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
【概况】 2004~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紧紧围绕总省行和营业部工作要求,落实省行领导讲话精神,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在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谋划业务发展的同时,在坚持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提高资产质量和防范风险为重点,以市场开拓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全行上下矢志开拓,奋力拼搏,业务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快速增长。
【业务经营】 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各项存款余额2375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279万元,对公存款余额796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386万元。
2005年底,各项存款余额25473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8064万元,对公存款余额837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8397万元,其中,住房贷款增加1136万元。
2006年底,各项存款余额2916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155万元,对公存款余额900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8439万元, 其中,住房贷款增加2364万元。
2007年底,各项存款余额2551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6760万元,对公存款余额875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756万元, 其中,住房贷款增加-66万元。
2008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储蓄存款余额21550万元,较年初增加2395万元,对公存款余额15729万元,较年初增加6727万元,同业存款1639万元,较年初增加143万元;各项贷款19164万元,较年初下降654万元(包括核销贷款267万元),个人贷款累放2298万元;中间业务收入实现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多增加47万元;办理信用卡3400张,灵通卡4249张;营销基金3405万元,保险688万元,国债36万元;国际业务结算133万美元;对公理财100万元,新增对公户65户;清转不良贷款5258万元。
2009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各项存款余额48233.28万元,较年初增加9274.6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7326.19万元,较年初增加5776.16万元;对公存款余额19072.21万元,较年初增加3302.6万元; 同业存款余额1834.88万元,较年初增加195.8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7165.84万元,较年初下降1998.1万元,发放住房开发贷款3000万元,个人按揭贷款新增2982.9万元;核销不良贷款3664.91万元;营销理财产品440万元;灵通卡发卡9983张;销售基金1609万元;销售保险494.42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8.57万元;实现账面利润541万元。
2010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各项存款余额38960万元,较年初下降9273万元,两项存款同业存量、增量均排名末位。其中,对公存款9017万元,较年初下降11890万元;储蓄存款29943万元,较年初增加2617万元。从整体来看,全年任务完成不太理想,对公存款下降主要原因为:新乐信用社联合社定期存款2000万元到期支取上缴其上级行,烨京房地产开发公司3000万元开发贷款产生的派生存款今年进行房地产开发,导致支行存款下降。截至年末贷款余额20407万元,较年初增加3241万元,存量同业占比46%,同业排名第1位;增量同业占比22.94%,同业排名第2位。其中公司贷款余额8798万元,累放4855万元;个人贷款余额11609万元,累放4142万元,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累放1600万元,个人房屋抵押贷款累放180万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累放2362万元。
2011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各项存款余额3166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7293万元。其中对公存款(含同业)余额973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722万元;储蓄存款余额21929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01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053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275万元。其中公司贷款余额7960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38万元;个人贷款余额1131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297万元;小企业贷款1260万元,较上年末增加860万元。截至2011年末,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57万元,实现拨备前利润555万元。
2012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各项存款余额3690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4470万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7740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97万元;储蓄存款余额2916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5366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1257万元;贷款余额1830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543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07万元,完成全年必保任务的103.7%;实现拨备前利润76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5.1%,净利任务完成率在营业部排名第三。
