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业

林 业

【概况】 2004年,新乐林业局紧紧围绕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这个中心,一手抓项目造林,一手抓林果提质改造,取得较好成绩。完成退耕还林项目的内业整理和补植补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植片林5417.5亩,更新、补植农田林网22万株。抓好果树提质改造,新植优质果树620亩,完成高接换优400亩。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完成义务植树42万株。2005年,新乐市共争取到两个林业项目,引进造林资金50余万元;完成新造林1万亩,补植补造0.2万亩,共栽植107杨、法国梧桐、柿子、花灌木等各类苗木75万株;发展新品种果树400亩,新育苗800亩。2006年,完成新造林5000亩,高速公路绿化补植林木26000株,发展新品种果树300亩,新育苗400亩。另外,还争取到国家森林健康项目。2011年,新乐市规划林业用地11.55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133875亩,森林覆盖率17%。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防护林、四旁零散林木总面积119880亩,林木总蓄积32.7万立方米;果树面积13995亩,果品年产量2.5万吨,无公害果品面积667公顷;已建林网的农田面积1.68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60%;幼林中农林间作面积995亩,间作率9%。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20.38%,新乐市财政对林业累计投资2300余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2.8%。2015年,新乐市共完成植树300.462万株,其中两河绿化植树198.15万株、京港澳高速绿化植树8万株、县乡道路绿化植树6.18万株、15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植树13.132万株、全民义务植树75万株。全市果树种植面积2万亩,总产3万吨。新发展名优果树新品种1500余亩,建设典型示范点4个,面积2000亩。森林覆盖率22.16%。2016年,新乐市26个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任务5000亩、两河绿化(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8000亩、河道内绿化900亩和绿色通道补植任务,已基本完工。新乐市区西出市口——行唐界(即无繁路东田、西田段)景观绿化工程投资近800万元,分为四个标段,通过招投标后,自10月开展平整土地、修建花池、路沿石等初期工程,该项工程计划于2017年4月份完工。2016年,新乐市森林覆盖率22.43%。全市果树面积2.083万亩,林果产量3.055万吨。春季共发展名优果树新品种630余亩,其中以葡萄为主约400亩(赤支等村),其他为梨、苹果、樱桃、核桃等树种。抓示范点4个,面积2000亩,其中东曹村葡萄园500亩、赤支苹果园500亩、西田梨园500亩、赤支桃园500亩。新乐市三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审定命名为石家庄市级代果业示范园区。

【造林绿化】 2004年,林业局利用三月“绿化宣传月”,积极采取各种舆论手段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在全市掀起植树热潮。3月12日,在赤支村组织召开春季义务植树现场会,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市71个部门的800多名干部职工现场义务植树,掀起全市植树高潮。全市全年共有90多个单位,约1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种树木42万株。

2008年,为了落实5月20日市领导议事会议精神,林业局组织人员对107国道与京广铁路间需绿化空地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并编制《新乐市107国道与京广铁路间南段绿化美化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截至12月10日基本完成绿化任务,总共动工及垃圾清运3.566万方,栽植各类大规格苗木3万余株,总投资70余万元,为提升新乐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努力。

2010年,全年完成林业重点项目有:五河绿化工程,完成绿化任务1500亩;退耕还林匹配荒地造林工程,完成2000亩,植树12万株;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完成造林500亩。以上三项工程全市共完成片林栽植4000亩,全市12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完成或超额完成栽植任务。

