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

【概况】 自2003年至2007年4月,新乐市深入推进“效能革命”,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削减行政审批事项515项,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行政效率。2004年,深入开展了“优化环境年”活动,解决了一批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共削减行政审批事项271项,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2年,新乐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全力推行联审联批制、“全程代办”制,努力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保姆式”服务,在为民服务、政务公开、联审联批、中心建设等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共取消收费项目49项、降低收费标准300项,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至2012年底,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53695件,办结53625件,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集中收缴12372万元,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100%。

2013年,新乐市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取消行政许可项目3项、非行政许可项目15项、收费项目21项;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实行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共受理各类事项31168件,按期办结率100%,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25518万元。

2014年,新乐市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衔接国务院、省市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4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6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42项、非行政许可项目33项、行政监管项目1项;合并行政审批项目18项。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化改革,牢牢把握“为民服务提质提效”的服务主线,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2014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的8个分中心共受理办件1601686件,按期办结率100%;3条流水线共受理各类事项10751件,按期办结率100%。

2015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牢牢把握“为民服务提质提效”的服务主线,提升服务效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的8个分中心共受理办件1601686件,按期办结率100%;3条流水线共受理各类事项10751件,按期办结率100%;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40800万元。

“十二五”时期,新乐市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衔接落实上级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217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0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管类别,推行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全面清理规范了行政审批社会中介服务事项,形成了12个部门36项行政许可涉及的51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

2016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以行政提速、高效便民、服务发展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效能建设、注重实绩和廉洁自律为工作重点,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全年任务,全年共受理办件13711件,办结13704件,按期办结率100%;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的8个分中心共受理办件991826件,办结991787件,按期办结率100%;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43064.89万元。

【非税收入收缴工作】 2010年12月,新乐市人民政府非税收入集中收缴管理体系在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工作制度和方式,逐步实现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现代化、规范化、集中化。2012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实现收费12372万元。2013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25518万元。

2014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继续坚持“一集中、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一集中”: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平台,引进银行金融服务,实行非税收入集中管理。“五统一”:统一收缴专户、统一收费程序、统一票据管理、统一资金化解、统一稽查监督),推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现代化、集中化运转,继续保持该工作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40800万元。

2015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继续坚持“一集中、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继续保持该工作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40800万元。

2016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继续坚持“一集中、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继续保持该工作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累计实现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收缴43064.89万元。

【规范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 2012年5月,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机构成立。

2016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的作用,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AB角制”继续执行每天“四考勤、两巡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年终总考评”的考评机制;实现了“窗口服务零距离,工作流程零障碍,办事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的目标,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好评。中心共受理办件13711件,办结13704件,按期办结率100%。2016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按照“三不变、八统一”原则,继续完善分中心考核办法,加强与各分中心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考核,每月在中心简报公布分中心的亮点工作、办件总量和1名“优质服务标兵”,推动审批服务工作实现规范化运转。2016年,8个分中心共受理办件991826件,办结991787件,按期办结率100%。

【打造行政审批服务网络】 2012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完善服务职能,一是加强进驻事项监管。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中心组织力量对第一批、第二批进驻窗口、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摸底,并对2007年8月16日中心投用以来各窗口受理、办件情况,进驻事项办理数量等进行了汇总,起草了《中心服务事项办理情况报告》,呈报了主管市领导。同时,积极配合新乐市法制办、效能中心开展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摸底,为充实和完善中心进驻事项奠定基础。二是加强窗口办件质量监督。制定了《审批事项办理质量回访制度》,以回访促规范,以回访促效能。中心每月从受理窗口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事项,通过《征求意见卡》、电话沟通等形式回访服务对象回访对象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作出了较好的评价,回访满意率达100%。良好的效果被新乐市廉政网、新乐纪检监察分别以《市行政服务中心强化服务深得民心》《环境好不好企业做主考 服务行不行群众来测评》《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回访考评制度优化窗口服务》为题进行了报道。三是规范部门服务大厅运行。经过深入调研,精心筛选了8个规模较大,与群众联系紧密、承担审批事项较多,但因受场地、专网、涉密等条件制约未进入中心的部门服务大厅,按照“三不变、八统一”原则统一设立为“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并于2012年10月10日统一举行了揭(授)牌仪式。是年,各分中心运行标准、规范。四是完善窗口服务功能。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中心加强窗口建设,完善窗口服务功能,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办事环境。2012年4月15日,石家庄市工商系统提高审批窗口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现场观摩会在该中心举行。2012年11月8日,新乐市国税局窗口正式入驻中心,集中办理市区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和税务登记业务,一站式办公服务,方便了办事群众。

