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 政

邮 政

【概况】 2004~2016年,新乐市邮政局坚持以经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以实施“进位战略”为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超额完成业务收入,储蓄余额稳步递增。2004年,全年完成业务收入820万元。2006年,邮政局计划收入1062万元,实际完成1160万元,完成计划的109%,比上年增长18%,绝对值增长180万元;上缴收支差额计划为190万元,实际完成200万元。2008年,全年共完成业务收入1329.6万元,完成计划的105%。其中函件125万元、包裹20.66万元、汇款42.3万元、特快116.52万元、报刊76万元、 储蓄790.8万元、集邮31.39万元、物流91万元、 代办业务29万元、其他7万元。是年,完成了邮政改革,实现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邮政储蓄银行新乐市支行于2008年9月28日挂牌,新挂牌后的邮政储蓄银行立足三农拓宽业务范围,开办了对公存款、小额信贷、信誉贷款、代理国债、代理保险等业务。金融类业务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发放质押贷款824万元,小额信用贷款853.5万元。2010年,新乐市邮政局开办的业务有函件、电子汇兑、集邮、报刊发行、邮政储蓄、礼仪服务、代办保险、基金、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等。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1580.26万元,邮政储蓄余额952亿元,余额累计6339万元。圆满完成党报党刊发行任务。本年发展“三农服务”网点25个,为农民朋友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积极发展代收农电费、各种电话费等业务。2012年,新乐市邮政局全年完成业务收入1769.05万元。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技术的发展,传统业务呈现自然下降趋势,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是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二是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协商搞特快专递文书,并且服务到户。储蓄业务全年余额净增长789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4%,累计余额8.06亿。新业务发展较快,与联通公司,中国移动和电信局签订合作协议,办理代收话费、代理放号及入网业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2016年,完成业务收入2323.5万元,收支完成差额967万元。

【提升服务质量】 2004年,通过开展服务形象工程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把用户的需求看成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针对缺报少刊等服务热点问题,邮政局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对《燕赵都市报》和《燕赵晚报》实行专运、专分、专投,保证广大用户及时收到看到报纸。 实行首问责任制,在各班组使用用户来电来访记录簿,建立大客户档案,及时专访用户,回访用户。通过开展规范服务、亲情服务,努力实现优质服务,树立以用户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好坏的唯一标准,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及时解决邮政服务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用户投诉在最短时限内给予答复,以确保社会对邮政服务工作的满意度。2004年,向社会公开“11185”咨询以及投诉电话,并对全市人民做出公开承诺,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咨询和监督。客户满意度居同行业首位。创新代理金融检查模式,开展十条禁令、风险合规等级评价、人员排查、印章清理等多次检查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拓宽社会监督渠道,积极参加市公司组织的“行风热线”等活动,受到各界好评。

2010年,以强化诚信服务为宗旨,切实维护邮政品牌,以诚信服务赢得顾客,以诚信服务赢得市场,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95%。开展优质服务,邮件时限准时率98%,邮件报刊妥投率95%。总包文件、票据邮件、机要文件丢失、损坏率均为零。

【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004年,认真组织实施进位工程,通过制定各项制度和学习制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依法规范对代办人员的管理,对其进行《劳动法》培训并颁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购置新型运钞车和防暴枪,及时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未发生重大事故。按“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选择业务精干人员充实到营销队伍,进一步提高了竞争实力。实行工效工资挂钩的考核办法,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投递工作形成面向社会、收投合一的投递运营机制。

2006年,进一步推进改革,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完善考核机制及工效挂钩的考核办法,对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应用到业务发展上去。增加了对通信邮票和集邮票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中的奖惩考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内部治安秩序稳定,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

