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
【概况】 2004~2016年,新乐市交通局根据新乐市“建设中等城市、构建和谐新乐、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全系统干部职工围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快发展,优化服务为民办事,依法治交树立形象”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两大任务,突出交通建设和运输发展两大主题,扎实推进交通更快更好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稳妥推进重大改革,着力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路域环境,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路桥建设】 2004~2016年,新乐市公路建设、维修力度不断不加大。2004年,完成北环路高架桥主体工程、新井公路新乐市至协神段8.2千米改建等项工程,路桥建设成绩显著,尤其农村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完成正莫镇、大岳镇等6个乡镇21个村42.796千米村村通工程;乡道长杜线、村道南张村至邯长路12.5千米建设工程;帮助堽头村、陆桥村等42个村修建大街76条49千米,为文明生态村建设打下坚实的道路基础。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4700余万元,建设里程142千米。
2005年,完成无繁公路跨京广铁路、107国道高架桥、主桥、引道、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投资188.4万元完成辛合庄、南双晶、新义庄、太平庄、南累头、安庄铺、沙井7个村11.05千米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市村村通公路。投资630万元完成市区南环路2.68千米大修改建工程。工程结构为:10厘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冷再生底基层。共完成路基土石6840立方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0350平方米,沥青混凝土呼面40650平方米。工程于10月完工,经石家庄市交通局质检站验收为优良工程。改建承大线全长10.9千米,外层为18厘米厚水混泥凝土路面,基层为含灰12%,厚15厘米的石灰稳定土,该工程于8月15日建成通车。生态村道路建设项目有17个村、26.4千米,全部完工。完成奥星大街水泥路面工程,共计完成24厘米厚水泥路面8000平方米,实现卫星化工厂等数家企业与省道无繁线的彻底贯通。长杜线高速路口至西里村工程全部完工。赵家庄至长化线、东岳村至邯楼线等均顺利完工。投资10万元,采用旧油石铺筑的办法,硬化路面2000米,13000平方米的高速路口至马头铺村路面工程。投资630万元,帮助30个村修建大街45条38.5千米。
2008年,投资150万元,改造新开路(地道桥至京新大街段),长580米。投资80万元,拓宽改建2007年国道南道口弯道工程,长640米。改建曲承线二期工程3.3千米。完成投资129万元,长1.825千米的马头铺至无繁线工程;投资14万元,长0.561千米的化皮环乡路至李家庄工程;投资33万元,长1.3千米的中同至长车线工程;投资30万元,长1.2千米的木南庄至长车线工程;投资83万元,长2.2千米的武警二支至长车线工程;投资30万元,长1.5千米的康兴至邯楼线改建工程;投资84万元,长2.0千米的部队农场至无繁线工程;投资50余万元的东环路街道绿化治理工程,铺设彩色便道砖1.1万平方米。投资50余万元的伏羲道口改造工程。投资299万元,为大岳、正莫村等11个乡村,修建乡村公路19条,共计14.1千米。投资16万元,对安承线、新井线、承大线、长车线、邯楼线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垃圾9000多立方米,整修路肩14000米,确保农村公路的整洁、畅通。107国道出入市口拆违拆临工程,共拆除建筑物21000平方米,清除堆积物1800余立方米。投资40余万元,建成6500平方米的无繁公路工业园区段大型绿化景点1处。拆除南环路两侧广告牌匾280块4200平方米。投资40万元,完成片石护坡2400平方米,砌筑挡墙130米,泄水槽2道。投资60余万元,粉刷汽车站大楼和站内外墙体,进行房屋美化、路面硬化、院落净化,新建站外护栏、站门口自动升降杆等。建成6个客运站、20个候车亭、64个招呼站牌。
2009年,项目总投资3300余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2200余万元。全力实施南环路迎宾大道扩建工程,投资500万元建成35米宽、双向十车道迎宾风景线。投资2200万元,完成长8.7千米的107国道新乐段大修工程和投资35万元、长3.2千米的无繁公路内营至行唐界段大修工程。完成总长20千米。
