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科学技术协会
【概况】 2004~2016年,新乐市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按照“抓科普、提素质、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实际,针对重点人群,进一步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为配合“进百村、兴百业、富万民”活动的开展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编辑出版《北方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简明读本》5000册,免费向农民发放,深受农民欢迎,并受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协的好评。
【文化科技下乡宣传活动】 2004年,开展文化科技下乡宣传活动,发放科技材料15000份,制作科普挂历2000份。组织开展了科普村村行活动,邀请科技部黄山培训中心黄晓伟教授深入小流等31个村开展科普讲座31场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成功地举行了学会、协会、研究会负责人座谈会,各级科协组织工作汇报会;完成了与组织部联合招收农函大任务。
【开展科技(科普)活动周活动】 2005年,根据河北省、石家庄市有关举办2005年科技(科普)活动周的通知,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以及“科技与公共安全”的主题,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科普)活动周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万条份。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开展奶牛技术下乡活动,邀请专家在协神乡开展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发放培训资料200多份。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在9月17日,全国科普日,围绕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一主题,重点开展了节水、节电、节能、节约原材料、节约土地等节约型经济的科普宣传,共制作科普宣传展板15张,印发宣传资料12000册。与此同时,组织科普下乡活动,10多名专家在科普日送农业技术到乡、到村、到户、到田头,指导群众生产。
【全省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 2006年7月26日,召开新乐市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动员大会,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新乐市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实施方案》《新乐市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科普示范乡镇(街道)、村标准》。11月2日,召开由各乡镇(街道)科协主席参加的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工作调度会,市科协下发了关于申报科普示范村的通知,全市共有32个村进行申报。
定标准。2008年11月6日,召开由市直有关部门主管副职、各乡镇乡镇长和乡镇科协主席参加的创建科普示范市迎查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制定下发《新乐市科普示范乡镇(街道)、村标准》和《新乐市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对各单位创建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从而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严考核。2008年,为强化各乡镇(街道)、村在创建工作中的责任,确保如期建成全省科普示范县(市),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新乐市实际,制定《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工作考核办法》,并纳入2008年市委考核目标,考核结果计入各乡镇(街道)年度考核总分,考核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各级各部门做好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勤督导。2008年迎查动员会后,市科协抽调专门人员,深入各乡村、市直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各乡村普遍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创建档案,设立科普图书室、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新乐市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发展农民技术协会】 健全村级科协组织。2007年,针对农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干部职数减少,科普宣传人员难召集、活动难组织、工作难落实等问题,积极推行村级科协组织建设“双包双联”制度,即市科协每一名干部分包1个乡镇(街道),联系1个村;乡镇(街道)科协每一名干部分包1个村,联系1个科技示范户,全力抓好村级科协组织建设。全市160个行政村全部成立村科普分会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科协组织纵到底、不断线,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完善科协学会。2007年,乡镇(街道)科协有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担任主席,一名专职干部负责科协的日常工作,做到有机构、有章程、有牌子、有固定办公地点。12个乡镇(街道)科协配备了12名专职干部,并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和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发展农技协。2010年,为促进农技协快速发展,一方面通过组织农民参观示范农技协、个别辅导和积极鼓动等手段,引导成立新的农技协。新发展农技协1个、合作社5个。9月,省科协到新乐市无公害蔬菜协会调研,对新乐市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从规范农技协组织建设入手,促进农技协组织的发展壮大。通过帮助红薯协会建立中国红薯网,完善协会章程等,促进了该协会快速发展。7月、9月红薯协会代表石家庄市分别在三北农技协发展论坛和河北省农技协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省农技协工作会议期间,河北省地市级科协主席、普及部长等30多人到红薯协会进行了参观。新乐市红薯协会先后被省科协、中国科协评为“河北省百强农技协”“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协会”。
2016年,通过培训增强农民发展意识,引导农民建立农技协。通过组织农民参观示范农技协、个别辅导和积极鼓动等手段,引导成立新的农技协。帮助市无公害蔬菜协会完善协会章程,规范了协会运作;8月,红薯协会、无公害蔬菜种植协会等5个协会入选石家庄市科普惠农和社区科普益民项目库,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协会被评为“石家庄市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积极组建企事业科协】 2007年,按照创新机制、动作规范、组织严密、成效显著的原则和具备条件及时建、创造条件加快建、选派干部帮助建、多方合作共同建的思路,积极探索企事业科协发展的新路子。经过努力,在东方美院成立科协,从而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科协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为枢纽,上连省、市科技部门,下连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和专业协会(学会)的科普网络体系,为科协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科普培训】 2007年,结合科技结亲活动,组织卫生、畜牧、林业、农业等系统20多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生活、科学种养。共开展讲座20多场,发放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明白纸和医疗保健资料2万份,培训农民近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走进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96期,培训9500余人,其中培训下岗职工800人次,完成较大技术创新成果57项,开展技术练兵10次,参赛职工6500人,提高广大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
2010年,在全市选择60个科技应用能力强、生产经营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好的种养大户作为示范户,按从事产业登记造册后,协调农口部门60多名农技专家,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与种养大户签订“一帮一科技结亲服务协议书”。2010年8月,邀请北京双龙公司专家,深入全市120多个村,举办高效种植技术专题讲座30余场次,推广农业新品种10多个。发放《北方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简明读本》1000余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明白纸5000多份,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10月,红薯协会邀请省农科院甘薯室主任张松树举办甘薯种植技术讲座,全省各地甘薯种植户代表和新乐市红薯种植大户100多人参加了培训。2010年,市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制定下发《新乐市2013年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新办字〔2013〕24号),6月19日,石家庄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院长姜合乡、副院长苏维、新乐市四大班子相关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科技结亲50对。
2016年,举办卫生健康、种养技术培训、义诊等8场次,发放各种科普资料5000多份。9月,邀请河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豆类及新技术研究室主任戴素英深入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举办大棚蔬菜种植讲座,全市大棚种植户100多人参加了培训活动。在孔村、南双晶举办2期科普惠农讲座,培训菜农230多人。平安养猪基地9月份举办养猪技术讲座2期,培训养猪户210多人次。绿龙种植园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举办葡萄种植讲座3期,培训葡萄种植户200户。