2013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全部存款余额47086万元,较年初增加9485万元。其中对公存款余额9855万元,较年初增加1427万元;储蓄存款余额37231万元(含保本理财465万元),较年初增加8068万元,增量全辖排名第12位,县域支行排名第4位。完成营业部下达支行年终必保任务7200万元的112.06%,任务完成率全辖排名第4位,县域支行排名第1位。截至201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4024万元,较年初增加5722万元。各项贷款累放15313万元,其中,公司贷款累放2520万元,小企业贷款累放6500万元,个人累放贷款6293万元。
2014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全部存款余额53286万元,较年初增加6665万元。其中,对公存款时点余额9091万元(不含同业存款),较年初增加292万元(不含同业存款)。储蓄存款时点余额44128万元,较年初增加6831万元,增量全辖排名第6位,县域支行排名第4位。完成营业部下达支行年终必保任务5000万元的136.6%,完成力争任务5500万元的124%,力争任务完成率全辖排名第1位。储蓄存款日均较年初增加6570万元,营业部排名第3位,县域支行排名第2位。截至201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7978万元,较年初增加3953万元。完成中间业务收入386万元,完成营业部下达支行年末必保任务360万元的107%。拨备前利润完成1110万元,完成利润任务1012万元的109.7%;净利润完成781万元,完成任务643万元的121.5%。累计票据直贴267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98万元,累计贴现量全辖排名第6位。完成全年任务17000万元的157% ,任务完成率全辖排名第9位,县域支行排名第5位。
2016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00万元,同比增加27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实现净利润1534万元,同比增加20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全部存款余额83721万元,较年初增加2005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62039万元,较年初增加1191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对公存款21682万元,较年初增加814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3%。各项贷款余额30627万元,较年初增加445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25万元,较年初无变化。
【加大收息和清转不良贷款力度】 2004年,工商银行新乐市支行加强对收息工作的领导,每月对企业欠息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对信贷人员全面落实收息和清转不良贷款任务,把任务完成情况与信贷员收入挂钩,加大奖惩力度。对欠息大户派驻收息监管员,实行重点清收,监督企业货款回收使用情况,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放过一分利息收入。发挥好整体联动功能,团结一致,协调动作,强化目标考核,加强对直接人员的考核,确保利息颗粒归仓。全程监控收息大户供、产、销整个流程,跟踪掌握其资金流向流量,将企业全部销售收入及时回笼归行。
2008年,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密切关注不良贷款企业资金动态,采取不同方式加大清收力度等措施,圆满地完成不良贷款的清转和不良贷款企业的退出任务,共核销国人啤酒、药材公司和神马公司不良贷款420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法人的贷款质量,为2009年信贷业务的稳健经营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2009年,为切实做好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出发,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作为,坚持最大限度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争取更多核销处置现有不良贷款,自上年年底核销药材公司78万元、神马公司217万元不良贷款后,一季度又核销国人啤酒3664.91万元不良贷款,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支行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法人客户中最后一笔宏达实业公司543万元不良贷款的处置也在跑办之中。
2010年,在大力营销贷款的同时,积极防范贷款风险,及时处置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首先深入细致地做好贷前调查,严把贷款调查关,在违约贷款发生后,按照总行贷后管理有关规定,与客户经理积极采取电话、上门、起诉等方式催收,着力压降清收违约及不良贷款。截至12月末,累计电话催收320次,上门催收43次,通过法院诉讼42户,全年共现金清收不良贷款37万元,转化不良贷款589万元。通过积极清收,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压降在总行不良贷款控制线内。公司客户新乐市宏达实业集团公司呆账贷款543万元,通过努力,已组卷上报总行审批。
