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落实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城乡建设攻坚
建设现代化省会北部次中心城市,融入京津冀城市群,是新乐发展面临的重大转折和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羲皇圣里、空港城市、创意之城”。
一要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功能。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高起点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要严格落实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城区和全域两个交通体系,完成107国道拓宽改造、京港澳高速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启动东名街北延、民生街南延北进等工程。要按照生态、教育、商业综合配套的原则,大力推进民生街南头、兴新街东侧等城区集中连片开发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加强小街小巷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让百姓出门踏上平坦路。要统筹抓好城市绿地、道路排水等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防汛抗涝能力。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设施地表水厂建设,并加强后期运营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要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支持承安、邯邰等乡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特色小城镇。要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二要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城市只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才能魅力无穷、活力无限。在城市公园、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中,要树立作品意识、精品意识,注重把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美统一起来,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形成与新乐历史、文化及周边环境相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要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行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推动城市绿化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要按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谋划建设一批精品城市游园,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同时,要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在细节上体现城市品质、城市特色。要完善城市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数字化城管平台,明确广告牌匾、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标准、考核办法,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清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侵占绿地、违法建设行为,坚决维护正常的建设秩序,切实叫响“无违章建筑城市”品牌。
三要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强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大力倡导“文明从我做起”活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寻找“最美”系列和“好人”系列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讲文明重礼仪、讲公德重诚信、讲秩序重规范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深入开展“行业标兵人人争”“美德故事人人讲”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互助、诚信、敬业、孝敬、节俭”之风。要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新乐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品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良好风尚。
四要着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严格按照“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产业美”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保留类村庄,一村一策、就地改造;对撤并类村庄,整合资源、有序整治;对中心村,增减挂钩、联村并建。要以9个省级重点村和12个沿高铁村为重点,统筹推进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重点任务,鼓励农民群众实施民居改造,到“十三五”末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要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扎实推进城区周边41个村市场化托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要加快改善革命老区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要深入开展村庄绿化,对村庄绿化进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全力推动农村绿化提绿量、上水平。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