【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 抓申报。2010年,根据上级《关于开展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2月抽调专人,对新乐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具备的基础条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的申请》。3月,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以市委新呈〔2010〕5号文件的形式上报省科协,经省科协同意,上报到中国科协。6月,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文件,将新乐市列入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抓部署。2010年,为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下发《新乐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的主要任务目标、方法步骤等进行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为强化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中的责任,新乐市科协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测评指标进行分解,制定下发《新乐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落实测评指标责任分解一览表》和《新乐市科普示范乡镇(街道)、村标准》等,调动了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抓调度。为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2010年8月16日,召开了由各乡镇主管副职参加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调度会,针对各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建科普示范基地】 2010年,根据《石家庄市科普示范基地标准》,结合新乐市实际,制定下发《新乐市科普示范基地标准》,重点培育小流西瓜、齐发乳业公司奶牛养殖、红薯协会优种繁育、绿龙植物园和东方美院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特科普示范基地。新乐市小流西瓜、绿龙植物园等9个示范基地被命名为石家庄市科普示范基地。其中小流大棚西瓜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
2013年,按照《新乐市科普示范基地标准》,重点培树了绿龙种植园、小流西瓜、鸿运奶牛合作社养殖基地等10个基地。4月鸿运奶牛养殖基地被石家庄市科协命名为石家庄市星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新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被石家庄市全民办命名为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
2016年,制定下发《新乐市科普示范基地标准》,重点培树了绿龙种植园、小流西瓜、平安养猪场等9个基地。8月,根据石家庄市科协《关于推荐和命名2015-2017年基层科普工作典型的通知》要求,将新乐市先进基地向石家庄市科协进行推荐, 共有4个基地入选石家庄市科普惠农和社区科普益民项目库。其中平安养猪场被评为“石家庄市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新乐市绿龙种植园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培树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将东方美院作为典型重点培树,成立了东方美院科协,建立健全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东方美院全民素质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各个系设立全科素质工作辅导员,成立科普活动兴趣小组和1500多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小组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3月,东方美院被省科协命名为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10月,东方美院被石家庄市命名为石家庄市科学素质教育基地。
【“探索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0年,协调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各中小学学生参加石家庄市“探索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时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组织力量编写了《走近科学——青少年科普知识简明读本》一书,免费向中小学生发放。5月,新乐市被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评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并获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奖;6月,新乐市代表石家庄市接受了省委、省政府对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检查,受到了省检查组的肯定。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2013年2月,与省农技协共同举办了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论坛,省农技协理事长张建辉、省农林科学院甘薯室主任张松树和省农技协甘薯专业委员会各主任委员单位以及各地甘薯种植大户共4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6月,邀请省委农工部李景果处长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讲座,直有关部门主管副职、各乡镇(街道)主管农业副职、科协主席、种养大户代表共100余人参会。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 2013年,为提高科普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特色网站建设项目,建成新乐市科协网站(www.xlskx.com),并于6月正式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争取省财政科普画廊建设资金20万元,完成3个乡镇、5个科普示范基地的科普画廊建设,新增科普画廊200米,提高科普服务能力。10月,石家庄市科协到新乐市调研,对新乐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培树科普带头人】 2013年,按照新乐市农业产业布局,在每个产业都培树了1~2个科普带头人,红薯种植业贾拴成、土豆种植相连会等三名带头人被河北省科协评为河北省农村先进个人。
2016年,按照新乐市产业布局,分别在种植、养殖等不同产业培树了1~2个科普带头人,如:红薯种植业贾栓成、大棚西瓜业韩国峰、土豆栽培业相连会等,在带头人的带动下,新乐市形成了西瓜、蔬菜、花生、奶牛、养猪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
【科普日活动】 2013年,为使全国科普日活动落到实处,9月初,召开了由各乡镇(街道)主管副职参加的专题会议,制定下发《关于举办2013年新乐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对科普日工作进行安排。9月14日科普日当天,新乐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市医院,深入彭家庄乡大赵村举办以“健康生活进乡村”为主要内容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期间共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义诊300多人次,发放科普光盘200多张,发放公众健康、食品安全等科普宣传材料2000多份,深受群众欢迎。据统计,科普日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2场次,受益群众10000多人次。
【发挥科协优势,服务社会经济】 2016年,充分发挥科协科技人才荟萃、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等优势,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为推动全市科技进步做出新贡献。大力开展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学术交流活动,为促进新乐市特色农业发展,2月,在红薯协会举办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省农林科学院甘薯室主任张松树及新乐市甘薯种植大户共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4月,组织36名西瓜种植大户到国峰西瓜种植合作社学习;5月,组织蔬菜种植大户20多人,到新乐市双键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广泛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目的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支持受表彰的农技协、基地组织技术骨干进村入户,推广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搞好科技服务。红薯协会积极实施特种甘薯新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其行动案例获石家庄市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案例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与红薯协会、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合作,摄制了《富硒黑甘薯栽培技术》光盘,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黄金时段播放,提高了新乐市科协的知名度。
【维修改造科普画廊】 2016年,争取市财政支持,对24个科普示范村和10个基地的科普画廊进行维修改造,更换了防雨罩。并保证每季度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受到石家庄市科协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