【各项业务新产品营销】 2008年,为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支行确定了 “突出开拓市场,强化市场占比”的工作主线,集中主要力量全面开展宣传营销活动,为实现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奠定基础。快速出击,强势宣传,为推动市场营销工作的全面开展,精心组织、快速出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走近工商银行 步入财富人生”为核心内容的宣传营销活动,大力营造良好氛围。媒体宣传,通过纸质传媒积极宣传工商银行科技优势、产品优势,全面推介工行各种金融产品。联谊宣传,节前举办分层客户座谈会,同时做好高端客户、优良客户和一般客户的走访和宣传工作,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感情,巩固合作关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资金组织工作,紧紧抓住元旦、春节期间的黄金营销时段,突出抓好企事业单位年终分配兑现资金的代理留存工作,抓好城镇居民存款、市场个体私营业主存款,由客户经理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电子银行的优势吸收客户。加强对自助设备的管理,完善对ATM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加强一线ATM管理人员应知应会培训,提高安全运行率。规范银行卡发卡、换卡业务操作规程、牡丹卡操作流程,规范查询操作程序,全面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努力提高网点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投诉率。
2010年,大力营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先后营销烨京二期、恒达富贵苑、富兴苑、鑫汇检察院、兴盛阳光四季住宅小区5个项目,并建立了按揭合作关系,全年累计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10笔,金额2362万元,贷款档案按营业部要求全部入库。
2014年,确定全力争抢增量,积极挖转存量,不断提升两项存款同业占比,夯实发展基础的指导思想,强化对存款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完善考核机制,通过经常性地召开稳存增存专题分析会议,认真研究确定稳存、增存和争揽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创新营销手段,取得一定效果。
2016年,全力争揽优质客户,夯实发展基础,先后争揽河北建工集团、河北武警总队后勤基地、新乐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三元乳业集团到支行开户,其中新乐住房公积金中心及三元年末余额分别达到1800万元和4800万元;积极沟通财政社保,取得初步成效。储蓄存款方面,积极调整劳务组织,全力营销个人客户,共发展私银客户10户,发放借记卡13200张,信用卡4000张,发展个人中高端客户3000户,客户基础日益广泛。积极稳健发展资产业务,加强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强化信贷业务整章建制,严控风险。全力发展个贷业务,发放3家,全年累放贷款6000万元,储备4家,金额超过3亿元,个贷业务有望成为支行利润重要增长点。
【强化约束监督机制】 2008年,牢固树立“安全出效益”的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更易于操作和加强管理。把内控工作列入考核各项工作和中层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主管行长亲自抓,各部室经理具体抓,办公室督促检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范体系。大力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法纪法规教育、警示教育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增强了员工的遵纪守法观念和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把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立行兴行之本,通过狠抓员工素质提高、服务操作规范、制度建设等“软件”工作;狠抓服务功能、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硬件”建设,实现以“以服务树形象,靠服务促发展”的目标。
2011年,重新拟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遵循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绩效分配原则,大幅提高业务量及重点业务指标产品计价标准,并配套实行末位淘汰制,为全行员工创造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竞争环境,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发展的目的,大大激发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立对公、储蓄两个营销小分队,制定专项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对责任部室负责人实行风险抵押金考核,同时加大对小分队成员的奖惩力度,使之在存款工作中压力、动力并存。通过这一措施,支行的存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到年底,剔除非正常因素,储蓄存款较年初实现正增长。在营业部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借助营业部为支行新增网点的契机,彻底解决网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风险事件。时刻紧抓服务工作不放松,针对支行历来客户投诉率较高的现象,组织精干力量找问题、挖根源、勤教育、严考核,针对服务工作只发生了一起投诉事件。
2012年新年伊始,支行及时动作,组织召开各层级会议,根据营业部“新年重点工作启动会”精神,结合本行实际,进行重点工作研究。强调存款尤其是储蓄存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行一盘棋,把储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保脸面、保生存、保饭碗工程来抓,把储蓄存款工作在《新乐支行2012年绩效考核办法》中重点体现,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全员揽存相结合,重点考核主管行长、网点经理、大堂经理及个人客户经理,重奖重罚,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实现储蓄存款良性、稳定增长,完成全年任务的111.79%,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彻底扭转支行储蓄存款持续下降的被动局面,兑现2012年初向营业部党委的承诺。
【以重点项目为龙头,拓展公司贷款市场】 2009年,按照市政府支持大项目,搞好银企项目对接的工作要求,上半年对2009年新乐市重点项目进行筛选,把华宝塑机股份有限公司华宝塑料机械技术改造项目、东方美术职业学院动漫制作中心项目、雨润集团120万头/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确定为支行重点支持项目,其中,已为华宝公司在支行开立两个国际结算账户,其他合作事项正在进一步协商中;东方美院7500万元贷款项目资料已上报省行营业部,待审核后进行下一步流程。该院教职工住宅楼按揭项目已达成合作协议,院方正在做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拟明年一季度进行贷款投放。在抓好贷款项目的同时,还积极搞好金融服务,为该院开立结算账户,安装ATM一台、POS机两台;雨润集团项目银企已进行初步洽谈,深度合作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中。