2011年,根据《新乐市2011年植树造林绿化方案》要求,绿化工作按照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加强大沙河、木刀沟两侧、城市周围、公路铁路两侧、南水北调两堤等重要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完整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全年共植树153万株。两河沿岸绿化:在木刀沟、大沙河两岸宜林沙荒地上,更新和新植营造片林5200亩,植树30万株。农田林网建造:在公路、农村田间道路上,有步骤开展林网建设,使林网有效控制面积95%以上,逐步形成农村农田林网庇护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抓了20个示范村,按照有路就有树的标准,林网植树5万株,示范村实现农田道路绿化全覆盖。“万树进村”绿化工程:2011年是“万树进村”工程的最后一年,重点是抓好房前屋后庭院绿化、村落小游园建设和环村林带建设。万树进村绿化工程实现30个村达标,植树32.5万株,并对该工程前两年的达标村来了一次“回头看”,利用春季造林季节全面进行补植补造,补植树木14.5万株。义务植树: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重点抓好“3·12”义务植树现场会,高标准组织市直机关单位的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上午,在黄家庄村召开全市义务植树现场会,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1500余名干部职工利用一上午时间,在义务植树点植树5000余株,借此拉开全市义务植树活动的序幕。结合工程绿化,全市完成义务植树65万株。市委大院升级改造绿化工程:针对市委大院树木老化的问题,林业局组织力量、精心规划,选择优质树苗树种,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栽植直径15厘米以上的法桐、楸树等树种共11种2000株,总价值10万余元。高速公路绿色通道补植补造: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始建于2000年,由于人为损毁、采伐、死亡等原因,局部地段出现缺株断带现象。年初,林业局组织力量对通道绿化工程进行详细调查。经查,高速路两侧现保有树木约11.8万株,树木保存率67.4%,个别村、路段树木损毁较严重,保存不合格长度8.5千米、需补植树木5.7万株。在市政府组织下,林业局联合督查室加强对高速路沿途乡镇的督导力度,抓住春季短暂造林时机,于4月14日前按时完成补植补造工作,实际植树5.8万株。退耕还林阶段验收:5月上旬,由国家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退耕还林重点核查验收组对新乐市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阶段验收,验收工作涉及3个乡镇4个村13个小班。2011年经核查验收,新乐市退耕地生态林保存面积为2185.6亩,面积保存率100%;生态林确权发证率100%、建档率100%、林木管护率100%。新乐市以“4个100”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林业局及河北省、石家庄市肯定。

2014年,新乐市完成退耕还林匹配造林4000亩,植树22万株,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和以核桃、黄桃、苹果为主的高效经济林;以京石高铁沿线12个村为重点,建设高铁两侧绿化带及环村林带,共栽植各类树木53.2万株;以22个面貌提升重点村的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绿化为重点,造林286亩,植树2万株;两河绿化13600亩,谋划推动5000亩“生态湿地红豆杉森林公园”项目,其中大沙河河堤内造林800亩,植树4万株;河堤外造林3800亩,植树21万株;木刀沟河堤外栽植107速生杨共4000亩,植树22万株;开展田路分家工程,主要涉及全市长化线、邯北线、曲承线、安承线等公路,共计完成植树16.2万株;在京港澳高速新建段两侧各建设50米宽的绿化美化林带,绿化长度7.9千米,面积1256亩,植树6.9万株,其中彩叶树种130亩,栽植0.72万株;开展市区增绿扩绿工程,在市区及周围建设防护林,绿化面积1500亩,植树21万株;开展城区绿化工程,在市区范围内新建、改造多处公园、游园,同时对南环路、北环路以及出入市口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栽植各类乔灌木共计25.4万株;对春季造林工程进行补植补造,共计植树13.5万株。

【森林病虫害防治】 2004年,为加强病虫害防治,林业局森防站重点抓好有害生物普查、苗木产地检疫和绿色通道飞防三方面工作。抽调6名专职森防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内逐村逐地块详细调查片林、林网、苗圃、花圃等林地内的有害昆虫、林木病害和有害杂草,查清了新乐市外来的和本土危害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群的分布范围、危害基本情况,为建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加强区域联防联治,确定和实施工程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2004年苗木调动量大的特点,采取定人、定村、定地块的方法,严格进行苗木的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共检疫各种苗木50余万株,保证造林质量。4月在杨树食叶害虫大量繁殖季节,认真做好预测预报,狠抓药物防治,联系河北省、石家庄市林业局对新乐市绿化重点区域——高速公路两侧的3300亩林木进行飞防,用飞机喷洒灭幼脲3号,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2005年,林业局森防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认真抓好全市林木病中心害防治,抓好虫情测报,在大流林内悬黑光灯,进行灯诱杨扇舟蛾成虫,并每日统计。同时悬挂诱虫灯,用信息素诱杀天牛。强化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环城绿化林网等重点林地的监测及虫情测报。加大生物防治力度,除继续宣传保护啄木鸟外,通过石家庄市林业局从张家口引进30万头肿腿蜂,在坚固、杨家庄、木运铺、林场和市政府院内重点防治天牛危害。发动群众清除桑科植物15000株,对杨树病虫害进行调查,针对腐烂病和虫害制定正确防治方案,及时防治,效果良好。