2010年,无繁线东段及北环段大修工程完工通车;107线木刀沟大桥新建工程主体完工;京港澳高速改线工程完成勘界、登统工作,107线拓宽改建工程。采用BT模式,谋划启动全长88.2千米的邯北路、邯楼线、长车线等一批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努力构建新乐大外环。完成邯北路改造工程及邯楼线一期(2千米)工程;正大线、长车线完成勘测设计、拆迁占地等前期工作,占地款拨付各乡镇。施工单位进场完成6个村的2条出口路建设,全长16.7千米、总投资557万元的其他12条农村公路建设。17个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作,共18.065千米。整治标准化路段21.162千米,维修涵帽136延米、排水沟490延米、挡墙420延米,清理排水沟5600延米,处理沥青面裂缝55000米,处理水泥面裂缝11125米,挖补路面10800余平方米,灌缝60000余米。
2013年,完成投资210万元的省级示范点小流村主街道、小街巷硬化美化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同时,制定上报了38个沿高铁、高速重点村的道路建设计划,批复19个村,是“两高”沿线获批最多的县(市),完成8个村,其他村正积极推进。投资420万元,按时完成了13个帮扶村共计12.42千米的主街道硬化任务,全部通过验收。完成了投资237万元,全长8.046千米的安承线至东曹村、大赵村至长曹线(中同段)、东紫烟至西紫烟、京深线至十三里(十三里段)等6条村道建设。完成东明村至周家庄、中同至何家庄等长3.8千米的3条连村路建设。投资5800余万元,启动全长24.09千米的邯楼线、正大线、长车线三条重要乡道建设。完成邯楼线路基6.4千米、路面2千米,正大线、长车线,加紧施工。完成107国道新乐段拓宽改建项目审批工作。积极跑办南环路东延(高速连接线)工程,积极跑办穿越京港澳高速地道桥项目。治超站建设项目投资280万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设备采购招标完成,场地建设招标及配套资金跑办工作进展顺利。
2016年,拓宽改造107国道北段,该工程全长16.525千米,建设里程14千米,工程投资1.5亿元,路基工程除承安铺1.2千米因地方拆迁不到位,外其他已全部完工。一层油面完成8千米,二层油面完成3.5千米。京港澳高速连接线,道路工程总里程6.02千米,主线起点为新乐市东环路与南环路交叉处,终点为京港澳高速南双晶互通(新高速口),长3.52千米;支线自无繁线与新赵线交叉处向东延长至工业园区东界,长2.5千米。路面设计路基宽27米,路面宽24米,中间分隔绿化带3米,工程总投资6180万元(全部为争取上级资金)。市政府投入征拆资金1200余万元,交通运输局协调迁改电力、通信线路约5千米,自来水线路3千米,拆迁房屋等建筑约15000余平方米,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主体工程于10月3日竣工通车。高速连接线雨污管网工程全长10千米,投资3700万元,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交通运输局对东环路进行了综合整治,完成了预留道口硬化、路缘石铺装、旧标牌拆除、新标牌安装、绿化美化等工作,交警大队在新华路口、长杨路口安装了红绿灯、监控等交通管制设施。投资150万元,对南环路3.2千米铣刨路面14000平方米,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14000平方米,灌缝20000余延米,于4月24日完成。总投资1950万元完成长车线二期工程。投资850万元完成南水北调桥至木村段长4千米,该工程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11米,工程于5月10日开工,8月底完工通车。长班线二期工程已完成图纸设计、放样等工作。京港澳高速安承线地道桥建设工程,该工程为京港澳高速拓宽改造遗留工程,经交通运输局多次协调省、市筹建处和有关乡镇、村积极解决地方事务,6月底完工通车。
【公路养护及路政管理】 2004~2016年,坚持以提升公路形象为重点,公路养护管理成效显著,好路率、养护质量综合值指标分别超出指标。2004年,维修加固承安镇立交桥,聘请专业机构对107国道木刀沟桥进行检测,消除危桥隐患;投资10万元翻建了邯邰道班;维修107国道排水沟3500米、设置示警桩400根、修建隔离墙5800米,为创建文明执法示范路活动打下了基础。
2005年,新乐市国省干线好路率89%,超出上级下达指标11个百分点;国省干线养护质量综合值90%,超出上级下达指标10个百分点。补植毛白杨386棵,柳树96棵,对路树花草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营造畅、洁、绿、美的公路环境。对国道107线、省道无繁线挖补坑槽16000平方米,其中沥青路面9000平方米,水泥路面7000平方米,保证干线公路无坑槽,确保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完成107国道11.86千米路面稀浆封层。完成一、三沙河桥桥面铺装8460平方米,木刀沟桥桥面铺装1347平方米,保证桥面的平整密实,排水通畅。维修加固承安铺立交桥,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维修公路涵洞15道。完成107线城关渗水池扩建工程,征地6.5亩,挖土方12000立方米,砌砖墙312米,增强渗水池的储水能力。解决107国道承安铺大街雨季积水问题。对无繁线K31+500~ K31+900段(神道滩)左侧公路边坡进行防护,共完成砌石护坡1680平方米,泻水槽3道,砌筑挡墙460米,确保雨季公路畅通无阻。