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痛经

四、痛经

【概述】

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至昏厥者,称“痛经”,也称“经行腹痛”。

本病总的发病机理是在经期以及经期前后这一女性特殊生理时期,致病因素的干扰,影响冲任气血的变化,冲任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则“不通则痛”;冲任胞宫失于温煦濡养,滞涩血脉则“不荣而痛”。之所以痛经周期性发作,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非经期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未能引起“不通”“不荣”,但其并未消除,潜于体内,待机再动。

痛经一病,全虚者少见,全实者较多,更常见的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痛经性质不可仅以一项为凭,须全面合参,才能辨清其虚实寒热以及在气在血。一般痛经发生在经前经期属实;发生在经期或将净之时,或延至经净之后为虚。掣痛、绞痛、刺痛、剧痛属实;隐痛、空痛、痛轻属虚。拒揉拒按属实;喜揉喜按属虚。得热痛甚属热;得热痛减属寒。经血黯红有块属实;经血淡红质稀属虚。胀甚于痛为气滞;痛甚于胀为血瘀。

本病之治,一般而言,经期治标以止痛为急,于辨证方中适当加入相应之止痛药,或配合针灸;非经期应辨证或治疗原发病以治本。临床常用止痛中药散寒止痛类:艾叶、干姜、小茴香、桂枝、吴茱萸等。行气止痛类:香附、乌药、枳实、木香、青皮等。活血止痛类: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延胡索、三七、血竭等。清热止痛类:川楝子、丹参、赤芍等。缓急止痛类:白芍、甘草。临床辨证选用可增强止痛效果。

【证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