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神乡
【概况】 协神乡位于东经114°29′56″~114°38′24″,北纬38°18′34″~38°23′07″,地处新乐市西部,东邻新乐市马头铺镇,西接行唐县安香乡、正定县南楼乡,南隔木刀沟与新乐市化皮镇相望,北靠行唐县只里乡、安香乡。新乐市协神乡人民政府驻南协神村,距新乐市人民政府驻地长寿路65号10.1千米。
辖南协神、西田、北青同、南青同、太平庄、贾庄、靳家庄、刘家庄、周家庄、牛家庄、西杨家庄、朱家庄、安太庄、笔头、褚邱、店上、陆桥、王村、闵镇19个行政村,总面积47.35平方千米。
新乐市协神乡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新井公路、石阜公路与无繁省道纵横穿越,辖区内有一条公交线路,常年有公共汽车来往于县城,其他交通工具有摩的、三轮车和电车,间有出租车来往,人员出行较方便,是远近闻名的“板材之乡”“养殖之乡”。
2004年,协神乡年末总户数8791户,年末总人口36565人,工业总产值102013万元,农业总产值28920万元;2016年,年末总户数10484户,年末总人口4203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业值346741万元,农业总产值55022万元。
协神乡2004年和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表
【基层党建】 2007年,北青同、陆桥、刘家庄村被评为石家庄市先进党支部。樊立波、赵振香被评为石家庄市种养状元及农业劳动模范。尚吉平、张振国被评为“一好双强”型支部书记。新成立5个非公有制企业支部。抓好“转化工程”。按照市组织部规定比例严格排查,确定“两室”阵地相对落后的靳家庄、太平庄2个村为后进村。对后进村采取乡主要领导包村、乡工作队驻村等多种方式进行集中整顿,转化率100%。结合“四培三带”活动,全乡共培养农村优秀人才65人,入党积极分子158人,优秀党员后备干部30余人,发展党员51名。同时,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全年共接收党员14名,转出党员15名。
2013年,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按照《新乐市农村干部考核办法》,结合乡实际,制定《协神乡现任干部补贴发放的暂行办法》,完善农村干部“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同时,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农村“两委”干部考核的通知》要求,完成全乡支村两委班子的考核,确定出一类村6个,二类村11个,三类村2个,认真落实《协神乡现任干部补贴发放的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完成情况、环境综合整治、信访、考勤等情况,对农村“两委”干部补贴进行发放。一年来调整支部书记3名,支部委员6个,任命6个党员协助支部工作。调整村委会主任2人,离岗学习2名,使农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得到优化。
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整支部书记1人,调整村委会主任1人。在后备队伍和党员管理方面,乡党委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培训3期57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两期43人,全年共发展党员7名,并在全乡建立起志愿服务分队,全体干部均在石家庄志愿服务网上实名注册。共开展敬老助残、环境清理等5次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三级服务平台建设,投资6万余元在全乡19个村全部建立起便民服务站,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带头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办事,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和公务接待,减少“三公”经费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机关浪费现象。严格执行党政干部“四个不准”要求,彻底扭转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同时,认真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每半年由乡纪委牵头,财经、农经等部门配合,对村财务进行审计,并积极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村档乡管、农村财务双代管的尝试探索。
【民主政治建设】 2005年,通过周密组织,高质量圆满完成支、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保证。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被石家庄市确定为政务、村务公开示范单位。
2006年,在全面开展第三批先教活动的同时,从3月25日到4月24日,利用1个月的时间,按照上级有关农村党支部换届的指示精神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程序,依法办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19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共选出新一届支部成员85人,13名党支部书记连选连任,60名支部成员连选连任。在村委换届工作中,做到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全乡共选举成功17个村,在当选的60名村委成员中,党员53人。17名村委会主任中,党员17人,10人连选连任,交叉任职21人。
2010年,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和群团机构,如:治保会、妇联、青年团、民调会、红白理事会,全乡19个村都成立村监会,形成“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一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新乐市纪委在乡北青同村召开村监会挂牌仪式现场会,接受石家庄市纪委检查。先后制定《关于规范农村财务和公章的规定》《关于现任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及奖励发放的暂行办法》等制度,并以党委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到各村,对公章管理及报帐,全乡都一个标准,做出明确规定,把干部的工作任务、考勤、参加会议情况与工资补贴挂钩,同时聘请农业局、纪检委、检察院等分别对村支书、村长、会计进行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
【农业发展】 2004年,闵镇村奶牛养殖小区,分东、西两个小区。西小区扩建,其中占地30亩、总投资120万元的西小区第二挤奶厅于年底投入使用。闵镇村养殖户有多年的奶牛养殖传统和技术,小区内配备奶牛人工授精、兽医站、饲料供应、收购、贮存、鲜奶运输等全套服务体系,每个小区都建有现代化的挤奶大厅。小区的建成带动周边20多个村,1000多户奶农。养殖户为多产奶、产好奶,积极种植苜蓿等牧草500余亩,形成大农业特色,奶牛总存栏4500余头,日产鲜奶40余吨。