规范国省干线非交通标志15处,平交道口24个,拆除不规范交通标志12块,清理棚屋摊点25个,清运垃圾堆积物250立方米,使新乐市公路路容路貌得到明显改善。设置危险路段标志牌2块,新划公路标线56.652千米,增加危险道口示警桩5根,封堵不规范道口1处,达到设施齐全、标线鲜明,为行人车辆出行提供了保障。实施浆砌排水隔离工程,砌排水沟80米,修建花池20个,修建垃圾池25个,签订卫生管理协议80份,送沿线门店、住户垃圾袋10000余个,有效解决过村路段积水、脏、乱、差的问题,美化净化了公路环境。完成96.544千米公路确权,做到公路产权明确,维护公路产权。共破获路政案件11起,破案率100%,结案11起,结案率100%,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投资5万元,对治超站进行规范性建设,租赁卸载场地3亩,筹建治超办公场所3间。查处超限运输车辆700辆,依法卸载920吨,有效遏制了双超车辆的行驶,保护了路产、路权。
2006年,好路率、养护质量综合值84%,比指标高出4个百分点。挖补107线、无繁线沥青路面5016平方米,维修涵洞28道342米,维修107线无繁线排水沟550米。整修高架桥占地44400平方米,建造人工景点1处,育苗毛白杨20180株,火炬3400株,柳树450株,浇水5次,无繁线绿化带新植红叶小卜850平方米,11240棵。积极跑办、建成彭家庄养护中心,并对中心进行了整修,新建围墙470米。大力开展“公路保洁月”活动,集中全力对公路,特别是国道107线、省道无繁线进行综合整治,保持公路常年整洁畅通。集中力量对沿线排水沟、路肩、边沟内的垃圾、堆积物进行清理,净化公路环境,对重点路段每天进行重点清理。对挡墙、隔离墙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种防护设施齐全、无污损,三桩齐全、无歪斜。对干线公路路树加强管护,保证无缺苗、死苗、枯黄苗木、无病虫害,保证花池内无杂草。共保洁公路路面1466千米,修剪公路两侧草坪280000平方米、路树7745棵,粉刷挡墙11000米、公路三桩及沿线设施323个,清运垃圾1668立方米,硬化道口2500平方米,封堵道口5个,清除路界内摊点23处。全市公路养护质量再创新高,公路成为新乐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8年,每周对干线公路树、花草以及档墙、示警桩、交通标志等公路设施进行2次清洗,路面抛洒物存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路界内以及过街路段内垃圾不过夜,每周清理过街路段排水沟内杂物,共清理垃圾11800余立方米,维修档墙7560米,排水沟4500米,更换盖板500块,维修桥梁6座,粉刷了北环路高架桥栏杆以及11000株树。地方路实现了全年全天候保洁。大力开展路面平整工程。完成107线、无繁线沥青路面挖补9022平方米,处理基层4060平方米;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沉陷、破碎板修垫2400平方米;对县乡公路进行了挖补、铺垫,填补坑槽1900立方米,处理水毁500立方米。大力开展公路绿化美化活动。围绕建成植物品种丰富,色彩搭配合理,层次错落有致,线性流畅优美,三季如画,四季常青的公路绿化景观,栽植树木1000余株,种植月季等花卉500平方米,建成绿色覆盖40万平方米,使公路顺应自然,实现了公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力开展公路环境整治活动。封闭道口23个,硬化平交道口2580立方米;清理非交通标志80块,拆迁大型广告牌2块,安装制作交通标志6块;新设、补栽道口示警桩720根,红线控制碑9块,街道化控制碑8块。拆除县乡公路两侧违法建筑1192平方米,清理非交通标志80块、堆积物4000立方米、摆摊设点25处。大力开展治理超限运输活动。制定方案,广泛宣传,联合执法,强力推进,全市19家沙子转运站,取缔15家,封闭4家。
2010年,无繁线高架桥段移植毛白杨800株,新植速生杨3200株;107线南段两侧新植速生杨、法桐、花槐、柳树等12600余株。共维修涵帽130延米,八字翼墙抹面720平方米,墙体勾缝480平方米;107线、无繁线沥青面裂缝处理15600米,水泥面裂缝处理10000米;维修107线、无繁线排水沟1200延米,挡墙1100延米,新建垃圾池6个;清理排水沟2500延米;渗水池清淤1500立方米;清运垃圾3200立方米,冲洗挡墙58000米,路树84000株,标志3360块。路树花草除虫5次,浇水8次;修剪路树5000棵;修剪107线、无繁线绿色覆盖200000平方米,路基标准化治理60千米。107线、无繁线沥青路面挖补3600平方米,107线处理基层206平方米。共出动养路工和民工700多人次,铲车26台次,翻斗车15台次,农用三轮车60余辆,共整修公路12万余平方米。按照《新乐市治理公路超限超载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围绕“双超”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开展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道路运输货物装载场(站)的检查,加强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强化源头环节的全过程监控。