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情

总 情

【概况】 2004~2016年,新乐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增效益、提质量”为目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强力实施项目建设、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认真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工业已经成为新乐市经济发展的支柱,经过多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市经济走上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以工业为支撑,以农业为辅助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财政收入增长日益依赖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围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竞争优势,新乐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无论是在空间布局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对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4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9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从业人员15038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45.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重点工业企业有华粮有限公司,员工84人;国人啤酒有限公司,员工887人;远洋食品有限公司,员工135人;天柱建材有限公司,员工43人;新化股份有限公司,员工1738人;华宝塑机股份有限公司,员工197人;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109人;久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员工333人。

2005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从业人员15123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66.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1.9亿元。重点工业企业有河北新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值4.2亿元,利税7377万元;新乐神马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实现产值2205万元,利税130万元;河北卫星化工厂实现产值6366万元,利税1137万元;新乐国人啤酒有限公司2005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3862万元;河北华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2280万元,利税1209万元;石家庄久乐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6519万元;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850万元,利税1520万元。

2006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家,从业人员15123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6.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1.9亿元。主要行业情况: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4亿元;纺织业实现产值1.9亿元;印刷业实现产值3.9亿元;化工行业实现产值8.3亿元;水泥行业实现产值14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7.6亿元。

2007年,规上工业企业106家。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工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税18.9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行业情况: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6亿元;纺织业实现产值3.9亿元;印刷业实现产值5.3亿元;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0.1亿元;水泥行业实现产值27.3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6.5亿元。

2008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1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56亿元。主要行业情况: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8亿元;纺织业实现产值3.3亿元;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4.9亿元;塑料制品业实现产值6.6亿元;铸造业实现产值16.8亿元;水泥行业实现产值10.5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0亿元。

2009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8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89亿元。主要行业情况: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4亿元;纺织业实现产值4.1亿元;胶合板行业实现产值24.3亿元;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8.5亿元;塑料制品业实现产值10.6亿元;铸造业实现产值22.9亿元;水泥行业实现产值13.1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8亿元;电热毯行业实现产值25.8亿元;雕刻行业实现产值26.5亿元。

2010年,新乐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24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35.8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26.1亿元,增长20%。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3%。2010年全市用电量为11.12亿度,工业用电7.31亿度,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

2011年,新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家,资产总计48.53亿元,负债总计27.52亿元,全部从业人员21900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0.64亿元,增长37.63% ;完成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42.49亿元,增长35.83%,工业用电量7.33亿度,增长17.51%。

2012年,新乐市1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1.4亿元,同比增长20.4%;完成工业增加值69.33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利税43.1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市用电量126813万度,同比增长25.8%,其中工业用电量89675万度,同比增长35%。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3亿元,同比增长48.6%,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56.2%。

2013年,新乐市工业经济总体情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形成了以新化、金万泰、华宝、卫星、久乐、奥星、飞腾肉类、人杰玻璃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和以胶合板材、石雕、电热毯、塑料加工等产业为特色的工业经济格局。全市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870余家,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加工业等26个行业门类中,产品有130多个品种。新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资产总计88.62亿元,负债总计39.31亿元,全部从业人员36399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9.77亿元,增长18.68%;完成工业增加值79.2亿元,增长12.5%,实现利税38.65亿元,增长14.45%,工业用电量9.69亿度,增长-0.96%。

2014年,新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家。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3亿元,增长10.28% ;完成工业增加值85.46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37.6亿元,增长10.51%,工业用电量10.36亿度,增长6.91%。

2015年,工业已经成为新乐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全市经济已经走上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以工业为支撑,以农业为辅助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财政收入增长日益依赖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201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4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57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增加值92.4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税51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用电量10.4亿度,工业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技改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21%。

2016年,新乐市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增效益、提质量”为目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强力实施项目建设、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认真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2016年1~11月,新乐市17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51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7.4%;完成工业投资202.4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80.5亿元,同比增长14.3%。

【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6年,新乐市狠抓技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总投资133亿元的工业技改项目70个,已有61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53.7亿元。大力培育规模企业,培育上报达到入统条件的规模企业10家,超额完成石家庄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对标行动,分行业制定了《对标和改造提升计划》,组织开展了3次对标观摩活动,培育上报省级对标企业2家(新化、卫星)、石家庄市级4(华宝、望峰、金万泰、锦泰达)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聘请专家指导,召开了2次企业上市观摩调度会,培树具备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4家,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对1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逐企业制定帮扶方案,明确责任部门。

推进两化融合,引导企业开展“互联网+”,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申报“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2家。参加石洽会,为促进新乐市企业发展,提升新乐市企业知名度,新乐市工信局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展石洽会,为企业搭建展示自身产品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新乐市企业知名度。

【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2016年,新乐市工信局按照上级要求,共启动I级应急响应2次、II级应急响应3次、III级应急响应5次、污染减排措施4次。全面落实了企业停限产措施,完成全年58台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任务。新乐市“煤改气”任务是8个村5000户。截至12月20日,已完成燃气炉具登记交款5202户,占总任务104%,已配送炉具5101台,占总任务102%,已安装5012台,占总任务100.24%,入户挂表4907户,占总任务98.14%,置换具备通气条件4907户,占总任务98.14%,已经点火通气3751户,占总任务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