2005年,新乐市绿龙生态农业种植园积极与中国农大、河北省果研所等省内外科研所开展技术合作,利用中国农大生物工程系先进技术建设年产5000吨无公害生物有机肥厂,生产的“绿龙”牌系列生物有机肥取得河北省土肥总站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论证,被农业部科技中心列为无公害推荐肥料。建有100多立方米沼气池。依托有机肥料和沼气池的沼液、沼渣等副产品,种植有机农产品。以闵镇为中心,辐射全乡的奶牛养殖业,呈快速扩张态势。奶牛存栏由上年的4000余头迅速扩大到5000余头,奶牛饲养的大发展,带动饲草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以闵镇、绿龙种植园为主的饲草种植1500多亩。全年完成片林植树1529亩,林板一体化建设现雏形。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示范带动作用于一体的优质林果基地“绿龙种植园”建设,一期完成投资300万元,完成800亩土地的平整、改良,栽植优质林果600亩,绿化苗木200亩,完成水、电、路等硬件建设,它的建成将成为市观光示范农业的典范。以贾庄为中心的养鸡基地,种鸡饲养量9万套,年产雏鸡750万只。主要粮食作物的优质率进一步提高,全乡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0000余亩,占全乡年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2006年,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全乡新增奶牛1200头,产鲜奶40吨,年产值2300万元。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示范带动作用于一体的优质林果基地“绿龙种植园”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00万元,完成800亩土地的平整、改良,栽植优质林果600亩,绿化苗木200亩。以贾庄为中心的养鸡基地,种鸡饲养量9万套,年产雏鸡800万只。店上、北青同、西田、牛家庄等村百头以上养猪大户60多家。
2007年,对过免疫期及新增禽畜进行全面排查,并及时补针、建档,使四率全部达到100%,对白蛾进行三次集中喷杀,使疫情得到及时处理。
2008年,在巩固发展闵镇奶牛养殖东小区的基础上,又新增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2个:闵镇新奶牛养殖小区,经竣工,所有散养户全部入住;南青同奶牛养殖小区,施工也接近尾声。在闵镇、陆桥、店上、褚邱、杨家庄、靳家庄六个村开展“万树进村”活动,每村植树10000余棵,同时在新灵路两侧植树1000余棵,并进行刷白。
2009年,新建闵镇奶牛养殖小区1个,占地30亩,新增奶牛2000头。褚邱新建300头肉驴养殖基地,养种驴50多头。全乡新增百头以上规模猪场2个,优种猪98%,50头以上养猪户107户。小麦、玉米优种率100%。新建温室6个,新增设施蔬菜196亩,温室和大中棚西瓜187亩,地膜花生500亩,油葵1000亩。台账进一步进行完善,逐村逐户进行免疫全乡猪牛羊鸡等动物防疫,“四率”100%。台账进一步进行完善,逐村逐户进行免疫全乡猪牛羊鸡等动物防疫,“四率”100%。10月15日,代表新乐市接受石家庄市畜牧局防疫工作检验,全乡犬类免疫2150只,达到95%。新乐市防治美国白蛾现场会在协神乡召开,集中组织喷药3次,发放药品82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0月,代表河北省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白蛾防治工作的检查验收。
2011年,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全乡共完成小麦保险7.8万元,参保面积93%,惠及农户8500户,理赔7户、32亩,赔偿资金7300元,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未发生一起点火冒烟现象。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春季植树造林工作。5月和9月,组织进行两次美国白蛾防治,共发放药品70件,防治树木3万多棵,有效抑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大面积发生。乡恢复耕地12亩。小麦保险与秸秆禁烧工作有效开展。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全乡共完成小麦保险7.8万元,参保面积93%,惠及农户8500户,理赔7户、32亩,赔偿资金7300元,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未发生点火冒烟现象。
2012年,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鼓励和支持绿龙生态园建设,新增观光采摘葡萄150亩。春季植树、动物防疫、美国白蛾防治和秸秆禁烧等工作圆满完成。共制作条幅42条,标语400余张,出动宣传车80余次。全年共进行两次美国白蛾的集中防治,共发放药品96箱,防治树木4万余棵,有效防止美国白蛾的大面积发生。
2013年,新建占地200亩的刘家庄养羊基地,全乡有奶牛养殖小区3个,奶牛存栏3500余头。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羊场6个,常年存栏5000余头。规模养猪场34个,千头以上的3个,常年生猪存栏在2.5万头,规模养鸡场43个,常年蛋鸡存栏18万只。积极协调石家庄葡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加大力度开展农业观光项目,又新建占地25亩的宠物养殖场,新增葡萄廊架1000米,硬化园区道路1000米,种植大棚葡萄150余亩、无公害蔬菜20余亩,开办绿化生态饭庄,为农业产业化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2014年,在稳定粮食种植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注册农业专业化合作社43家,备案流转土地1789亩,新增优质蔬菜、甜瓜温室大棚100余亩。依托绿龙生态种植园和闵镇奶牛养殖小区的园区优势,培育扶持一批上下游产业,加快产业化步伐。聘请石家庄市畜牧专家,为广大群众进行畜禽养殖疾病预防知识培训,促进全乡养殖业的发展。闵镇奶牛养殖小区又投资620余万元对棚舍、卧床及牛粪处理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牛家庄、褚邱、靳家庄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存栏数量也大幅增加。2014年,发放综合直补578.67万元,发放2014年良种补贴92.05万元。顺利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试点工作。集中进行两次美国白蛾除治,共发放“一喷三防”药品50余箱,防治树木4万余株。全年共免疫畜禽18万头(只),免疫“四率”100%,保证辖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16年,大力推广小麦、玉米良种,优化率100%。新增设施蔬菜100亩,地膜西瓜200亩,地膜花生1000亩,油葵1500亩。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449万元,发放麦农追肥、受灾补贴17万元。扶持建立养殖基地四个:闵镇奶牛养殖基地、褚邱养驴基地、牛家庄养猪基地、贾庄养鸡基地。引导、成立奶牛养殖、养驴、养猪、养鸡四个合作社,促进全乡养殖业发展,新增奶牛1500头,新增肉驴300头,生猪存栏保持在1万头,蛋鸡存栏保持在10万只。闵镇养牛小区投资500万元进行扩建,新增奶牛1200头。签约君乐宝奶牛养殖项目,固定投资将近5000万元,养殖规模1万头,采取以色列的管理及饲料技术。以店上村为中心,共种植甘草、黄芪、川芎等中药材500亩,西田村的“蔓长青”种植300亩。新增设施蔬菜1400多亩,地膜西瓜300多亩,地膜花生2000多亩,油葵1500亩,中药材种植1500亩。大力扶持闵镇奶牛养殖基地、牛家庄养猪基地、贾庄养鸡基地,促进全乡养殖业健康发展。闵镇养牛小区共投资1800万元进行扩建,新增奶牛1200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500余亩,投资160万元。
