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攻坚

一、坚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攻坚

省委全会指出,又好又快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缩小与京津差距、补齐发展短板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实实在在打一场项目建设攻坚战,带动经济发展总量、速度和质量、效益的新跨越。

一要精准招引项目。新常态下,必须改变过去的招商方式,大力推行精准招商,确保我们引进的项目更符合需要、更富有成效。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根据京津外迁企业动向建立企业和客商信息库,根据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招商指导目录,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要盯住珠三角、长三角企业踊跃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联系,寻求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借鉴引进三元工业园的成功经验,调整充实专项招商小组,瞄准重点企业集团,集中力量予以攻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战略支撑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加强与美国麦道直升机公司、河北华粹生物科技集团等大企业的对接,力争中国河北石家庄通航产业、微晶体茶素等项目落户新乐。要继续严格执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税收分成机制,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十三五”时期,力争引进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5亿元项目10个以上;每年争取10个以上项目列为省市重点项目。2016年,完成企业和客商信息库、招商指导目录;力争谋划超千万元项目67个以上,其中超亿元项目31个以上、超5亿元项目5个以上。

二要精准服务项目。招引项目需要精准,服务项目同样需要精准。要严格落实市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专门班子、一包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接力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专人盯住项目洽谈、签约、注册、开工、建设、投产的各环节,全程帮助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等制度,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年初拉出清单,每月通报进展,每季集中调度,年末考核要账,一个一个地攻克项目建设中的障碍,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早日投产。当前,要抓紧梳理2016年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明确分包市领导和责任单位、工作组,以精准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点施工。同时,要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厉打击“霸王施工”“碰瓷找事”等阻碍项目建设行为,坚决查处吃拿卡要,切实砍掉伸向项目和企业的黑手。2016年,确保三元工业园、中元牧场、华宝塑机二期等项目投产见效,确保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园顺利开园。

三要精准搭建项目平台。园区是承载项目的主要平台,要通过PPP等多种方式,按照“分期建设、集中布局”原则,统筹推进经济开发区道路和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创新完善经济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开发区工作人员聘任制,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切实提升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制定开发区项目综合评价标准,精选入区企业,提高开发区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要创新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机制,对未按合同履约、逾期不开工的项目,通过督促开工、协议收回、无偿收回等方式进行处置,切实盘活土地存量,提升土地产出率。要加快推进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包装印刷“五大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真正成长为“百亿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