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
【概况】 2004年,新乐市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成了东长寿住宅小区和东长寿蔬菜市场的规划设计工作,结合省建设厅组织开展的“清洁城市、整治环境卫生月”活动和迎国庆环境容貌综合整治月活动,以治理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为重点,加大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力度。2005年,新乐市建设局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省“燕赵杯”城市容貌综合整治竞赛中,取得了进步最快奖,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村镇建设、园林绿化等工作也均被评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先进单位。2008年,围绕“三年大变样”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各项工作安排,积极谋划,认真筹措,进一步做好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2009年,按照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次中心城市的工作思路,坚持“魅力建设、精品打造”的原则,完成为民承办实事8项,启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大了城市拆迁拆违力度,全面提升了城市载体的综合服务水平。2013年,围绕“空港城市”“中等城市”定位,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统领,紧扣县城扩容提质切入点,着力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2016年,开展了“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年围绕实施“十三五”规划、年初新乐市人大会上确定的任务目标,攻坚克难,合力谋求跨越,全力争做贡献,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住建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机构改革】 2013年12月30日,根据石家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晋州等13个县(市、区)设立城乡规划局的通知》(石编〔2013〕25号)精神,设立新乐市城乡规划局,为政府工作部门。根据新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的《新乐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新编〔2013〕3号)通知精神,城乡规划局是市政府主管城乡规划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宣传、贯彻国家、省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主要职责:(一)组织编制、补充、修订、调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镇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以及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二)负责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批后规划实施,进行建设工程现场验线和竣工规划核实。(三)负责城乡规划的监督工作。按照管理权限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依法予以认定;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城市规划区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四)根据城乡规划工作的需要,负责规划勘探、勘察、测绘工作;负责城乡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五)承办有关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案件。(六)负责城乡规划委员会日常工作,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根据职责,新乐市城乡规划局设4个内设机构:办公室、用地规划科、建筑规划科和市政规划科,所属事业单位:城乡规划勘探设计中心。
【城市建设】 2004年,投资39万元完成了道路全长600米,宽8米的化卫路建设工程,投资30万元完成了南环路、长杨路排水工程,共铺设50厘排水管道1220米。投资50多万元对礼堂街、鲜虞街、新开路、长寿路等四条街道的1.5万平方米路面进行了挖补,更换新开路、礼堂街等主干街道的路灯500余盏。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57.3%,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顺利完成了公交车移交交通局的工作。
2005年,对新乐市区内所有的市政管网进行了测量,并登记造册,投资40万元铺设南环路便道砖97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对市区内的邮电街、礼堂街等街道的5550平方米路面进行挖补;投资50余万元将南立交桥水泥护栏更换为矩形钢管护栏,水泥灯杆更换为钢杆;投资26万元进行礼堂北街和幸福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90盏;投资29万元铺设新开路、邮电街、新兴路、新华路等街道部分路段的排水管道1668米。
2006年,集中力量抓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建设精品工程、完善城市设施”为目标,通过转变城建理念,投资45万元完成了工业区开发路建设工程,道路全长350米,设计路面宽15米,道路结构为两步灰土、24厘米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投资132万元,完成了新华路中段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全长384米,设计路面宽25米,路面采取二步灰土、24厘米混凝土做法,路面、排水及便道总投资60万元进行南立交桥路面整修工程。对破损的路面进行了整修,采取一步灰土、一步二灰碎和24厘米混凝土路面的方法进行整修,投资16万元完成了邮电街南头至南环路路段硬化。道路全长362米,路面宽7米,设计为一步灰土、20厘米混凝土路面工程;投资1500万元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6万元对南环路、育才街、鲜虞街等街道的灯杆进行了油漆,美化了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投资90万元在礼堂街建设了32个灯光彩虹门,丰富了该街道的夜间景观。投资2万余元在局大门口安装了霓虹灯,已完成霓虹灯安装工作的单位有17家。