【特色产业】 协神马肉 新乐市协神乡辖区内特色食品“协神马肉”闻名于世。据传,咸丰年间,协神村有一村民在禁卫营当差,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曾随慈禧太后西行逃难。途中,禁卫营粮食匮乏,不得杀马为食。村民解甲归田后,将杀马技艺带回村内。旧社会,由于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又加上人多地少,灾害频发,仅靠种田难以为继,为养家糊口,不少村民便开始从事以屠宰加工马、驴为主的屠宰业为生。当时,行唐、灵寿、正定、新乐及石家庄等地,都有协神村民开办的以经营驴肉、马肉为主的肉铺。高峰时期,全村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壮年劳力都在农闲时加入屠宰行业。协神的马肉除满足当地的需求外,更是遍及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保定等城市,“协神马肉”也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人们对马肉食品钟爱有加,不仅各大饭店都有关于马肉的菜名,甚至还成为人们婚丧嫁娶时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肴。协神马肉还开发出马肉、马杂、马肚、马鞭、马舌、马肠、马眼、马脑、马蹄筋、马尾巴等特色菜品,令人食指大动。
板材加工 协神乡的板材业在90年代初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2004年,板材加工系列厂家6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值4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2004年、2005年,乡政府设立私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对个体私营企业实行贷款担保和个体私营企业联合担保,并在全乡范围内选树20个胶和板示范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发展压板厂、熬胶厂、运输业等相关产业。2006年,全乡板材业实现产值1.6亿元。
铸造业 协神乡铸造业始于90年代初,是协神乡主要支柱产业之一。1993年发展到一定规模,当年铸造企业5家,从业人员200余人,主要生产下水管件,年产值700多万元,利税100余万元。2004年,铸造企业发展到10余家,产值6000万元,利税800多万元。2005年,拥有企业23家,从业人员760人,主要生产下水管件,节水出水口管件、机件、花栏等产品,年产值7900万元,利税1450万元,主要销往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等地。
【项目建设】 2004年,共上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0万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300万元以上项目1个,100万至200万元的项目6个,50万元至90万元的项目15个。规划完成闵镇奶牛养殖小区三期工程。远东建材厂占地10亩,总投资500万元,年生产水泥20万吨,年产值3000万元,产品销往天津、保定及周边县市。恒信板厂占地20亩,投资15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年产胶合板15万张,年产值900万元。
2005年,共完成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850余万元。远东建材厂总投资514万元。安文江化工厂投资100万元,7月正式投产。
2006年,实施“抢抓机遇,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为重点的“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00余万元。远东建材厂投资514万元,新乐市金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鑫达液化气站投资100万元,西田安庆须化工厂投资150万元。邱小军计算机机箱厂投资150万元,石家庄市卓越化工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
2007年,全乡共完成17个项目,总投资3450万元。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投资600万新建新乐市科维精细化工厂;投资600万元新建石家庄科能新能源研究所;投资550万元新建陆桥肉牛养殖场;投资500万元新建南协神刘金生肉联厂。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
2008年,共建设新项目8个,总投资7600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西田村新建高科纤维素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北青同村新建新希望化工责任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
2009年,谋划并完成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个,分别是:投资2800万元的高科纤维素有限公司,进行试生产;投资2000万元的蔓长青药材种植和深加工项目,种植蔓长青200亩;投资2000万元的硕达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试生产;投资2000万元的新希望化工有限公司,主体建设完工;投资1800万元的闵镇第四养殖小区,竣工投产;投资4000万元的协神11万变电站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的陆桥新民居工程。
2010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7200万元,分别是:投资3800万元的陆桥新会宾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000万元;投资1800万元的闵镇兴牧奶牛养殖中心二期扩建,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的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工投产;投资600万元的新希望化工厂扩建项目;总投资3500余万元的陆桥新民居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投资1000万;总投资1500万元的协神新民居工程。签约项目1个:投资1.3亿元的君乐宝奶牛养殖和观光农业项目。谋划项目1个:协神乡沼气发电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4亿,与江苏汇天国际投资公司达成基本意向。
2011年,共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3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1.68亿元。新乐市会宾冷饮厂占地15亩,总投资5300万元。新乐市三源化工厂,占地20亩,总投资3000万元。投资800万元四友汽车胶垫厂,占地10亩。投资1800万元的闵镇兴牧奶牛养殖中心扩建,投入使用。雨晖肥料有限公司,占地10亩,投资600万元。新希望化工厂,投资2800万元,一期占地20亩,总占地58亩。协神乡便民服务中心,总投资350万元。陆桥村新民居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协神村新民居总投资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体完工。
