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涵木生湿热,湿热平后应补肾

5.水不涵木生湿热,湿热平后应补肾

肝郁湿热证:肝郁之人,郁久化火,横犯脾胃,健运失司,水湿受肝火煎熬,炼液成痰,痰热阻扰冲任,而发月经不调等证。以月经紊乱,毛发浓密,面部及胸背痤疮,经前乳胀、肋痛为主症。或月经稀发、量少或先或后,或闭经,崩漏,不孕,并见形体壮盛,带下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除湿调冲为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龙胆草6g,当归10g,生地黄10g,黄芩10g,栀子10g,车前子10g,木通10g,泽泻10g,柴胡10g,甘草6g。

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清三焦之热;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去。生地黄、当归养肝血、养肝阴,防苦寒、渗利而伤阴血。柴胡疏肝并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补中护胃、调和诸药。胁、腹疼痛明显者加白芍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缓急止痛。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10g,泻热通便。痤疮过多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5g、白芥子5g,以解毒化痰。卵巢增大或肥胖者选加炮山甲12g、皂角刺10g、昆布15g、海藻15g、白芥子6g,以软坚化痰消癥。湿不重者去木通、泽泻之利湿。经闭、经量少兼腹痛者酌加桃仁6g、红花10g、香附12g、益母草15g、牛膝10g,以活血通经。

肝郁湿热证,其肝郁化火与水不涵木有关,故而肝火湿热平后,亦应补益肝肾治本,以调经种子。据研究,补肾中药能调节、纠正性腺轴,促进卵泡发育,提高黄体功能,故可调经助孕。补肾活血类中药能降低血中高胰岛素、高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微循环,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以上证型若伴发高泌乳素血症,可在相应方中加麦芽、山楂以降低血中泌乳素。

目前西医对PCOS诊断主要根据2003年鹿特丹修正制定的诊断标准:①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月经稀发或闭经);②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生化体征;③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上述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高雄激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AH)、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即可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再参照:①胰岛素抵抗;②LH/FSH≥2~3;③多毛;④见结合伴高泌乳素血症等不难诊断。

PCOS不仅可引起月经异常和不孕症等生殖系统病证,还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异常的病症可导致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远期并发症。同时,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癌。因此,对PCOS的治疗,不能仅限于其引起的月经异常和不孕症等近期病症,还应积极防治上述远期并发症。

应保证饮食的合理、少食辛辣、肥甘、油腻饮食、营养的均衡,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避免肥胖。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促使体内雄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降低。

本病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对部分难治的PCOS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适当中西药结合治疗,可避免中、西药的各自弱点或副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可获取比单用中医或西医治疗更好的效果。

对中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或激光打孔。术后可辨证施用补肾、活血、化痰等中药以防止粘连,促进排卵和妊娠。

(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