2006年10月13日,新乐市发现首例美国白蛾虫害,林业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抽派技术人员对全市160个村庄的所有林网、片林、果园、四旁树进行全面调查,迅速查明全市有4个乡(镇、办事处)的21个村庄发现美国白蛾危害,其中片林发生面积181亩,苗圃20亩。林业局立即向新乐市政府和石家庄市林业局汇报,同时对有白蛾危害的乡镇和有林单位送发《森林病虫害限期防治通知书》。为了让广大群众认识美国白蛾和了解其防治方法,在各乡镇的配合下,林业局将1万余份美国白蛾防治明白纸发放到千家万户,并迅即筹备70箱高效氯氰菊酯发放到各疫点,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所有疫点全部进行科学处理,有效控制住突发性美国白蛾疫情,防止美国白蛾危害在全市扩大和蔓延。

2007年,新乐市加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从政治大局、生态安全出发,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均向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倾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原则,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及时采取得力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较好完成美国白蛾第一代防治工作。9月底10月初,林业局又集中力量,局干部包乡,技术干部包疫点村,下乡指导第三代美国白蛾除治工作。在乡村干部和各村查防员的积极配合下,高标准完成任务。经省、石家庄市主管部门抽村检查,新乐市防治效果名列前茅,受到上级表扬。全市共捕杀成虫4041只,挖蛹100多个,剪除网幕2028个,完成防治作业面积2.9万亩,释放天敌5000万头,虫株率下降为0.07%,有效遏制住美国白蛾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省、石家庄市领导多次来新乐市检查督导,对新乐市的防治效果给予肯定,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石家庄电视台综合频道、石家庄电视台都市频道、《河北青年报》分别对新乐市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进行报道。

2008年,全市共诱杀美国白蛾成虫3310只,其中灯诱1100只,人工捕杀2210只;摘除卵块40余个;焚毁网幕2482个;累计完成地面药物喷洒防治31879亩。美国白蛾发生区有虫株率下降为0.09%,杨扇舟蛾虫株率下降到1%,全市病虫害防治率100%,监测覆盖率100%,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100%,达到防治指标。

2010年,新乐市加强虫情测报工作,在全市12个乡镇共设立病虫害测报点42个,定时定期发布虫情测报。做好物资保障,建立药品药械储备库。全年为病虫害发生的乡村免费发放生物农药5.2吨、高枝剪200把、烟雾剂5吨,高效杀虫灯30盏,保证了除治美国白蛾的物资供应。全市雇佣农民工260人,组成40个专业除治队,在美国白蛾成虫期及幼虫高峰期共诱杀成虫1万余只,焚毁网幕1.2万余个。完成地面药物喷洒8万亩,其中美国白蛾防治地面喷药6万亩次,杨扇舟蛾防治地面喷药2万亩,杨树溃疡病防治喷药5000亩,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新乐市收购美国白蛾成虫及成立专业除治队的做法得到省、石家庄市林业局的肯定和表扬,并在石家庄地区予以推广。

2012年年初,制定下发《2012年新乐市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全年召开美国白蛾防治专题会议3次,迎接国家、省、石家庄市领导检查3次。由于2012年夏季雨水偏大,气候异常,全省各地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偏重。但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没有造成蔓延成灾的现象。