2012年,坚持“保姆式”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提供优质服务,制定《协神乡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举办银企座谈会和在外经商人员联系会,开展招商引资周活动,吸引重大项目落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工投资亿元项目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6.86亿元。
2013年,新上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1.2亿元,占地200亩,集种羊、肥羊养殖于一体的刘家庄养殖合作社项目;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纤维素的西田化工厂项目。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分别是北青同绿源有机源项目、褚邱塑料颗粒项目、北青同纸箱项目。招引介绍投资5亿元的石家庄建东印刷有限公司和投资近亿元的新乐市兴海燃油生产有限公司项目。帮助科维精细化工厂完成入驻工业园区的搬迁工作。谋划投资50亿元、占地3000亩的福建产业园项目。
2014年,新上工业项目2个:投资5000万元、占地20亩的笔头锅炉厂,投资3000万元的王村河北给力塑胶有限公司。农业项目4个:投资3000万元的闵镇兴牧奶牛养殖小区扩建项目;投资1200余万元、占地120亩的刘家庄花卉苗圃种植项目;投资近1500余万、占地50亩的王村肉羊养殖项目;投资近亿元、占地100亩的集种羊、育肥及初步加工为一体的刘家庄养羊基地也竣工、投产。完成投资近亿元的科维精细化工向工业园区整体搬迁项目。
2016年,建立起东部商贸运输,中部化工、胶合板,西部奶牛养殖的产业布局。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有:高科纤维素、三元化工、科威精细化工、新希望化工、迎春化工、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闵镇兴牧养殖中心、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太行铸造等10家;投资50万元以上的恒源等胶合板企业20余家,总投资额2.89亿。全乡解小板企业800余家,刨皮子企业1000余家。
【美丽乡村建设】 2004年,北青同、陆桥两村被新乐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示范村,沼气池建设户数30%。
2005年,对北青同、陆桥、店上、西田、朱家庄、刘家庄、南青同、牛家庄、周家庄、杨家庄等村的基层阵地进行扩建和整修。其中北青同、陆桥村被市委评为“红旗支部”,并被确定为新乐市“综合示范村”、石家庄市“文明生态建设示范村”。据统计,全乡共计投资242余万元,打通街道32条,修整、硬化道路44条近27300米,绿化、美化道路30000余米,绿化植树1900余棵,粉刷街道34000余平方米。建成沼气池3265个,设立垃圾坑池57个,购置清理垃圾专用车23辆,建立卫生清洁队19个,修建广场、篮球场、活动中心、街心花园等文化娱乐设施10个。
2006年,褚邱村投资18万元硬化南北大街4500平方米,杨家庄投资6万元打通、整修两条大街2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硬化西田南北大街4000平方米,南青同投资6万元硬化道路2000平方米。北青同投资6万元铺设便道15000平方米,南、北青同、周家庄街道绿化、栽树2500棵。陆桥投资1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农村街心公园。
2007年,对新井路、环乡路、团贾线三条公路进行清理,共拆除沿路两侧违章建筑20余间,清理垃圾及板条80余车,垫土50余方,畅通道路,方便车辆的出行。投资6万余元,对机关院内墙面全部进行粉刷,门口进行整修、硬化,栽植花、草600余平方米,植树40余株,修建花池2个,修建1个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机关花园,美化、亮化机关院落。19个村都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垃圾池及卫生清扫队,3个村建成街心花园,4个村建成村民活动中心,新硬化、整修道路18条,沼气池数量1800户。靳家庄村投资50万元,对村内4条主要街道进行硬化。刘家庄村投资30余万元,新建村民活动中心。陆桥村投资45万元,建成全村供水系统。投资1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农村街心公园。褚邱村完成投资30万元,1800米的南北两条街道及通村公路的硬化。北青同村投资10万元建成文化活动中心。
2008年,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突出治理“脏乱差”,搞好村庄的净化、绿化,道路的硬化、亮化。全乡开展四批文明生态村建设,共13个村,总投资2000余万元。是年,新建文明生态村2个闵镇和褚邱,共投资174万元,硬化街道40000平方米,栽种观赏树400棵。其中,褚邱村投资76万元,硬化街道18000平方米,载种观赏树200多棵。闵镇村投资98万元,硬化街道22000平方米,载种观赏树200多棵。陆桥村又投资70多万元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其中新建活动楼一座,硬化道路一条。闵镇村投资70多万建成全村供水系统,解决全村500多户群众的饮水问题。笔头村投资5万元打深井,店上村建立全村供水系统的立项工作。
2009年,靳家庄、陆桥2个新建村民中心竣工。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及改造,各村非常踊跃。陆桥、店上、朱家庄、闵镇4个村完工,总投资230万元。笔头、协神各打深井1眼。王村自来水扩建完工。褚邱、北青同、刘家庄、牛家庄正在跑办,争取列入明年项目村。结合“一事一议”和“村村通”工程,褚邱村硬化东西大街一条(长600米、宽5米),投资近20万元。陆桥村硬化东大街一条,投资15万元,通陆桥南庄公路1条,投资50余万元。安太庄村北大街1条,投资19万元。西田硬化南东西大街1条,投资23万元。其他村局部道路硬化、美化20余条,近2000米,绿化、植树近万棵,粉刷街道3万平方米。安太庄至店上,长2.3千米的村级公路的工程全部完工。
2010年,陆桥村新民居工程,主体完工。协神新民居工程三层封顶。列入2010年文明生态村的安太庄村,硬化道路三条,安装太阳能路灯30个,粉刷墙面长达3000米,完成硬化、美化、亮化工作。结全“一事一议”和“村村通工程”,6个村共新修街道8条。分别是:闵镇村投资30万元硬化南北大街一条。西田村投资50万元硬化大街两条。王村投资30万元硬化南北大街一条。北青同投资25万元硬化南大街250米。安太庄投资50万元硬化大街两条。南青同投资30万元硬化东西大街一条。7个村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共投资305万元。分别是:协神村投资45万元,褚邱村投资40万元,杨家庄村投资35万元,笔头村投资80万元,北青同村投资50万元,朱家庄村投资20万元,刘家庄村投资35万元。新上变压器25台,增容15台。