设立流动检测站(点),对超限车辆实施卸载、处罚,依法查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2012年,加大公路路政管理力度和道路巡查密度,及时发现制止各类侵占公路用地行为,巡查里程4万余千米,清理堆积物5300余立方米、垃圾7000余立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48处、非交通标志标牌261块,拆除华信学院周边私搭乱建棚屋1000余平方米,有效净化了路域环境;严厉查处各种损毁公路设施案件,路政案件破案率、结案率均100%,保护了路产路权,保障了全市公路的安全畅通。干线公路养护:投资70余万元对无繁路水泥路面挖补整修和灌缝处理。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107线1万余平方米的路面挖补整修工作,对东环路金地市场段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完成了国省干线养护标准化路段建设15.44千米,养护示范路段7.9千米,对沿线里程碑、百米桩、交通标志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地方道路养护:投资30余万元完成县道曲承线水泥路面灌缝1.6万余延米及安承线水泥路面挖补1200余平方米。大力开展文明示范路、养护示范乡创建工作,创建了新井线、团贾线2条文明示范路及承安镇、大岳镇2个养护示范乡。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由县级道路向乡、村级道路延伸,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绿色廊道建设:投资273万元,大力开展干线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国道107线、省道无繁线共新植补植路树2万余棵、灌木12.4万余株,并顺利通过上级公路主管部门验收;投资70余万,全力实施无繁线工业园区段19个绿化单元景观带建设,共种植灌木6500余株、野花组合3.3万余平方米,提升工业园区整体形象。积极推进县乡道路绿色廊道建设,投资38万元完成县道新井线、团贾线绿化工作。栽植补植路树1万多棵,灌木4万余株,栽植野花组合92处18000余平方米。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源头治超和路面治超相结合”的原则,联合公安、水务、国土等部门开展多次超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月15日至11月4日,联合交警、路政、运政等部门48名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执法大队,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20天的路面治超集中整治,极大地震慑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累计劝返货运车辆300余辆次、劝返未按规定装载易造成抛洒运输车辆200余辆次、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240辆次、卸载货物6425.99吨。新乐市境内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明显减少,完成石家庄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责任书要求的任务目标,治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定路政巡查日报制度,建立国省干线公路路政管理档案,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和密度,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损害路产路权行为,确保全市道路桥梁的安全畅通。
2016年,按照市政府要求,交通局先后投资20余万元,补植路树15300棵,花灌木1000余株,花草组合9000余平方米,有效提升了新乐市道路绿化程度,营造了美丽舒适的道路通行环境。坚持国省干线的日常保洁,清运路界内垃圾,累计清运28500余方。大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活动,累计出动人员1575人次,铲车、后八轮、钩机等机械870余台班,倒运瓜蔓6900余方,清理排水沟21千米,更换三桩1030余根,挖补5893.2平方米,灌缝95000延米,垫补坑槽2700余平方米,施划标线50余千米。坚持桥梁日常巡查,定期邀请石家庄市测试队对辖区桥梁进行测量评定,对桥梁进行保洁、维护,累计维修加固桥栏杆125米,更换伸缩缝3个,确保桥梁安全畅通。投资61.85余万元完成安承线、曲承线水泥面挖补工程2600平方米;新井线油面挖补工程2550平方米。投资20.16万元完成新井线油面及曲承线水泥面灌缝工程24100米。投资20余万元对邯马线、长班线等绕行道路进行挖补、整修。投资11.3万元对县、乡道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投资4.5万元完成新井、团贾线路树补植及绿化,共补植柳树515棵、火炬500棵,补种野花组合500平方米。投资854万元(到位512万元),完成长车线二期工程改建。县道完成28千米(占总里程的100%),乡道完成105千米(占总里程的76%),村道完成156千米(占总里程的68%),按照要求设置护公示牌。