2016年,新乐市强化检疫,杜绝病虫害传播。全年检疫产地苗木3000余亩,530多万株,产地检疫率100%;检疫调运苗木1230余万株、木材4893方。严密监测,抓好预测预报。市、乡、村三级测报网健全,设15个监测点,定人、定点、定责,监测覆盖率100%,村村设查防员;定期、定时观测测报对象,“三虫一病”测报准确率86%以上。2016年,重点除治美国白蛾,市投资30万元、乡村自筹70余万元,以及上级划拨资金全用于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建立药品药械储备库,购置防治物资。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采取挖蛹、悬挂高效杀虫灯、摘除卵块和剪除网幕、综合防治等多种方式,诱杀越冬代美国白蛾成虫14000余只,剪除网幕18000余个,释放周氏啮小蜂1500余万头;完成飞机喷防2万亩,地面防治美国白蛾2.82万亩、杨扇舟蛾1.56万亩、杨小舟蛾0.98万亩、杨树溃疡病0.3万亩,无公害防治率100%。4月8日,省林业厅森防站对新乐市诱虫灯采取滑轮升降进行观测的做法给予肯定。

【林政管理】 2004年,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绿化成果,林业局认真实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坚持做到不超限采伐,严格按程序审批,实现了审批公开、手续合法、档案完整、基层干部群众满意,使全市的林木采伐管理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共审批用材林2760立方米,经济林1392亩。针对部分乡村及个别单位对林业政策理解不深,法制观念淡薄,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屡有发生的现象,林政执法人员坚持做好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自觉性;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认真接待群众来访,组织人员定期巡回防护,并与公安部门联合组成林业执法大队,及时发现、处理各种毁坏林木案件,严厉打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查处盗伐滥伐及乱占林地案件6起,移交公安2起,结案4起。

2007年,新乐市规范林木采伐、征占用林地、板材加工、木材运输领域,加大对滥采滥伐、乱占林地、无证经营、加工、运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全市林木培育及林产工业规范、有序、合法、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全市共批伐林木蓄积1590.8立方米。规范以东张村、邯邰为中心的木材经营市场,改变其混乱、无序的运作状态。在公安局、工商局、邯邰镇政府的配合下,在邯邰镇东张村村北大沙河南岸,建立起经营规范的木材经营市场,已有30多家经营企业入驻市场,初步实现邯邰坑木市场的有序经营。

2008年,共办理林木采伐证73份,涉及28个村,采伐蓄积1874.98立方米;办理省内木材运输证180份,运输木材111058根(块),1593立方米;办理出省木材运输证117份,运输木材87187根(块)、2081立方米。办理永久占用林地两宗,占地面积35.435亩。

2010年,新乐市继续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林地权属80份,发放林权证239份,初步建立林木林地评价及流转平台;加强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全年共查处滥伐案件3起(移交公安机关1起),毁林案件1起,协调沙井村林木纠纷1起;加强林木更新审批工作,规范林木采伐程序,做到采前勘察、采中监督、采后指导。共办理林木采伐证154份,其中林网49条,蓄积1180.09立方米;片林面积1453.31亩,蓄积3947.6立方米;间伐林木面积111亩,蓄积94.34立方米;院落采伐蓄积87.53立方米;果园采伐林木3428株,面积103亩。办理临时占用林地一宗,面积0.16公顷;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工作,净增量考核是林业局承担的市政府考核指标,年初就严把栽植质量关,确保栽一片活一片,认真迎接省市的考核。2010年新乐市顺利通过省、石家庄市的考核验收,成绩名列前茅。

2011年,共办理林木采伐证112份,采伐活立木蓄积4122.07立方米,涉及27个村,12个学校。其中林网55条,树木8568株,蓄积2411.29立方米;片林面积889.34亩,树木25341株,蓄积1596.26立方米;间伐河堤1条,树木50株,蓄积1.85立方米;学校、院落114.52立方米;果园1块,面积43亩,树木448株。加强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收滥运木材、乱垦滥占林地行为。全年共查处滥伐案件3起(移交公安机关两起),查处毁林案件一起,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为林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森林覆盖率净增量是林业局承担的市政府考核指标,2011年新乐市任务为5000亩,森林覆盖率净增量任务目标为0.6%。为保证收集数据客观、准确,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勘察小组,根据各乡镇上报的植树面积、株数、地理位置等制作示意图,并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到造林现场进行测量核实。10月,石家庄市林业局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小组对新乐市进行了检查验收,核实面积8900亩,森林覆盖率净增量1.13%。