【审批流程改革】 2012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牢固树立“政府就是服务、部门就是保姆”“墙内事企业办、墙外事政府办”的服务理念,为给项目建设提供规范、便捷、高效、廉洁的审批服务,中心以“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为目标,对项目审批机制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一是推行联审联批机制。在原有基础上,中心科学再造审批流程,压缩项目承办时限,简化项目审办手续,制定了《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工作规程》,做到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中心又将审批流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每阶段均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绘制了《流程图》明确了主(协)办部门,量化了责任,限定了期限,为以后新乐市重大投资项目审办工作提供了规范依据。同时,建立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台帐》,对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实施动态管理,监控各项审批进程,从而提高服务时效。二是创新观念,全力打造审批作业“流水线”。按照“首问负责、部门接力、流水作业、顺向办结、中心督办”的原则,中心结合《联审联批规程》设置了三条流水线,即企业注册登记服务流水线、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水线、社会公众服务流水线。企业注册登记服务流水线分别由工商、会计事务所、质监、公安、国地税、银行等窗口组成,可以完成“一照一章三证”联办;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水线由发改、规划、国土、环保、住建、人防、地震、消防等窗口组成,根据不同阶段实施联审联批。按照流水线承诺时间,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内资企业完成注册审批只要8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完成审批只要43个工作日。社会公众服务流水线由民政、财政、教育、林业、计生等窗口组成,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三是全程代(领)办,大力推行“保姆式”服务。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出台了《全程代办制实施细则》,凡拟在新乐市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企业,只要提供的材料真实完备、项目合法、符合有关规定,均可委托中心代(领)办全部或部分手续,中心将在项目咨询、材料准备、手续跑办等3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中心设立了代办总台,安排2名工作人员全天接受免费咨询服务,并将投资优惠政策、企业保护规定、联审联批规程和办法、全程代办制度、服务窗口电话等辑印成《项目建设联审联批服务手册》(清样),拟领导审订后印发项目业主。2012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博广炉窑、能健瑞通、德风新能源等项目提供了代办服务,项目审批手续进展顺利,受到了项目业主好评。新乐市委信息中心对中心扎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进行了报道;深泽县、行唐县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参观学习了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情况。

2013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继续打造企业登记注册、重点项目审批、社会民生服务等3条行政审批服务“流水作业线”,按照流水线承诺时间,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内资企业完成注册审批只要8个工作日。督促协调各审批窗口严格落实上级出台的优化发展环境措施,大幅提升了“当场办结率”。

大力推行联审联批、并联审批,为重点项目开启“绿色通道”,简化项目审办手续,安排中心人员全程代(领)办。按照流水线承诺时间,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完成审批只要43个工作日。2014年,3条流水线共受理各类事项10751件,按期办结率100%。

2015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继续规范运行企业登记注册、重点项目审批、社会民生服务等3 条行政审批服务“流水作业线”,3条流水线共受理各类事项10751件,按期办结率100%。

2016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强化审批改革监管,配合新乐市编办把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和群众服务的窗口部门、多部门多层级联合审批的事项、行政审批权力集中的岗位,以及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切实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管,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提速增效。

【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 2013年,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为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印制了“服务群众连心卡”并将协办员和带班领导的姓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等信息在窗口公示,积极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接待受理、咨询答疑、全程导引、办结回复等服务。

【县乡村“三级平台”标准化建设】 2014年,新乐市投资57.79万元建设“农民办事不出村,县乡村‘三级平台’项目”,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完成视频监控安装、办公系统硬件建设、软件安装、系统调试及软件使用和审批流程的业务培训等工作,推进“三级平台”涉及到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中心,真正做到权随事走。

【设立中介服务窗口】 2014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中介服务窗口,将新乐市环保局(12家环评公司)、住建局招标办(22家招标代理机构)、发改局(7家工程咨询单位)符合资质条件的41家中介机构的名称、资质证明、联系人姓名及联络方式在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备案,并在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内网、外网、电子屏公开公示符合资质条件的所有中介机构情况。项目单位办理环评报告、选择招标代理、进行工程咨询前,中介服务窗口一次性告知所有符合资质的中介机构情况,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并签订承诺书。建立了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

【设立“项目咨询服务”窗口】 2014年,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为更好地为项目单位服务,设立了“项目咨询服务”窗口,负责项目单位的项目备案流程指导、备案报告编制、节能报告编制、项目资金申报流程指导、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安全评价、职业健康评价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专业、便捷、全程跟踪一站式服务,以促进项目尽快在新乐市落地,极大的方便了项目单位。

【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2016年10月1日,新乐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河北省“五证合一”网络审批平台,实现了一表申请、一口受理、联动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发照。由申请人“一表申请”、工商部门统一收件,并与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部门并联审批,统一核发加载注册号、税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和统计登记证号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2016年12月1日,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一照一码”登记,方便了申请人办理。

【全面推行“三级平台、两个代办”服务制度】 2016年,为了给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12个乡镇(街道)服务中心及村服务站工作人员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 把解决群众办事难作为核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低保、计生服务等事项,由基层乡村干部实行全程代办,解决群众办事摸不着门、找不到人的问题。联合发改局在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重点项目服务全程代办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史雪林 吕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