2012年,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发挥主人翁精神,打破传统的“大锅饭”思想,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并结合任务情况,把任务指标落实到班组、支局,业务收入与效益挂钩,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能者上,庸者下,选择一批业务精干人才充实到营销队伍,形成以经营部为核心的综合营销体系,企业竞争实力得到提高。投递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实现包裹投递到户。围绕重点和薄弱环节,强化企业管理,以增收节支为中心,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突出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努力使企业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对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制定对各科室、班组、支局人员的考核评比办法。三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加强收入稽核。四是加强业务检查和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各项制度。确保企业资金和业务资金,尤其是储汇和报刊资金的安全。加强金库、款车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五是加强邮资票品的管理,实行新的通信邮资票品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六是加强业务管理和行业管理,严肃通信纪律,加大违法违纪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

2015年,新乐邮政分公司先后开展了首季开门红、二季度重点业务营销等活动,对阶段性的业务发展相继出台了系列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周例会、日例会,现场督导等方式,有效地解决经营工作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

2016年,推进规范化管理。撤销经营部,成立市场营销部;整合函件部、集邮部和小包部为邮务中心;整合电子商务、物流分销部、发投部为渠道平台中心。推进县域转运、分拣和投递“三合一”作业流程。推进集中化管理。通过石家庄市公司集中采购系统加强成本集中管控,节约成本费用。加强干部管理职工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考核率100%。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加强资金精细化管理,加大用户欠费、往来账款清理及资金考核力度,资金运营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各项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强化了成本费用预算向事前转移。通过细化考核机制使绩效考核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调动了基层网点工作积极性。支局整体收入均比较去年有了大幅增长,员工收入也相应得到提高。强化作风管理,从领导班子到基层班组,形成良性的工作秩序,细化各项工作制度。在民主评议、安全生产、服务质量、资产管理、财务收支等各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邮政业务发展】 2004年,邮政局采取具体措施实现局域网网络设备测试,进一步提高各支局电子化程度。内部处理系统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成了邮政储蓄程序统一版本升级,提高了储蓄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005年,邮政局立足发展,开展特色经营,保持了邮政业务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快了邮政储蓄的发展。积极发展代理保险业务、代办电信业务和代收电费业务。积极扶持邮政物流配送业务,年物流配送业务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有酒水、农药、洗衣粉等,分销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进一步拓展邮政传统业务,《中邮广告》由2版改为4版,由彩印改为墨印,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信息量。扩大单证业务,加快速递的发展。2005年,储蓄余额大幅度增长,圆满完成了2005年报刊收订工作,完成企业金卡的制作,积极做好新邮预订的准备和宣传工作,使集邮爱好者在规定时间内订到邮票。同时加强形象年册的宣传力度,使各单位认识到形象年册的作用并积极使用。

2006年,邮政局积极发展代收代发中间业务,大力发展邮政物流配送业务,年初配送洗衣粉8000余袋,酒水2600箱,另外还新增配送种子51.6吨,化肥178.4吨。代理保险、代办电信和代收电费业务量逐步增长。进一步拓展邮政传统业务,大打函件业务攻坚战,在保持传统信函基础上,积极开发商函、企业金卡、数据库等新兴业务。

