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病良药数三七
2025年08月10日
血病良药数三七
三七,首见于《本草纲目》,其中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根气味甘,微苦,温,无毒。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仆杖疮出血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等。后世医家在应用中对三七的认识逐步加深,并有发挥和补充。如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三七的功效作了补充,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本草新编》强调了三七的止血功效,谓:“止血之神药。”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高度概括了三七的治疗范围,曰:“血病五脏六腑皆有,三七治一切血症。”《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提出了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新血的特性,谓:“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血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其善化瘀血,故又治女子癥瘕,月经不调,化瘀而不伤新血,实为理血妙品。”《傅青主女科》称“三七根乃止血圣药”而用妇科。现代对三七的认识更加深入,从其化学成分,病理实验进行研究,进一步扩大了三七的治疗范围,如《中药大辞典》《现代中药大辞典》《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等文献均有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