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工作回顾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主动顺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破解难题,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整体经济在较高的平台上继续快速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6亿元,同比增长13.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完成国有及其他类型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同比增长75.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66元和4461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2.6%,农民收入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以积极、有作为的态度把握和贯彻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调整。总投资1亿元的新化公司10万吨双氧水、总投资5000万元的高明电缆、总投资2500万元的华强药业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投用,总投资3700万元的北环路高架桥、总投资500万元的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等8个项目主体完工,元亨家园等13个续建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工业项目区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3.8亿元的奥星药业一期工程竣工,羟考酮等4种药品的研发已经国家批准立项,总投资1.8亿元的富格药业即将入区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化公司10万吨双氧水项目投产见效,实现利税6800多万元。久乐公司100万套汽车方向盘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可投产见效。国人啤酒公司千方百计开拓大中城市市场,全年实现产销10万吨。东方热电公司实现利税1600多万元,供热面积达到了150万平方米。华宝公司完成了投资700万元的TPU薄膜项目,实现利税1038万元。卫星民爆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利税1000万元。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8%。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石雕、板材、食品加工、塑料、电热毯、制鞋、印刷、灯具等“八大特色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对乡镇财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达到47家,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利税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45.2%。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的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农业税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减免农业税1153万元,兑付农民种粮直接补贴514万元,农民人均受益43.7元。组织各乡镇、涉农部门和部分种养大户赴山东进行了考察学习,制定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加快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大中棚西瓜1万亩、设施蔬菜5000亩、片林5000亩、优质地膜花生1.5万亩,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花生之乡”。新增奶牛5000头,新建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小区4个,奶牛饲养量达到2.5万头。新培育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41.1%。新推广节水灌溉5600亩、维修堤防4000多米,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与京、津、石等大中城市劳务部门的联系,农民务工经商渠道进一步拓宽,非农收入进一步增加。“三夏”期间,组织1200台收割机跨区作业,促进农民直接增收2500多万元。

商贸服务业进一步繁荣。进一步完善了花生米、农用车、装饰建材、家具等专业批发市场和乡村集贸市场功能,城乡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7%。成功举办了首届河北省种子展览交易会,成交量3500万千克,填补了全省种子综合展览交易会空白,会展经济崭露头角。开发了西瓜特色游和伏羲文化游,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各项改革,完成了公交公司和粮食购销企业改制,新化公司成功地整体兼并了燃料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外贸总公司依法进入了破产程序。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加大了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挂牌启动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继续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了“优化环境年”活动,解决了一批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36.4%,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53.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加强了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新乐籍在外人才的联系,与北京首科集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与省五矿公司签订了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出口精密铸件项目合作协议。全年共引进市外资金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5万美元。毛发、石雕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外贸出口1312万美元。与日本绫南町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赴日留学、研修人员达300多人。

财政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坚持依法治税、公平税赋、强化征管,完成了财税收入任务。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落实了国家增资政策,保证了公教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发放和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多渠道筹措资金1500多万元,投入了城市基础设施、政法基础设施和文明生态村建设。金融机构对全市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7亿元。

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起点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京新大街亮化、幸福路绿化和长杨路排水工程,投资150万元对长寿路、礼堂街、新开路、鲜虞街等市区街道进行了修补改造,107国道绿色通道建设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芳草苑、元亨家园一期等住宅小区竣工投用。制定了《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依法开征了污水处理费。深入进行了城乡环境容貌综合整治,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燕赵杯”城市容貌检查验收,蝉联了“省级卫生城”荣誉称号。投资3400万元完成了新井公路协神段改造和21个村的“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成首批文明生态示范村32个。公开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52亩,实现土地经营纯收益1123万元。开发整理土地3000亩,新增耕地2300亩,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市”。2004年,我市被列为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

各项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实施科技攻关4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9项,获国家专利20项。投资964万元进行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25平方米,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新乐一中考、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9%,东方美院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广泛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医院病房楼竣工投用,疾控中心基本竣工。中医中药事业健康发展,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医工作先进市”。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禽流感防控斗争,8个乡镇动物防疫监督站建成投用。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企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统人员3500人,城镇新增就业1700人。投入扶贫救济资金200多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一孩巩固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6.8‰以内。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年初向市民承诺的14件实事基本完成。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消防和社会稳定工作,制定了《新乐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开展了8次大规模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安全和消防隐患900多处,全市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全市保持了社会稳定。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8件,综合满意率达到95%以上。深入开展了以普及《宪法》《行政许可法》为主的普法活动,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广泛开展了文明机关、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工作被石家庄市评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武装工作取得新成绩,军政军民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文化体育、电信邮政等其他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需要继续坚持的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必须凝神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凡有利于加快发展、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心系群众、改善民生。把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改革稳定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新单位和驻新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为我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面对我市当前的好形势,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总体上说,经济总量仍然相对较小,发展速度还不快,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具体来说,立市强市的项目不够多,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快,促进农民增收还是一项长期任务,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急需解决,制约发展的思想性、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