2008年,为方便广大用户订阅报刊,千方百计为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邮政服务窗口订阅和投递员上门订阅等多种方式订阅报刊。各支局充公发挥窗口作用,主动宣传报刊,迅速准确地办理业务,确保做好样报样刊与相关宣传品的展示,完成收订任务。针对初中、高中开发邮资封,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使之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函件业务的固定客户群,对商场、超市重点揽收宣传页,代送代投业务。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重点开发新客户,逐步扩大函件业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完成邮政改革,实现了金融业务专业化经营。邮政储蓄银行新乐市支行于2008年9月28日挂牌,新挂牌后的邮政储蓄银行立足三农拓宽业务范围,开办对公存款、小额信贷、信誉贷款、代理国债、代理保险等业务。有效地将回收的资金再运用于新乐市的地方经济建设。截至年底累计发放质押贷款824万元,小额信用贷款853.5万元。对新开办的一些业务进行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邀请市政府、金融办、农工办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制作电视、条幅、广播、报纸媒体广告,印制宣传单册,扩大宣传面,提高业务知名度。为解决广大客户资金不足提供了帮助,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根据经营情况,对“三农”服务站进行筛选,确立有发展潜力的网点向精品转化。加快发展“三农”网点的覆盖面,加大对三农服务站人员农技知识的培训,制订相关的培训制度,由技术员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授课,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015年, 坚持“一中心、两模式、三强化、四转变”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努力实现高效业务的支撑作用。金融业务。一是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计走访7.1万户,建立详细档案信息,并进行分类汇总;二是加快布放POS机,提高活期沉淀率,到12月底累计布放52台,沉淀资金46.8万;三是推进积分兑奖活动,吸引中小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四是加强与社保局的合作,增加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发放数量;五是对接代办员名下的客户,活期户实现全面接收,定期户通过风险宣传,电话邀约等形式实现对接。全年公司代办员余额下降共计2.95亿元,其中定期2.51亿元,活期0.44亿元,全公司客户系统下降14896.8万元,有效余额实现了14611.57万元的增长。保险业务。一是坚持开展PTS活动,各网点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拓展新客户,降低前台固定储蓄客户转化比例;二是选择好合适的产品,侧重发展石家庄市公司推出一、二、三年金型产品,减少客户的投诉率;三是动员全体员工投身保险营销活动,在提高自身收益的同时,促进了全公司业务的发展,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函件业务。2015年大力发展快递包裹业务,压缩无名址占比,实现收入106.09万元,在地方形象册开发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函件收入实现11.8万元。报刊业务。提前制定《特别关注》《特别文摘》收订政策,提高杂志占比。以校园报刊为主要抓手,推动年度续订工作,开展图书展,实现收入20万元,实现流转额收订500.5万(2015年计划440万)。集邮业务。发挥集邮协会作用,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培养集邮爱好者市场,提高邮品的销售额度。电子商务。加大宣传和营销车险力度,扩大社会效应,邮储短信确保奖励及时、足额兑现营业人员,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新开户加办率和扣款成功率,代收费业务继续与电力部门的合作。分销业务。一是继续加大渠道建设及维护,对高效优质网点增加投入,改善形象,起到带动作用;二是向先进单位学习快销品的销售模式和经验,制定公司方案,力求业务的突破发展之路。

2016年,通过重点发展金融、快递包裹、电子商务等高收益业务,推进传统业务持续创新,压缩分销、函件等低效业务,企业收入结构明显改善,收入质量明显提高。截至12月31日,公司邮储余额8.03亿元,累计净增1.21亿元,保费完成1.07亿元,集邮收入完成86万元,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代理金融业务。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推进网点转型,开展“大走访”“夏日喜丰收,邮政好礼送”“邮爱有礼,倾情回馈”“邮政伴你行,感恩回馈月”和“金融竞赛跨年度竞赛”等各项活动,金融业务发展基础逐渐夯实,在转型发展思路下,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比增长明显,余额净增1.08亿元,保险实现1.05亿元。电商平台建设。一是渠道平台网络已基本搭建,以各支局所、便民服务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渠道设立渠道平台193个,行政村覆盖率100%。二是整合投递资源,全部乡邮投递段均更换为汽车投递,调整作业组织模式,将原来两个带有投递的支局整合到市公司,服务平台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型,取得明显效果。包裹业务。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大做强包裹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实施“重点、品质、创新”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包裹业务快速增长,在营销团队上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抓住发展重点,提升服务品质,加快经营模式创新,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在业务发展上,重点抓好小包和标快业务,努力改变靠低价实现营销的状况,从简单的销售产品向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来转变,努力实现收集信息有专业性,营销客户有针对性,重点开发了拖鞋市场、孕婴产品市场、电褥子市场等,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13.72万元。

【邮政投递】 2010年,全市邮件报刊投递线路28条,其中市区投递线路12条,农村投递线路16条,投递人员30人,负责全市44万人的用邮需求。市区投递线路周长790千米,投递用户4500户,农村投递线路约1050千米,160个行政村投递用户4000户。投递方式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全市乡镇村全部通邮。

(刘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