2012年,彻底完成新井线、团贾线、长化线三条道路的建设工作。完成太平庄、闵镇、店上、协神、陆桥、褚邱等村卫生室建设。完成刘家庄、周家庄、靳家庄、南青同、北青同村幸福院建设。协神、陆桥新民居工程全部完工开始入住使用,乡政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民居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上变压器10台,解决太平庄、周家庄等村用电紧张的局面。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周家庄、太平庄、刘家庄、北青同四个村共硬化街道6条。完成周家庄、太平庄村集中供水工程,全乡19个村全部实现集中供水。周家庄、太平庄两村的村民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50万元的乡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咨询、办证、审批领证 “一条龙服务”,办事方便快捷深受欢迎。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车辆3100辆次,清运垃圾1.2万余方,粉刷墙壁5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池420个、垃圾填埋场23个,全乡环境面貌有彻底改变。大力开展“清洁环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车辆3100辆次,清运垃圾1.2万余方,粉刷墙壁5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池420个、垃圾填埋场23个。
2014年,以北青同、西田两个重点村改造提升工作为抓手,广泛宣传,制定奖惩措施,带动其他村抓好厕所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工作。大力实施厕所改造工程,全乡共改造“连茅圈”5575座。投资两万余元铺设高标准排水沟近300余米。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期间,全乡共清运村内垃圾7400余方,清理村内柴草360余方,硬化村内道路5400米。积极开展国省干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出动车辆30余辆次,清理水泥砖厂1处、废旧酒瓶收购摊点5处、解小板摊点2处、储油点1处,拆除大棚2处、拆除房屋12间、围墙110米,垒景观墙300余米。
2016年,共创建生态文明村15个,新建村民中心5个,新建村内公园3个,硬化村内街道45条,种植观赏树木1.2万余棵,粉刷街道3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900余盏;修建乡村公路12条,实现全乡“村村通”公路;陆桥等10个村实现集中供水,总投资600余万元。协神、陆桥村开展新民居建设工程,总投资2600多万元。
【环保生态】 2013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经摸底调查,共确定污染源88个,联合公安、电力、环保、国土、安监等部门,对62家手续不全的企业断三相低压电,并责令停产治理。17家胶合板厂完成整改,更新排污设备,其中12家新上机械炉排、布袋除尘、文丘理麻石水膜除尘设备,5家采用联合治理(冲击式除尘器、文丘里麻石水膜除尘)方法,实行一个锅炉供气。全年完成233辆报废车的报废任务。全乡5家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设备。对全部12家煤炭经营摊点进行停业治理,并依法对西田安合龙煤场进行取缔。制定网格化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起乡、村两级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乡、村、企业三级履责的工作体系,全乡共设立70名环保监督员和4名大气污染监督员,并逐级签订责任状,制定奖惩措施,健全全乡环境保护网格化体系。
2014年 ,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全乡污染源排查情况,对全乡19个村、企业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网格监管责任。积极落实重污染天气响应机制。顺利响应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13次,有效遏制污染物的排放。秸秆禁烧期间,严格落实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责任制,尤其是在APEC会议期间,全体干部24小时驻村巡逻,保证会议期间未发生一起着火冒烟现象。加大黄标车治理工作。根据黄标车治理要求,共淘汰黄标车220辆。加大企业治理力度,特别是针对企业的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专项治理,12家胶合板企业全部治理到位。大力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和环保采暖炉。共推广洁净型煤548吨,环保采暖炉10台。
【食品安全】 2008年,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活动,排查出23家饭店暂无任何证件,81家小卖部无卫生许可证,并将排查出的情况上报有关部门治理。
2011年,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及食品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排查力度,坚持每月一排查制度。乡食安办组织人员进行3次清理检查,同时配合市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进行4次清理整治。共排查8次,排查食品加工企业20多家,发现问题企业12家。对西田、南青同村的食品加工户进行重点整治,并对企业主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与企业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村干部包户、包片、包企业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状,严格实行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2012年,开展“食品安全月”活动,在市食安办组织下,对西田、南青同、王村等肉食品加工户进行清理整顿,关闭黑加工窝点4个,没收加工器具20余件。同时,配合市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6次清理整治,并与企业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安全生产】 2004~2005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企业的电力线路、压力容器、消防等方面隐患进行全面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乡镇企业安全生产。
2006年,针对化工和板材业摊点众多的行业特点,在投资30余万元成立乡级消防站的基础上,配备10名专职消防人员,坚持昼夜巡查,做到有备无患。2006年,消除火灾隐患1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达30万元。
2008年,对19个村进行拉网式消防排查,共查出胶合板厂66家,化工企业6家,铸造企业9家,刨皮厂125家,解小板231家,沿街门市106家,存在消防设施不健全,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通道不畅通等不同程度的消防隐患,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与各村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对消防隐患严重的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2009年,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建立排查档案,结合“三项行动”下发整改通知书20余份,提出整改意见60余条,针对有些企业在电线、电缆下乱堆、乱放,消防设施不健全以及住宿、生产、经营储存场所混乱等问题对80余家企业下放整改通知书120余份,整改意见300余条,并督促、指导企业进行整改,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011年,对危化企业做到一月一排查,其他企业一季度一排查,建立完善企业排查台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协助他们依法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全乡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对企业安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制度,尤其对重点企业和高危企业重点进行检查,包括化工厂、气站、加油站等危险企业。共排查60多家,发现问题14起,整改14起。
