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铺镇

马头铺镇

【概况】 马头铺镇位于东经114°36′27″~114°45′55″,北纬38°16′46″~38°23′00″,地处新乐市南部,木刀沟穿境而过,东邻新乐市邯邰镇,西接新乐市协神乡,南邻正定县新城铺镇、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北连行唐县只里乡、新乐市木村乡、新乐市长寿街道办事处。新乐市马头铺镇人民政府驻马头铺村,距新乐市人民政府驻地长寿路65号4.4千米。

马头铺镇环绕新乐市区,辖马头铺、东庄、北双晶、南双晶、北城西、南城西、北齐同、南齐同、林曲、陈家庄、东阳、张家庄、石家庄、马石桥、西安家庄、西义和庄、西名村、内营、东田19个行政村,总面积45.4平方千米。

2004年,马头铺镇年末总户数9303户,年末总人口38524人,工业总产值44229万元,农业总产值31350万元;2016年年末总户数11525户,年末总人口46538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业值464902万元,农业总产值51103万元。

马头铺镇2004年和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表

【基层党建】 2016年1月,组织开展“学习月”活动,向给镇村干部发放《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系列讲话汇编》及其他学习读本800余册,镇党委共计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专题讨论活动44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增强党委班子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镇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组织镇机关干部职工及各村党员干部、辖区群众为洪涝灾区捐款13550元。落实《马头铺镇农村两委班子管理考核制度》,半年一次组织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双向述职”,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辖区137名支村两委干部进行4次整体培训。发展农村党员9名,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受理违纪信访案件13件,处理11件,组织辖区党员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考试。集中整顿南城西村、北城西村、西安家庄村党支部,通过“期权筹资”方式筹资131万建设的东阳村村委会及村民活动中心竣工。严格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因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问题,免职支部书记1人,批评教育村主任1人。对其他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问题涉及的镇村干部8人,由挂线领导批评教育或本人书写深刻检查。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有力促进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工作。在辖区推广南双晶村、林曲村“阳光党建”的好做法,发挥示范村引领作用。4月,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镇党委积极开展辖区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学用结合,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农业发展】 2004年,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西瓜种植、花生种植、奶牛养殖、生猪养殖、蛋鸡养殖的规模优势。西瓜种植面积2100亩。建成北齐同、北双晶两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向规模化、基地化、机械化的方向转变。生猪品种不断改良,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蛋鸡养殖逐年增加,饲养总量70多万只。优质麦种植、蔬菜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年,投资260万元的新乐市酱菜加工项目开工生产,其产品主要出口韩国,预计年产1500吨酱菜,能消化吸收400多亩地的蔬菜,带动周围村的疏菜种植,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

2005年,建成北齐同、北双晶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东田1个奶牛养殖专业村,饲养总量1200头。生猪品种不断改良,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蛋鸡养殖逐年增加,饲养总量47多万只。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民精耕细作,运用科技,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006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下大力度发展有市场前景和一定优势的“两种三养”产业,新增温室和大中棚西瓜620亩,西瓜种植面积2100亩,花生种植面积3600亩;优质小麦种植面积3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粮食总产3.6万吨,推广新品种8个。设施蔬菜向规模化发展,南双晶村在原有10亩蔬菜大棚的基础上,又新建60亩集中连片无公害蔬菜大棚,新增设施蔬菜240亩。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扩大北齐同、北双晶两个奶牛养殖小区的养殖规模,新建东田奶牛养殖小区,新增奶牛560头,饲养总量1800头。生猪品种不断改良,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优质猪8000头,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007年,以农民增收为主旨,加大支农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棚蔬菜、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实现大面积增长;小麦、玉米也喜获丰收,粮食总产4万吨。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是年,规范奶牛养殖小区2个,发展奶牛养殖专业村2个,使奶牛饲养总量1300头。新发展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3个,猪优种率80%,生猪存栏1.6万头。蛋鸡饲养总量60万只,完成设施农业100余亩,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2009年,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落实粮食补贴389.5万元,全年共受理家电1165台件、汽车摩托车146辆,共发放补贴资金722117.97元,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新增温室蔬菜和大中棚西瓜育苗面积920亩,其中西瓜种植总面积2500亩,大棚蔬菜面积发展到2800亩。花生种植面积7810亩,优质小麦种植面积3.7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3.2万亩。