【压降潜在风险贷款,完成压降目标】 2010年,河北新化股份有限公司被总行锁定为潜在风险贷款,完成贷款压降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在客户部的积极努力下,全年共处理该公司贷款4笔,现金收回潜在风险贷款905万元,现贷款余额3855万元。
【强化基础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2012年,狠抓服务不放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针对过去客户投诉率较高的现象,采取对内找问题、挖根源、勤教育、严考核,对外创造最优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强化文明窗口建设等手段,狠抓服务质量,明确责任。网点负责人为服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将员工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等管理压力有效传导到网点负责人,防范由于服务不到位而发生投诉问题。办公室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并严格执行《支行服务奖惩办法》。主管行长和办公室服务管理人员,每星期到网点督导服务工作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组织开展服务意识强化教育活动,重点解决部分员工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强化服务规范的学习培训,重点解决部分员工服务随意性较大、用语和行为不规范的问题。重点解决部分员工服务技能差、业务能力弱,简单以规章制度为由推诿拒办或敷衍搪塞客户的问题;完善服务考核办法,网点负责人通过在晨会上点评服务工作,及时纠正不规范言行。强化柜面业务可分流率考核,要求网点在不影响客户结算便捷的情况下,由大堂经理加强客户引导工作,将客户分流到自助机具办理业务,由于广场支行在可分流率考核中的优异表现,在四季度带动支行整体可分流率大幅下降,受到了营业部的表扬。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压缩二线、倾斜一线、多劳多得”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修订后全行公布。本办法突出的特点是提高业务量及重点指标的计价标准,并实行末位淘汰制,为员工创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激发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渠道建设成效显著。首先,在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精心筹备策划,新增网点广场支行于2012年10月26日隆重开业,新分配的8个新员工全部安排到该网点,倾全力打造新乐市文明窗口单位的第一品牌形象,开业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增加存款2000多万元。其次,于上年12月在桥东筹备开业1个自助银行,营运一切正常,交易量稳步上升。第三,支行营业室的装修改造项目已经列入营业部的发展规划。届时,新乐市支行将以全新面貌、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积极做好小企业、个人经营贷款的营销工作。于2012年2月、5月成功营销小企业贷款2户,发放贷款2300万元,完成营业部下达全年任务的115%。个人经营贷款全年共发放23笔,全年累放个人经营贷款1101万元。个人经营贷款余额12002万元较上年增加807万元。
2013年,针对支行客户投诉率较高的现象,采取对内找问题、挖根源、勤教育、严考核,对外创造最优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强化文明窗口建设等手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络视频培训等手段,不断加强员工的文明理念和文明素质的培养,努力打造广场支行在新乐市的文明窗口形象,从根本改善服务环境。使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服务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全年投诉明显下降。针对支行网点少且老化、人员年龄偏大的现状,积极谋划新乐市支行发展的未来,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全行员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从仅有一个近二十年未装修改造的破旧营业室起步,发展到今天,在最繁华的广场新区开设一个全功能的综合网点;在桥东和居民区新增2个自助银行;支行营业室已经装修改造完毕投入使用。为新乐市民提供4个物理网点和11台自动柜员机服务的全功能银行服务。同时,广场支行经过精心打造的以8名新分配的大学生为骨干的文明服务窗口,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
2016年,坚持党建领航,进一步健全完善支行党组织建设,增补2名青年委员;精心准备,为全行党员讲党课,组织退休老干部、中层干部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组织党员先后到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周家庄人民公社学习,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1名成为预备党员。认真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对家庭困难的党员进行走访慰问。积极推进“两学一做”、从严治行、作风整顿年等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加强;科学修订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调动全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队伍建设,支行有2人走上营业部中层领导岗位;6名同志承担办公室主任、营业室经理、副经理、二级支行副行长、助理等管理岗位,在艰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加强学习、培训、评优、督导、点评、问责,新促老,老带新,全员整体状态大幅提升;狠抓渠道建设,全力抓好智能网点及服务管理,全年一线柜员分流12人到营销岗位,全方位提质增效,打造支行靓丽名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营业部领导关怀下,改造食堂、扎实做好职工之家建设,悉心打造支行企业文化,建好用好职工之家,关爱员工、依靠员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