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少阳阳明合病主以大柴胡汤
妇女经期,产后,人工流产等手术后,摄身不慎,邪毒乘虚侵袭胞宫,滞于冲任。冲脉属肝,隶于阳明,肝胆相表里,邪毒侵犯肝胆少阳,阳明胃腑,正邪交争而发急性盆腔炎。症见寒热往来,呕恶心烦,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其治应和解少阳,通腑泄热。主以大柴胡汤。方由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发热盛者加金银花、连翘;腹痛剧者酌加川楝子、玄胡、丹参。其他如竹茹、玄明粉、天花粉、败酱草、红藤等可随症加入。
《伤寒论》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论治》有论及大柴胡汤证如“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虽未言往来寒热,然所指与《伤寒论》之意同。
《医宗金鉴》谓此方:“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应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化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热结;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实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一患者因高热腹痛而住院,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患者素有盆腔炎史,于4天前月经未净即同房,第二天晚腹痛加重,发热,月经复增多。诊时体温39℃,发热虽高,但属往来寒热,伴心烦口苦,腹痛拒按,大便两天未行,阴道出血量中等。舌红,苔黄,脉弦数。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在西药抗感染的同时,处以大柴胡汤加金银花20g、连翘20g、蒲黄炭10g以和解少阳,通腑泄热止血为治。服2剂寒热退,血止,大便通,腹痛等诸证减轻。改清热解毒,活血之剂10剂。
复查血象恢复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后位,稍大,欠活动,触痛(+),右附件增厚,压痛(±),左附件(-)。
即带药出院,嘱其继续诊治,冀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