【林木市场管理】 2004年,按照河北省林业局《关于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林业局坚持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为指导,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保护合法,取缔非法,规范经营,强化监督为原则,认真组织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 通过实施边查边纠、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方法,执法人员深入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宣讲林业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形式调查摸底,按实施方案的要求边整顿边纠改,促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规范经营。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引导木材经营单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依法经营。截至年底,对全市602家木材加工企业和33家木材经营企业全部进行了登记,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75份,并在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协神乡、东王镇设立林政管理分站,24小时为板厂检疫木材、办理运输证,受到群众好评。

【果树结构调整】 2004年,为推进果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优质果树的发展,林业局将果树提质改造作为工作重点,安排技术人员仔细搜集名稀特优新果树品种,定期下乡入村向群众推介;果树技术人员每人抓两个典型,即一个精品示范典型和一个新品种发展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周围,为果农树好样板;大力推广标准化管理,走无公害果品生产之路。技术人员采取分片包乡、印发宣传材料、到田间地头举办现场培训班等形式,向果农传授平衡施肥、科学疏花疏果、果品套袋、网架栽培等先进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果树生产效益。当年,全市新引进名优果品620亩,果树套袋面积5000亩,果树高接换优1200亩,无公害果树生产基地认证面积1万亩。

2005年,新植果树400亩,梨树高接换优500亩;围绕果树结构调整,抓好典型示范。果树技术人员在全市共抓示范点10个,指导面积3500亩,点上出经验,面上搞推广,各示范点均达到预期目标;实施标准化管理,推进无公害果品生产。2005年,全市无公害果品认证面积1万亩,产量2万吨。搞好技术培训和系列化服务。果树技术人员以分片包点的形式,通过办培训班、印发宣传材料、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形式,搞好技术服务。先后为绿龙植物园修剪果树600亩,指导全市修剪果树5500亩,积极帮助赤支果农联系客户,销售黄肉桃、蟠桃1万千克。

2007年,新乐市经济林发展开始回升。在大力发展果树生产中,引进名优果树新品种,优化经济林结构,指导果农引进新品种果树150亩。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在全市建立6个示范点,面积1850亩。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树开心、枝拉平、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的管理模式,推动全市果品升级上档次。强化推广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加快无公害果品生产步伐。全年认证标准化无公害果树面积10000亩。搞好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果树技术人员以分片包点的形式,通过办培训班、散发宣传资料、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形势,搞好无偿技术服务,提高果农素质。另外,还组织果农到井陉矿区听河北农大专家讲课,现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技术水平。

【种苗管理】 2005年,为加强种苗管理,提高质量监督,林业局种苗站在育苗工作中做到“三强化一疏通”,强化服务宗旨。全方位义务为育苗户进行技术指导,为群众办实事,解答信息咨询上百次;强化质量管理,质检人员加强苗木质量监督,全年共发放苗木质量检验证书39份;强化市场管理,深化“两证一签”管理,全市有一定规模的苗圃两证使用率100%,退耕还林、“三北”试点项目苗木标签使用率100%,杜绝无证生产、无证经营;疏通苗木流通渠道,为苗农解忧,多方联系寻找销路,帮群众销售苗木50余万株。这些措施有效促进种苗生产,新育苗面积800亩。2007年全市新发展育苗面积530亩,大多为造林主栽品种欧美107杨,苗木生长状况良好,共出圃优质成品苗20万株。

2008年,种苗工作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的资料汇总工作。根据2007年普查工作的基础数据,林业局进行全面的文字、数字、影像等资料整理。调查结果已全部归档并绘制成图。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共调查主栽林木10个树种、33个品种,填写调查表格33份。调查中发现优良单株2株,其中枣1株、杨1株。调查古树名木1237株。

