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种子、安胎、解郁之良方逍遥散

调经、种子、安胎、解郁之良方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妇人诸疾》,由“柴胡去苗、当归去苗、锉、微炒,白茯苓去皮、白芍药、白术各一两,甘草微炙赤半两,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烧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效。用散剂,取其轻而宣散之意。用于治疗妇女多种疾病。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出较多名方如:丹栀逍遥散、黑逍遥散、傅氏宣郁通经汤、平肝开郁止血汤等。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之功能正常,肝气条畅则气顺血和。若藏血失司,疏泄失常,郁而不舒,气血失和,则诸疾发生。如隐曲不遂、肝气不舒,郁而成疾。朱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治郁须养肝血,疏肝气,顺其条达舒畅之性,以伸其郁,开其结。而逍遥散是治肝郁之首选方。《医贯·郁病论》:“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该方有疏达之功,木郁达之而诸症皆解,心情舒畅,自在无忧,故名逍遥散。

逍遥散源于《伤寒论》之四逆散,该方为调和肝脾祖方。又遵照仲景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原则,用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条达;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用白术、茯苓、甘草、炮姜而健脾生血以养肝,并防木郁克土;薄荷助柴胡疏肝以顺其畅达之性。因此凡属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之各种疾病,均可以之调治。其辨证依据是:抑郁不舒,两胁及少腹疼痛,神疲,食少,便溏,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无力等基本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