【规费征收】 2004年,全年征收汽车养路费1676万元,占计划120.6%;拖拉机、三轮车养路费310万元,占计划的119.7%;以资代劳金112.7万元。征收运输管理费106.5万元,占计划的102%;货运附加费71.8万元,占计划109%;受客运线路改制和公交车改制的影响,客票附加费完成65万元,占计划的50%。
2005年,共计完成养路费2190万元,占全年任务2005万元的109%,完成运输管理费122万元,占年任务80.28万元的152%;化运附加费完成82万元,占年任务63.1万元的130%,客票附加费完成110万元,占年任务106.53万元的103%。
2006年,共征收汽车养路费2449万元,占年计划的101.2%;拖拉机养路费202万元,占年计划的100%;运输管理费完成103.6万元,占年计划的103.6%;货运附加费完成90.7万元,占年计划的103%;客票附加费完成109.8万元,占年计划的105.6%。
2008年,运输管理费完成124万元、客票附加费完成105.7万元、货运附加费完成108万元。征收汽车养路费2514万元,小拖拉机养路费92万元。2009年1月1日取消费用征收。
【运输行业管理】 2004年,按照交通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要求,实行公交车改制,8月,成立新乐市伏羲客运有限公司。改制完成后,全市客运站形成正班正点、循环运行的客运体系,司乘人员全部统一服装、统一仪容、统一言行、统一礼仪,形成一个流动的文明窗口,为广大旅客营造一个安全、快捷、舒适的乘车环境。完成《道路运输证》审验和运输企业资质评定,车辆建档率、二保率、上线检测率均为100%。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开展维修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查处无征无照经营业户4家;举办营业性驾驶员资格岗位倍训班9期,培训人员523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400人。
2006年,完成农村客运车公司化改造工作,成立4个农村客运公司,更新车辆43辆,并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农村客运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完成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对全市128辆农村客运车辆和80辆出租车发放48.68万元的燃油补贴。新版《道路运输证》换发和审验工作稳步进行。营运证件年审大货车700余辆,危货车23辆,营运客车189辆,出租车80辆,年审率100%,新版《道路运输证》换发率82%。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业户5家,取缔3家,补办证照2家;拆除虚假广告牌11个,拆除占道修车坑沟5家。机务管理继续做到了车辆技术建档率100%,二级维护上站检测率100%,一次性上站检测合格率95%。改建驾校训练场地21344平方米,新增教练车2辆,共举办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445人;举办驾驶员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802人;举办结业证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704人;举办技术职能证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398人,经过考试,合格率100%。
2008年,审验货车1325辆,危货30辆,全部达到一级车标准,培训危货从业人员l08人,对2家危货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与全市30家货运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对8家货运配载中心进行了清理整顿,扶持发展2家配货中心。审验客车185辆,出租车80辆,全部通过A级检测站检测,为全市126辆农村客运车辆、80辆出租车发放了燃油补贴140余万元。全市16条农村线路共103辆客车全部进站经营,实现车进站、人归点,安全有序,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和经济发展。对3家保养厂进行质量信誉考核,聘请了专家对46名维修技工进行培训,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二级维护作业站建成并投入使用,3家保养厂各投入资金对原有厂房进行了改建扩建,新建了检测线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石家庄市辖区县第一个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作业站。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运管站、检测站、二保厂的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杜绝了保养漏项、减项及不上线检测等违规行为。