2012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倡议书”签名宣誓活动,共有19家企业举办签名宣誓活动。同时,针对所有37家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和隐患排查,并建立完善企业排查台账。配合市农牧局对王村私屠乱宰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实行集中屠宰。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2013年,充分利用标语条幅、大喇叭、明白纸等形势广泛进行宣传,期间共发放明白纸1000余份、悬挂条幅20余条。检查企业63家,查出安全隐患58条,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对无证无照及手续不全的企业全部进行断电关停,关停化工厂6家、颗粒厂6家、食品加工厂7家、拆除锅炉7个。
2014年,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标语条幅、大喇叭、明白纸等广泛进行宣传,特别是新《安全生产法》颁布以后,乡迅速召集各村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进行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讲培训,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排查力度,并与企业主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坚持每月一排查,实行村干部包户、包片、包企业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状,严格实行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针对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农资安全等,认真做好周排查、月汇报、特殊情况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对危化企业、食品加工摊点要逐厂逐户建立台账,由乡安监站和食安办逐月进行排查,发现问题限时整改,确保全乡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016年,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村干部包户、包片、包企业责任制,严格实行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
【综合治理】 2004年,按照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制止、处理违法占地案件12件,有效地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规范宅基地管理,依法解决有关土地纠纷100余件。重点清理整顿杨家庄、褚邱、太平庄三个村建新不拆旧、乱占宅基等问题。派出工作组对牛家庄的财务进行彻底清理,解决该村多年遗留的财务混乱问题。
2005~2016年,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和创建“安全村”等活动,全乡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五”普法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9年,所辖19个行政村都设置民调会、治保会、巡逻队和专职联防队、义务联防队,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志愿者队伍,设立社会治安志愿者745名,矛盾排查信息员893名,为全乡积极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基层防控能力,并对辖区内原法轮功者和天主教徒进行排查,确保不发生意外事件。全乡16个村都安装“平安互助网”,闵镇奶牛养殖小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2010年,按照市委提出的“排查清、化解掉、稳控住、降下来”的信访总体要求,把抓信访工作做为“一把手”工程,乡主要领导和各村支书签订责任状。专门成立信访服务中心,工作日坚持每天1名班成员值班,对排查的问题进行分类,明确责任人,坚持每月一排查。全乡各村都建立治保会、社会治安志愿者队伍,乡政府成立15人的巡防中队,各村成立5人的巡防分队,统一购置迷彩服、橡胶棒,19个村全部建起平安互联网。乡政府和褚邱等8个村都安装监控。
2011年,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建设。按照“排查清,化解掉,稳控住,降下来”的原则,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治保会、民调会作用,认真落实周一信访接待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干部接访、下访、约访结合在一起,每周定期召开村情分析会,及早发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2年,新建信访服务中心,严格执行班子成员每天轮流接访,并与各村支书村长及包村干部签订责任状,每周一排查、每月召开一次村情分析会,力争做到隐患早发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2013年,扎实推进依法治乡进程,为“造一方净土、保一方平安、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积极发挥信访服务中心作用,严格执行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值班接访,乡党委书记、乡长周二接访制,并与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包村干部签订信访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2016年,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治保会、民调会作用,夯实维稳第一道防线。全乡未发生一起集体访和越级访。各村健全治保会、巡逻队和专职、兼职联防队、社会治安志愿者队伍,提高基层防控能力。年内全乡各村主要路口全部安装监控设备,协调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拦路抢劫、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南水北调工作】 2007年,协神乡完成南水北调取土场占地任务为1300亩,占全市取土任务的一半以上。
