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地理位置】 新乐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东经114°30′ ~114°55′,北纬38°16′ ~38°30′,东毗定州,西邻行唐,南靠藁城、正定,东南连无极,北接曲阳。市境东西长37千米,南北宽22千米。辖区总面积52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地东长寿,位于市境西南部,南距省会石家庄市39千米,距石家庄机场11千米,北距首都北京240千米,东北距雄安新区150千米。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新无公路、新楼公路、承曲公路、行贾公路、新藁公路辐射全境,朔黄铁路从市境西北部斜穿而过。境内有新乐站、承安站、新曲站3个火车站,分布于市境南部、中部、西北部,构成一个强大的交通网络。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新乐境内已有人类活动。上古为冀州之域。周为鲜虞国,春秋时为晋所灭,属中山国。战国初属魏,后属赵,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属赵。秦为上谷、巨鹿二郡地。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置新市县,属中山国(巨鹿郡)。新莽时(9~24)改新市为市乐,后复名新市。东汉及魏、晋、北魏属中山国或时为中山郡。北齐、北周属鲜虞郡。隋开皇十六年(596),析新市置新乐县,治西乐城。大业元年(605),省新市入九门县;三年(607),改州为郡,新乐县属博陵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新市县为新市镇,属新乐县。唐及五代属定州。宋、金、元属中山府。明因之,隶真定府、定州,编户十三里。清代先属定州,雍正二年(1724),改定州为直隶州,仍领新乐县;十二年(1734),还属正定府。民国时期设道,1913年,新乐县属范阳道;1914年,范阳道改属保定道,辖新乐县;1928年,废道,直隶省改名河北省,辖新乐。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建立冀西区,新乐县属冀西三专区。1940年上半年,冀西三专区改称晋察冀边区第五专区,辖新乐县;下半年,新乐县改属冀中区第八专区。1942~1943年,新乐县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1944年,改属冀中区第七专区。1946年5月,改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7年1月26日,新乐解放。1948年,新乐县改属冀中区第九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新乐县属河北省定县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新乐县仍属定县专区。1954年4月24日,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0月10日,行唐县并入新乐县。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新乐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年5月23日,复设石家庄专区,辖新乐县。1962年1月1日,行唐县划出,恢复原县建置。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新乐县。1992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新乐县设新乐市,新乐市是河北省辖县级市,由石家庄地区代管。1993年6月,石家庄地、市合并后,设石家庄市,仍由石家庄市代管新乐市。
【行政区划】 1992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新乐县设新乐市。经省政府批准,1993年1月30日,新乐市政府发出通知,撤销新乐市化皮、正莫、南大岳、东王、杜固乡,改设为镇。新乐市设8镇11乡,即长寿镇、邯邰镇、化皮镇、杜固镇、东王镇、南大岳镇、正莫镇、承安镇、堽头乡、木村乡、赤支乡、田村铺乡、青同乡、协神乡、马头铺乡、东阳乡、大流乡、南苏乡、彭家庄回族乡。新乐市辖15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1996年1月23日,赤支乡、田村铺乡并入承安镇,撤青同乡合并为协神乡;东阳乡、马头铺乡、堽头乡并入长寿镇;大流乡、南苏乡并入邯邰镇;新乐市设有8镇3乡,即长寿镇、邯邰镇、化皮镇、杜固镇、东王镇、南大岳镇、正莫镇、承安镇、木村乡、协神乡、彭家庄回族乡。新乐市辖159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1999年彭家庄回族乡增设大道五里铺村。新乐市辖160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2002年5月30日,部分乡镇区划进行调整,撤销长寿镇,设立长寿街道办事处、马头铺镇。新乐市设有1个街道办事处8镇3乡,即长寿街道办事处、马头铺镇、邯邰镇、化皮镇、杜固镇、东王镇、南大岳镇、正莫镇、承安镇、木村乡、协神乡、彭家庄回族乡。新乐市辖160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至2016年乡镇区划没有变化,一直设1个街道办事处8镇3乡,辖160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2016年新乐市行政区划表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