对驾驶员培训学校24辆教练车全部更新,培训新学员11期1310人,结业证11期1129人,从业资格证11期858人,合格率在石家庄市驾培学校名列前茅。换发《新版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3438人。同时,通过拉网式集中整治,查扣黑出租车19辆,取缔不符合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厂家5家,拆除虚假广告牌17块,清理整顿货运配载站20家,货运代理1家,物流企业2家,取缔无证无照配货站4家。开展以“提高全行业反恐和安全防范工作能力,预防和遏制道路运输行业重特大事故和群死群伤事件”为目标的奥运反恐和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安全检查85次,检查客货车辆652辆,排查隐患1起,纠正违章3起,确保运输市场安全。
2010年,共有营运车辆8766辆,其中,营运汽车3682辆,营运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5026辆,危险品运输车58辆。开展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3期,合格率100%;对全市所有危货车辆继续实施GPS卫星定位管理系统,其中16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对车辆实施24小时全程跟踪监控。圆满完成了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对农村客车发放燃油补贴26.8万元,对出租车发放11.79万元;对新乐市现代出租车有限公司80辆出租汽车的标志和服务监督卡进行了统一。对4家维修企业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召开全市道路维修管理工作会议,向社会发出了“诚信维修、阳光作业”的倡议书和决心书,45家维修企业签订了诚信责任状;组织开展二级维护作业站的质量信誉考核,运输公司、搬运公司、市维修有限公司3家二级维护作业站全部通过河北省运管局验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更新添置电脑,实现了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举办驾驶证培训班8期,学员920人,结业证培训班8期、学员480人,从业资格证培训班8期、学员586人,经考试全部合格。
2011年,新增货运企业3家,新增货运车辆1552辆。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96次,排查隐患4起,均整改到位。新增三类维修企业6家。全年完成货运量610万吨,货运周转量124169万吨。治理整顿二类维修企业3家,三类维修企业54家。举办驾驶员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8598人;结业证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1498人;从业资格证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1225人。取缔黑驾校1所。发放农村客运、出租汽车燃油补贴616.07万元。
2013年,营运货车7700余辆,完成货运量726万吨,货运周转量14.78万吨,同比增长19%;维修企业57家,培训从业人员108余人;举办驾驶员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599人;结业证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822人;从业资格证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35人,对6428名营运驾驶员进行了诚信考核。
2016年,组织有关人员利用一周时间,合理安排各客运公司车辆年审时间,对新乐市的195辆客运班车进行现场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登记、技术评定、二级维护、审验工作一次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广大经营者。开展“文明安全伴我行”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安全伴我行”活动,狠抓客运从业人员服务质量,通过制作司机监督卡和乘务员上岗证,使客运从业人员安全感和责任心大大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燃油补贴发放做到按要求按时间发放到补贴人手里。调整了市区客运运行线路,优化了客车运行线路,使客车运行线路覆盖民生街等一批新建公路,民众出行更加方便。加快推进动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新建、调整一批候车亭、招呼牌,规范停车秩序、保证安全乘车。统一组织集中整治12次,共查处非法营运出租车88台次,取证警告103台次、收缴非法营运标志106套;利用深夜和凌晨出租汽车遮挡牌照的高发时段,进行了8次突击检查,查处违规出租车13辆,全部违规车辆停止运营,驾驶员进行脱产培训,有效维护城市出租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2016年,全市现拥有普通货物运输公司77家、危险货物运输公司3家、信息配载物流公司20家,特别是对盛世危险化学品运输公司运营的三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进行了检查,使卫星定位系统正常运行,车辆技术档案完整、完善。年审车辆6436辆,新办证车辆1472辆,转让车辆1747辆,过户、转籍435辆,审从业资格证17377本。代征税2372952.03元,其中,国税1156416元,地税1216536.03元。将源头治超与大气污染防治、打非治违工作相结合,对超限超载、擅自改装等货运车辆进行24小时严厉打击。重点对政府公示的2家货物源头单位坚持每月不少于3次巡查,共巡查52次。2016年,共查扣违章货运车辆202辆,卸载货物11209吨。