2016年,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开工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3个,分别为投资350万元占地500亩的北城西村玉果家庭农场、投资710万元占地300亩的陈家庄土林家庭农场、投资420万元占地1000亩的内营村绿色行合作社,预计年底竣工。镇农业龙头企业2家,分别是天鹏牧业有限公司、绿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规模加大。近两年大规模土地流转增多。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大力改变种养业经营模式。镇共流转土地6000余亩,其中新增1500余亩,主要用于粮食、蔬菜、药材规模化种植。

【工商业发展】 2016年,将镇属化工企业向经济开发区搬迁,进一步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加快灯具聚集区建设,力争打造华北最大的灯具产业基地。灯具聚集区面积200余亩,入驻企业20家,从业人员1500人,预计产能25万台(套),产值1.8亿元。9家较大的灯具企业进驻聚集区,拥有“欧亚莱特”“世纪恒安”“恒达悦明”3个注册品牌,从业人员600余人。

【美丽乡村建设】 2004年,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市级三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全部完成,占全部村数的16%。2016年,积极推进石家庄村“美丽乡村”建设,设计建设9栋住宅楼,占地50亩,内部设有幼儿园、敬老院、卫生室及超市等便民设施,一期6栋入住,二期3栋竣工。积极谋划西名村、东田、内营“三村并建工程”,并上报石家庄市农工委。整治违法用地。镇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与各村签订《违法占地拆除责任书》,发现新增违法用地及时上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京港澳高速连接线绿化工程要求,镇与国土局联合行动,发动镇、村两级干部对京港澳高速下口两侧100米范围内及对面的12处临建进行拆除。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10户危房完成修整或新建,并通过改造验收。19个村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实现市场化托管生活垃圾。4月,完成新藁路马头铺村北路段综合整治。5月,投资10余万元,对无繁公路东田、内营段两侧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整治。6月,组织对高速两侧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累计清运垃圾5000立方,平整土地用土4200立方,出动车辆280余辆次,干部群众2300余人次参与整治行动,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全年完成700个“连茅圈”改造任务,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资硬化石家庄至张家庄道路、铺设内营村内便道砖、实现东田村内道路亮化,累计投资152万元。

【环保生态】 2016年,推进植树造林和“两河”(大沙河木刀沟)绿化工作。木刀沟绿化任务200亩,完成207亩。绿色通道、县乡道路补植补造任务11160株,完成14842株。村庄绿化任务200亩,辖区义合庄村、内营村共完成村庄绿化210亩。

【项目建设】 2004年,新上8个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1440万元。

2005年,坚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企业走科技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东阳制鞋业、东阳南齐同化工业、北齐同水泥制瓦业、东田装饰板材业等几个传统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新上50万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2630万元。

2006年,引进项目投资2870万元,投资上百万元的项目有6个:南双晶村投资650万元的秸秆废泥利用厂、义合庄村投资700万元的食用纤维素有限公司、东阳村投资450万元的石家庄鑫盛化工有限公司、南齐同村投资450万元的鑫源化工有限公司、南齐同村投资470万元的胜利铸化有限公司和东田村投资150万元的东田橡胶厂。

2007年,把加快特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引进石家庄市依诺生化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300万元,建成投产投资1000万元的石家庄新义科创有限公司和投资1300万元的河北银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建成灯具和化工两个特色经济区。其中灯具特色经济区占地70余亩,入驻企业8家,完成投资1550万元。化工特色经济区,入驻企业6家,完成投资2720万元。

2009年,共引进投资百万以上项目5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新建项目2个: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双晶村东北方向。占地35.3亩,总投资3622万元,项目竣工后,预计产值5040万元,利税1913万元;新乐张驰园瓷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双晶村东北方向。占地15.5亩,总投资800万元,年生产搪瓷釉10000吨,年产值2600万元,利税322万元,5月竣工。改扩建项目2个:新乐市正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北齐同村西北,项目总投资1726万元,年生产维纶管10万套,水泥机制瓦100万块,产值7000万元,利税493万元,竣工投产;河北新龙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内营村北,占地11亩,总投资1600万元,年加工能力500万只鸡,产值7000万元,利税273.42万元,产品销往北京、太原、贵州、浙江等地,5月底竣工;石家庄伊诺生化有限公司,位于南双晶村,投资1200万元,产值5000万元,利税440万元。