【林权制度改革】 2007年,新乐市委、市政府把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程,林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制定林改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全市林业资源规划设计,填补新乐市林业规划空白的历史。市政府与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林改工作责任状,明确乡镇、村级的职责任务。市政府督查室、监察局、林业局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对全市12个乡镇的改革进程进行督导检查,并及时将质量、进度等情况汇总上报石家庄市林改领导小组。这些措施,有效推动林改工作的开展。全市已明晰产权7100公顷,占任务总数92%;发证596本,发证率100%,林改工作名列石家庄市平原县第一。

【果品安全生产】 2010年,林业局在全市食品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中,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在果品生产环节,突出源头治理,果树技术人员经常深入果园对果农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对生产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严格检查;搞好果品安全检测,全年果树技术人员共出动39车次,153人次,对市区果品批发市场7个果品批发部、3家超市、3个果品零售固定摊点及新乐市7个农贸市场、12个村果园,进行果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共检测样品501个,抽检合格率100%,没发现农残超标果品,确保全市果品食品安全。

2011年,林业局积极引进名优果树新品种,通过抓示范、出典型、以点带面的做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搞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全市共抓示范点5个,面积2100亩。各示范点均按照果树无公害标准化管理生产,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全市果品年产量3万吨,好果率95%以上,一级果率75%以上。推广果树无公害标准化管理新技术,把果树标准化贯穿生产全过程。全市共施有机肥2.8万吨、果实套袋1.2亿个,全市果树标准化技术推广面积1.4万亩,果树标准化生产面积1万亩,果品好果率90%以上,果品检测合格率100%。搞好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全年共办果树培训班5次,培训果农2000余人次,分别在赤支村桃园、苹果园,何家庄苹果园直接指导果农修剪果树1000余亩,疏花蔬果1000余亩。在全市发放技术和宣传资料3000余份。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果品安全最放心城市”。全年组织果品质量安全培训会3次,参加人员6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提高果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果品安全意识。并且加强果品农残抽检工作,共出动40车次,150人次,重点对市区果品批发市场7个果品批发部、3家超市、7个农贸市场、12个村果园,进行果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共检测样品313个,抽检合格率100%,没发现农残超标果品,确保全市果品质量安全。

2012年,新乐市推广短枝红富士、黄冠、黄桃等名优果树新品种,调整果树种植结构,增加果农收入。推广红富士苹果200亩(凤鸣、西紫烟),夏黑、维多利亚葡萄30亩(陆桥村),草莓200亩(西曹村),核桃200亩(中心庄),对何家庄村2个葡萄大棚进行技术指导。推广果品无公害生产新技术,推广面积10000亩,年产量3万吨。抓好果品质量安全生产及监管工作,全年共检测样品505个,抽检合格率100%,确保新乐市没有发生果品安全事故。

【抓项目,引资金】 2010年,林业局继续加大力度争取林业项目,全年共争取退耕还林、万树进村、五河绿化、森林健康和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林业资金390余万元,为新乐市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2011年,林业局共引进植树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林业资金318.9万元。其中,省级林业生态建设以奖代补资金50万元,绿色通道占地补助资金38.7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5万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3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资金20万元,“万树进村”工程以奖代补资金43.2万元,退耕还林匹配资金6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投资32万元。这些资金的引进为加快新乐市林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资保障。

2012年,新乐市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匹配造林项目2000亩,资金60万元,用于全市造林绿化。争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资金70万元,用于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建设。景观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正式投入生产。谋划千亩绿康生态园项目进展顺利。

【育才街综合整治】 2013年,新乐市按照新乐城区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林业局负责育才街路段的整治工作,通过认真谋划、攻坚克难,全年完成育才街墙体粉刷7000余平方米,更换破损路沿石263米,新安路沿石563米,粉刷灯杆87个,运转站箱体更换11个,购置果皮箱104个,其中林业局自行拆除临建5处,协助住建局拆除永久建筑5处,育才街得以顺利打通,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确保全市城区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秦军胜 周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