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瘕

一、癥瘕

【概述】

妇女下腹内有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成为癥瘕。癥瘕包括了西医学的多种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陈旧性宫外孕血肿等。然而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如果仅按癥瘕论治,未免笼统,故而本篇仅就子宫肌瘤讨论之。其他与癥瘕相关的疾病,在相关章节论述。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

早在春秋时代就对本病有相关论述。如《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诸有形者,或以脓血,凡汁沫凝聚,旋成癥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上述将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候、治则方药作了具体论述,可见本病为瘀血内积胞宫之癥疾。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或B超时发现。常见症状有:

月经改变:包括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如瘤体过大时可有: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腹痛或痛经;压迫膀胱出现尿频、不畅,甚至尿潴留;不孕;继发性贫血等。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或者不规则;黏膜下肌瘤有时宫颈口或阴道内见到红色球状瘤体;B超、宫腔镜、腹腔镜可帮助了解子宫增大程度、肌瘤大小、类型、数目、有无变性及变性类型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诊断多无困难。还需与妊娠子宫、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盆腔炎性包块等作鉴别诊断。

总的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瘀血、痰湿蕴结胞宫。

【证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