2016年,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抓好重点项目,突出新兴产业,全面加强对工业园区项目、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每个班子成员都有分包项目、有具体任务、有进度要求、有时限要求,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解决突出问题,促使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日投产达效。新上项目12个,总投资14.32亿元。竣工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1.1亿元的联亚塑胶年产800万米商用地板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正东科技灯具项目。在建项目8个,分别是投资2.12亿元的富达冷藏(包装)物流中心项目、投资1.8亿元的融润达工业胶黏剂项目、投资1.5亿元的璐客高档乳制品加工项目、投资1.5亿元的百川年产15000台高效节能风机项目、投资1.25亿元的年产40万平方米电磁波屏蔽门窗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万恒年产5万台高效变频电机项目、投资1亿元的海桥燃料油深加工项目、投资0.15亿元的中燃翔科LNG加气站项目。推进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1.5亿元的厚德集团总部项目、投资1亿元的车迪润滑油二期项目。

【环保生态】 2016年,坚持“领会深、行动早、动作快”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结合辖区实际对重点任务逐项分解、制定方案。3月,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镇政府与各行政村、辖区污染源企业签订责任状,通过悬挂条幅、播放电子标语、农村喇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绿色施工,辖区8个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均采取抑尘措施。在实现生活垃圾托管的基础上,重点清理村内街道、村庄周边的积存垃圾、焚烧痕迹,减少和防止露天焚烧现象。辖区3个砖瓦窑拆除,3个砂土转运站全部关停。圆满完成夏秋秸秆禁烧工作。每月1次对辖区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东庄拆车市场及散煤销售点3个。积极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作用,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成立“利剑斩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空气污染源加大控制、治理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抓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积极完成燃煤锅炉治理、大气预警、节能型煤推广等工作。

【安全生产】 2016年,基本实现安全监管规范化运行,全面落实 “五级五覆盖”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及各类专项整治工作,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开展县域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投入20万元为安监站设立独立办公场所,建立档案室,配置办公设备和专门车辆,进一步完善基础档案和台账。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做好食品“三小”行业摸底调查工作,对辖区食品小摊点实施备案证办理制度,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综合治理】 2014~2016年,健全安全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6年,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辖区信访稳定,妥善处理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综治维稳工作分析会,村干部与镇党委、政府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承诺书,严格实行综治维访工作分级负责制。2016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及其他各类安全事件,社会治安总体形势良好。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活动,及时归纳梳理,逐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并全力稳控好上访人员,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辖区排查出矛盾隐患22起,其中协调解决18起。信访积案6个,化解2个,进一步深化“暖心工程”“肃纪工程”“神经末梢工程”,确保基层信访稳定。发挥群众工作室作用。共接待来访群众140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34件,把信访苗头、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确保各节假日及全国“两会”、唐山园博会、G20峰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等重要时期的安全稳定。

【科教文卫】 2004年,共有中小学20所,教师283名。其中,镇办初中1所,在校生1530名,专任教师90名。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8%,巩固率98.6%。村办小学19所,在校生1950名,专任教师193名,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计划生育率88.16%,人口出生率10.11‰,人口自然增长率3.74‰。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和改革力度,投资50万元改建石家庄、张家庄、义合庄村3个小学,整合原东阳中学和马头铺中学,两校合二为一,并对学校领导岗位实行公开招聘。

2005年,计划生育率84.49%,人口出生率12.77‰,人口自然增长率6.50‰。

2006年,共有中小学9所,教师279名。其中,镇办初中1所,在校生1377名,专任教师93名。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8%,巩固率98.7%。村办小学8所,在校生2117名,专任教师186名,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计划生育率88.10%,人口出生率12.51‰,人口自然增长率6.88‰。

2007年,计划生育率85.13%,人口出生率10.94‰,人口自然增长率5.36‰。

2009年,共有中小学8所,教师233名。其中,镇办初中1所,在校生939名,专任教师81名。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村办小学7所,在校生1913名,专任教师152名,小学阶段适龄人口全部入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0.17‰,人口计生率保持在85.88%左右,一孩率69.64%。

2016年,符合政策生育率82.06%,出生率12.78‰。普查上站率98.72%。完成社会抚养费16万元。

【民政社保】 2016年,全力配合新乐市委、市政府工作,完成三元工业园外供电线路建设工程、东名街北延线建设工程、京港澳高速连接线建设工作、高速连接线雨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多项重点基础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市区西出入口无繁路东田段景观绿化工程征地工作93户共77.05亩,全部完成,积极配合农牧局等有关部门做好绿化工程的协调工作。全力推进高速连接线绿化工程征地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大力宣传殡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所辖19个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全面推进节俭殡葬和火化工作,19个村全部落实火化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南双晶村好的做法,制订8条红白“事”办理标准在推广。开展“阳光低保”工作,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开展“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服务,及时发放救灾粮款。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辖区第一批66户精准扶贫对象全部落实帮扶单位和帮扶项目。完成社会化发放3.7万亩农业三项补贴328万元。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