【治理超限】 2004~2016年,围绕省市治超办确定的超限运输率控制工作目标,交通局坚持从源头治理与路面治理相结合,严防死守,全天候监控,由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运政、路政、交警联合执法,不定时开展超载运输、非法改装车辆查扣突击战,严厉打击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的违法车辆。出动治超人员、装备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条幅,书写墙体标语。治超站点坚持24小时不间断执法,切实做到疑似必检、超限必罚、卸载到位、处罚到位。另外与沙场签订协议书,开展了大规模非法采沙源头封堵和超限超载治理行动,营造强大的治超声势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效震慑了各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2004~2016年,共检测疑似超限车辆30多万辆、查处上万辆、卸载货物上万吨,超限运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
【交通战备】 2006年,交通局突出抓好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和交通战备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明确指挥程序、指挥关系和保障任务,制定训练、演练和教育培训计划、运力动员总体预案、重点目标保障预案等,并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开展战备训练、演练和合练,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事化应急保障队伍。
【安全应急管理】 2012年,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针对春运、高考、国庆长假等重点时期、特殊时段,以及旅客、危险品运输和道路桥梁等重点环节、重要部位,开展了“平安交通”“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执法车辆240余辆次,排查桥梁60余次,施工工地50余次,对60家运输企业进行了督导检查,抽查车辆370余辆次;组织了“安全知识咨询日”“安全生产从我做起万人签名”等活动和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组织安全教育培训1000余人次。切实加强处突应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交通战备和应急保障体系,成立了40人的应急保障分队,组织开展了防洪抢险、道路抢修等应急演练,先后3次接受省军区、石家庄市警备区首长的拉动点验。在处置强对流天气灾害中,应急分队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水毁路段、处理倒伏路树、疏导过往车辆,未发生因灾造成的车辆拥堵和旅客滞留现象,做到了组织严密、拉动迅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大气污染防治】 2016年,严格落实抑尘措施,加大县级以上道路清扫保洁,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各项应急措施,加强在建道路工程施工工地监管,落实苫盖、洒水等抑尘措施。并按照市政府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了10家汽修厂地面硬化绿化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交通局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完成北环路高架桥至西出市口路肩硬化工作。投资360余万元完成马头铺、街道办辖区与国省干线连通的道路延伸200米硬化工作。投资400万元购置了3辆洗扫车、3辆洒水车,全部投入使用,国省干线机械化清扫率53%以上。严格查处污染行为,重点查处乱倒垃圾,点火冒烟、运输易抛洒车辆不苫盖行为,特别是新乐市启动“利剑斩污”以来,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细化到网格化管理,抽调执法人员在西出市口进行严查过境车辆不苫盖行为。并积极与行唐县、无极县交通局联系,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的工作格局。共查处苫盖不严等车辆146辆,查处乱倒垃圾、破坏公路设施700余起、罚款6万元。为有效防治县级道路路界内杂草及易燃物着火冒烟污染空气,共出动三轮车143台班,铲车21台班,后八轮翻斗运输车21台班,农用运输车17台班,人工529人次,对县道垃圾、堆积物、藤蔓进行了清理。对承安立交桥快慢车道积砂、垃圾、堆积物进行了清理、清扫。另安排1辆三轮车,3个民工进行日常清理。共投资10.5万元,清理杂草、捡拾白色垃圾29500延米,清理、清扫路面废树皮10000平方米,倒运垃圾、藤蔓1700余立方米。