【科教文卫】 2004年,人口出生率10.62‰,人口自然增长率4.02‰,计划生育率94.42%。在投资950万元建成占地60亩的协神乡第一中心小学的基础上,又投资150万元,建设协神乡第一中心小学二期工程,同时投资300万元,在青同中学建成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调整小学布局,并投资30余万元安装水、电、暖设施,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建成新型生育文化大院的村有5个(北青同、南青同、陆桥、店上、闵镇),被石家庄市计生委命名为“新型生育文化示范乡镇”。积极协调多方跑办,促成乡卫生院与市中医院联合,成立市中医院协神分院,充分利用市中医院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极大地改善乡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确保全乡人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落实市委提出的“五个一”工程,购置垃圾车19辆,建垃圾存放点51个,垃圾填埋场19个,形成长效卫生机制,改善全乡的卫生条件。
2006年,积极开展争创“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乡19个村60%成为市级文明村,并被石家庄市确定为“宣传文化示范乡镇”,其中北青同连续三年被石家庄市评为“文明村”。
2007年,投资200万元,完成青同中学教学楼建设。通过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学技术、闯市场、奔小康”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共举办各种培训班40余次,培训人员达1500余人。
2008年,创建优质服务乡站和落实奖励扶助政策为目标,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减少外生,计划生育率达90.38%。
2009年,总投资135.8万元,新改建西田小学、青同小学、笔头小学。其余学校都按照新课改要求配足、配全教学仪器器材,顺利通过省级教育评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利用“优质示范课”“说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中考取得较好的成绩,全乡升学率在全市名列前茅。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中心,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新型生育风尚的宣传,结合育龄妇女普查与市乡卫生院联手,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完成“四术”任务和全员信息录入工作。严格落实计生情况审查制度,认真落实计生优惠政策,为10名农村独生子女办理中考、高考加分,新增奖励扶助对象5人。加大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力度,立案处理外生户53户。较好地完成全乡各项计生责任目标,考核年底计生率87.10%,人口出生率10.34%,统计求实率100%。协神、青同两个卫生院共投资80余万元购置医疗器械,进行升级改造,并定期请上级医院名医进行巡诊。新农合工作全乡2009年参合率86.51%,门诊报销8792人、19.39万元、住院1882人、报销237.5万元。城镇医保和大学生失业保险任务也圆满完成。
2010年,坚持四季普查制度,落实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圆满完成春季“四术”任务,发挥文化大院作用,积极宣传婚育新风,做好全员录入和流动人口工作,严格落实计生审查制度、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成立执法大队,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和力度,圆满完成社会抚养费任务。健全完善《协神乡重大疫病防治预案》,按照“一村一室”的要求,完成全乡19个村卫生室的合并。新农合的参合率为95%。针对春季“手足口”病、甲流感等传染病易发情况,制定宣传条幅和明白纸,标语每村三条,明白纸一户一张,特别是联合卫生院、中心校,加大对幼儿园、小学生等易感人群的晨检、午检,教育小学生勤洗手、多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季度组织开展以“清洁卫生、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解决垃圾乱倒、垃圾围村、柴草乱堆、鸡狗乱跑等问题,防止重大疫病的发生。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笔头、杨家庄新建教学楼两座,投资300万元。西田新建教室15间,投资30余万元。投资15万元整修通青同中学公路。定期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周边不安全因素进行清理,落实幼儿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村干部值班制度。联合派出所、安监站,对全乡幼儿园进行检查,取缔非法幼儿园。指导三家无证幼儿园进行完善,取得新证照。
2011年,发挥文化大院作用,积极宣传婚育新风,做好全员录入和流动人口工作,严格落实计生审查制度、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成立执法大队,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和力度,圆满完成社会抚养费任务。是年,乡新建村级卫生室3个:南青同、北青同、靳家庄。南协神村卫生室规划到位,选址工作完成。笔头、杨家庄及青同中学完成学校改造工作。
2012年,认真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工作,总共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500多人次、免费健康检查430多人次。为10名农村独生子女办理中考、高考加分手续。2012年,乡计划生育统计求实率100%,计划生育率83.08%,人口出生率15.08‰。11月底,代表新乐市接受石家庄市计生委的年终考核。
2013年, 圆满完成四季普查和“四术”任务,位居全市第一名,全年落实长效避孕措施186例,计划生育率82.2%,人口出生率17.14‰。
2014年,鼓励支持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积极协调为牛家庄、安太庄、北青同3个村配备文艺宣传器材,为贾庄新建占地34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为西田配备6套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和器材。协调为12个村的“农家书屋”发放科普图书24套,组织北青同参加新乐市文艺汇演,并获优秀奖。组织开展“新乐好人”“感动新乐十大人物”“十大孝老之星”“十大阳光老人”等评选活动。指导北青同、贾庄、太平庄三个村设立功德榜。在贾庄、太平庄建立“文化一条街”,特别是北青同村大力推行美丽庭院建设,有4户受到新乐市政府挂牌表彰。全年落实长效避孕措施180例,计划生育率82.27%,人口出生率14.67‰。投资100万元为褚邱村新建教学楼,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
2016年,按照新课改要求,配合教学仪器器材,协调、督促投资3000万元修建协神、笔头、杨家庄、店上等四个教学房、校舍建设安全完工。整修通青同乡中公路,配合市教育局取缔非法幼儿园。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四季普查制度,落实育龄妇女长效节育措施,圆满完成“四术”任务,发挥文化大院作用,积极宣传婚育新风,做好全员录入和流动人口工作,严格落实计生审查制度、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成立执法大队,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和力度,圆满完成社会抚养费任务。
