生地黄10g、地黄炭10g、白芍15g、黄芩12g、白术12g、阿胶12g(烊化)、甘草6g、茜草炭10g、乌贼骨15g、三七粉6g以固冲涩血。若属血热而见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用保阴煎加赤石脂30g、茜草炭10g、乌贼骨15g、椿根皮15g、三七粉6g等以清热凉血,固冲涩血。实践证明,本病之治,一般需要3~5月,若能坚持服药,可使部分经期复常,憩室愈合。

病例1,林某,36岁。8年前剖宫产后即经期延长至15天左右,量时多时少,月经周期30~35天,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慌,气短倦怠,失眠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经就诊中医曾查“贫血”,用补益心脾,固冲止血方药数月未效。即令其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瘢痕憩室。即按正虚瘀癥证辨治3月,经期逐渐缩短至7天净,余症已不明显。反复B超检查(患者不愿宫腔镜复查),均未见憩室回声。

病案2,刘某,35岁。6年前剖宫产后月经期延长至15天左右,量先多5天,之后量少。口服中药数月未效。数月前B超发现子宫瘢痕憩室,服西药妈富隆3月,月经7天净。停药则复经行半月之久。诊时正值经期第3天,经色黯,有小血块,下腹略痛,倦怠心烦,舌黯苔薄,脉弦。即按瘀结胞宫证辨治3月,经期缩短至9天,B超复查,憩室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平时用非经期方去桃仁、红花、山楂。经期改用保阴煎加茜草炭10g、乌贼骨15g、赤石脂30g、三七粉6g,当月月经6天干净,再次B超复查未见憩室回声。

我们对本病证的诊治时间还不长,病例不太多,但已取得较好疗效。然而在此基础上还有待继续探索研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