【维修市场管理】 2016年,新乐市拥有维修企业47家,其中二类7家、三类40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对7家二类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限期整改。
【驾校培训市场管理】 2016年,全市拥有驾校6所,其中一级驾校1所、二级驾校1所、三级驾校4所。按照规定对三所驾校进行了年度质量信誉考核,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出:新乐驾校为AAA级驾校,虞通驾校、飞翔驾校均为A级驾校。严格督导全市248辆教练车做综合性能检测及等级评定。2016年,全市共招收新学员10800余人,考取驾驶证8100余人,考取驾驶从业资格证900余人。加强驾培市场的治理,没收违规报名点广告牌匾7块,取缔非法报名点3处,查扣违规教练车9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给予了处罚。
【路政管理】 2016年,共上路巡查710余次,出动巡查车辆1360余次,巡查里程近3万千米。清理垃圾1000余方,清理广告牌匾120余块,清理摆摊设点210余处。共收取赔补偿费共59618元,其中查处损坏路产案件2起,收取赔补偿费15638元;收取中石化、中石油赔补偿费43980元。麦收期间开展专项治理在路面打场晒粮行为,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针对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架(埋)杆线、建厂等现象,采取抓源头管理、严格控制、部门协调等措施,保障了公路完好畅通、维护了路产路权。加大路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地路政法规宣传活动,主要采取发放宣传单和现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
【安全生产】 2016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教育执法人员必须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企业必须管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了常抓不懈。一是按照职责与监管企业全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横向到边、竖向到底、层层签订的网格化管理。二是坚持每周领导带队深入企业现场督导检查,先后多次重点对伏羲客运公司、鑫旺科环等8家客运、3家危货进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全年安全督导企业44余次,检查客车195辆、危货车26辆以及出租车200辆,排查隐患7处,全部责令现场进行整改,对事故隐患的排查覆盖率和整治到位率100%。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6月16日“安全生产日”活动中,展出安全宣传展板6块、发放安全袋70余个、宣传手册100余册、宣传单1000余份,市民咨询120人次。
【稳妥推进两项重大改革】 交通运输执法体制改革。2016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新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新乐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新编〔2016〕1号),将运输管理站、公路路政管理站、地方道路管理站三站执法职责进行整合,组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机构为自收自支副科级单位,于6月15日正式挂牌运行。城乡客运运营体系改革。2016年,根据上级城乡客运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和新乐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结合城乡客运实际,在现有城乡客运一体化基础上,整合现有客运企业,成立公交客运总公司,进一步优化调整客运线路布局,逐步淘汰老旧车辆,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建立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行新模式。
(交通局 路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