【民政社保】 2004年,发放救灾、扶贫、帮困、慰问款2万余元。进一步加大早私婚查处力度,积极推选殡葬改革,使全乡结婚登记合格率、火化率100%。
2006年,以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强化服务职能,共承诺为民办实事10件:其中,投资140余万元,硬化7.4千米的环乡路。投资20余万元,修建太平庄到新井线的公路3千米。新上变压器22台,缓解农村用电紧张的局面。积极推行学校规范化建设,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原有7所小学和两所中学的基础上,合并为2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和4所小学。完成对笔头、杨家庄宅基地的清理工作,共清理旧宅基地66户,发放新宅基地60户等,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为建设和谐协神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劳保所腾出6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并配备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等办公用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把150余名离退休人员信息输入微机,建立台账,并进行资格认证。组织村民和企业老板开展引导性和创业性培训,参训人员200余人次,为乡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7年,乡政府承诺为民办的10件实事、各村承诺为办民办的85件实事,全部完成。来,全乡投资60万元,新上变压器10台。推行殡葬改革,全乡火化率100%。
2008年,共发放救灾、扶贫、帮困、慰问款20.8万元,发放低保、“五保”、优抚金共40.8万元,低保扩面人数比上年增加5%。同时,进一步推行殡葬改革,使全乡火化率100%。
2009年,救助64户、捐款32400元。慰问特困户18户、慰问金3900元、棉被40条。发放农村低保280户、560人、保障金271689元。发放“五保”45户、49人、保障金75600元。发放孤儿福利18人、福利款10200元。发放城镇低保38户、保障金46312元。发放优扶及参战人员优扶金89人、总优扶金259426元。发放救灾款67户、35000元。结合抗震救灾,排查上报受雪灾户140户、危房10户。对全乡享受低保家族全面调查、审核、公示、审批。完成低保、“五保”社会化发放准备工作。
2010年,完成55岁以上低保人员和60岁以上人员的建档工作,争取3.2万元,对9名残疾人房屋进行改造,对全乡“五保户”关系进行理顺,手续进行完善。全年发放低保款507164元,发放“五保款”70400元,发放优扶款274860元,发放重点救助款12万元。协神乡的民政工作两次代表新乐市迎接石家庄市的检查。
2011年,对全乡居民一般户、边缘户、困难护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对全乡享受低保家族全面调查、审核、公示、审批。完成低保、“五保”社会化发放准备工作。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及时到位。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全部实行“一折通”,涉及8766户,415万余元。农村低保款补助发放及时到位。四个季度“五保”供养金及临时价格补贴102132元。救助失火家庭4户,低保户危房改建1户。扩面申报低保、“五保”户25户。对全乡低保户、“五保”户逐户进行清理排查。保证各种优抚政策和措施及时落实,低保工作扩点扩面。发放救灾款10万元,救灾棉被89床。米面油77份。孤儿款70970元。“五保”供养金及临时价格补贴102132元。优抚款及临时价格补贴392110元,“解三难”款12000元。发放“送温暖、献爱心”款32400元。救助失火家庭4户,低保户危房改建1户。扩面申报低保、“五保户”25户。通过走访、查阅档案,进行第二次地名普查登记造册工作。对全乡542名烈士墓地、墓碑、墓志开展普查及拍照工作。对全乡4549名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对全乡241名60岁以上义务兵的档案查阅、填表造册、上报审批工作。全乡10个村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配合市交通局对新井线、团贾线及长化线三条公路进行翻修,总投资6000多万元。乡政府进行前期拆迁和征地工作,共涉及80多亩地、130多户,全部签订补偿协议。全乡有4个村建成村民中心。闵镇村民中心完成选址和设计工作。大力开展集中饮水工程建设及改造。8个村完成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步伐。全乡19个村有16个村建成生态文明村。投资350余万元的协神乡便民服务大厅主体完工。
2012年,保证各种优抚政策和措施及时落实,低保工作扩点扩面。对全乡“五保”户供养关系进行理顺,做到手续完善、职责明确。全年共发放优抚款合计477859元,其中60岁以上义务兵173人,优抚对象78人。发放残废金70978元。发放“五保”款78400元。发放孤儿照顾3.6万元。救灾款10万元。送温暖、献爱心款32400元。全乡参保率92%,落实参保资金208.966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96%,在新乐全市名列前茅。
2013年,完成综合直补信息的录入、改漏、换折工作,全年发放综合直补8686户、578.66万元。发放2012年良种补贴4.6万亩、92.18万元。顺利开展陆桥村农村土地延包确权试点工作。全乡19个村彻底实现村村通公路,并多方筹资对环乡公路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同时,协调资金268.7万元为牛家庄、贾庄等8个村硬化村内街道17条7100余米。陆桥投资78万元,硬化田间公路2条2000余米。刘家庄投资4万元,对田间路进行统一整修,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的出行环境。发放各类救助款合计214.1万元,发放大米400袋。全乡火化率100%。
2014年,完成新农合、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费率为96.5%,参保率为92.4%,符合条件发放率100%,发放社保卡19164张,在全市名列前茅。发放各类救助款合计76.9万元,发放大米3500千克、面粉7000千克、食用油1750升,棉被350床、棉褥105条、棉衣80套。通过一事一议等形式,全年引进上级无偿帮扶资金1716万元。全乡新上变压器17台,为笔头村新架高压线路4000余米,更换村内高压线2000余米,整改贾庄村低压线路2300米。为笔头、王村、西田新打抗旱井38眼,铺设节水灌溉管道9.2万余米,安装智能井房34个,新配深井泵31台。投资40万元为靳家庄新打320米饮用水井一眼,新铺设自来水管道1万余米。大力实施田间路网改造工程,为南青同、北青同、太平庄三个村硬化田间路20.3千米,铺设砂石路9.6千米。大力推进总投资4389万元的陆桥村联村并建新民居试点建设,组织该村先后召开6次村民大会、15次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共签订拆迁补偿协议279份,占总户数的98%以上。
2016年,保证各种优抚政策和措施及时落实,低保工作扩点扩面。加大殡葬改革的力度,鼓励火化,依法打击土葬行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移风易俗,倡导婚丧嫁娶一切从简,狠刹大操大办之风。对全乡“五保”户供养关系进行理顺,做到手续完善、职责明确。
(黄六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