2008年,以“建设精品工程、完善城市设施”为目标,投资777.1万元进行了新开路改造工程,在对原有路面进行翻修的基础上,两侧各拓宽4.5米宽的慢车道,形成三块板式道路格局,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行驶,共改造道路面积4.7万平方米、台阶430米、广场围墙100米,铺设人行便道1.6万平方米;结合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495.5万元对鲜虞街路面进行了翻修,共改造道路面积2.8万平方米,铺设人行便道1.4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进行了长寿路硬化、亮化工程,铺装人行便道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0盏;投资62.1万元完成了南环路排水改造工程,共改造排水管道1225米;投资23万元完成了伏羲大道拓宽工程,在吴家庄至伏羲台段道路两侧各拓宽4米路面,拓宽道路面积2000平方米;投资186.8万元进行了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铺设第三标段鲜虞街段及第七标段工业园区段污水管道2800米;投资13.3万元做好了道路养护维修工作,对新乐市区主要街道、人行便道进行了整修维护,维修道路2470平方米。
2009年,投资1200万元改造南环路迎宾大道,安装路沿石4000米,铺设便道砖6000平方米,粉刷墙体面积2.6万平方米,实现平改坡1.2万平方米。总投资5039万元,启动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规划占地172亩,设计日处理垃圾220吨。投资1900万元进行了污水管网第三、第四、第五标段工程,并完成下穿京广铁路、高速公路管网部分;完成礼堂街、长寿路、鲜虞街等段施工,共铺设污水管道16.1千米。
2010年,以基础建设为平台,健全城市载体功能。实施的“十路一桥”建设改造工程总投资8535万元,共涉及城区十条道路和一座新华路铁路地道桥。年末,京新大街、东名街、新开路、南环路西段改造、南环路出入口等建设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投资1927.3万元,完成幸福路建设及西延、新华路西延、育才北街建设、新华路地道桥等建设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等前期工作;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投资5032万元,完成项目占地197亩、设计日处理能力220吨,工程于2010年6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全年铺设污水管道4.76千米,建设污水提升泵站4座,工程投资1376.68万元。完成污水管道铺设500米,工业园区、机场路污水提升泵站工程。
2012年,借助太平洋集团投资,实施了投资4332.18万元的车站南斜街、新兴路、中名街、长寿路、人民路、南环路等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投资85.72万元实施了幸福路(鲜虞街至轻贸街)工程。车站南斜街、幸福路、新兴路(鲜虞街—富强街、育才街—东名街段)已经竣工通车。长寿路、人民路、中名街共铺设污水管道900米,南环路西延工程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工程概算、占地拆迁前期测算摸底等工作;投资1000万元国家奖补资金,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工程,安装渗滤液处理设备工程;投资100万元对南环路路灯进行了更换,共安装11米高双光源路灯230盏。将南环路更换的路灯全部安装到东名街、新开路、新华路和育才北街等街道,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为提升夜景景观效果,在礼堂街、长寿路的树木、路灯杆上安装了流星雨、数码彩管等霓虹灯5400根,营造了流光溢彩的街道亮化景观。
2013年,共修补道路1200余米,整修便道700余平方米,更换、整修路沿石1200余米,更换破损井盖及雨水井箅子100余套;针对城区坑洼路、搓板路较多,影响城市形象和百姓出行这一情况,对新开西路、新华路、礼堂街、邮电北街、京新大街、长寿路、轻贸街等城区街道进行了路面、便道整修,累计铺装便道4.5万余平方米、安装路沿石9000余米。畅通了育才北街,实施了文化广场改造工程、投资9500万元的新华路地道桥工程。
2014年,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投资9500余万元的新华路地道桥经过广大建设者近400天的艰苦奋斗,于11月18日正式通车,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投资34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建新街南延、新兴路翻修改造、长寿路西延、芦东街道路翻修、民生街、新华路西延等城市路网工程。为完善城市地下管网,实施了城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年末,长寿路(东名街至中名街)、何新街(北环路至新华路)、民生街(长寿路至新兴路)、新华路(育才街至轻贸街)、芦新村段污水管网建设已完工,新铺污水管网5.6千米,完成投资785万元。东环路雨水管网金地市场段工程已完工,京新大街雨水管线工程已完成公开招投标工作。投资350余万元,对文化广场地面、周边便道、绿化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已正式投入使用;实施了邮电街、建新街等硬化铺装及市区各道路的挖补、防汛等工程。累计修补道路1500平方米;整修便道5万平方米;安装路沿石4000余米;整修塌方的排水沟40余米、砌筑挡墙102米;新砌电缆检查井60余个、维修灯杆40余根;完成了路灯控制柜节电改造;更换了破损排水盖板31块,疏通排水管道9处,更换破损井盖及雨水井箅子112个,对全市600余座雨水收水口进行了清淤,保证了市政设施的完好率。2014年3月5日,完成了新乐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登记,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全年共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808.9万元,全部用于城市建设。其中城市建设资金1000万元,城市污水管网专项资金691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17.9万元;完成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申报城市污水管网总里程24千米,拟申请污水管网建设资金2700余万元;同时吸收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建设,由同方(新乐热力)节能有限公司一期投资4700万元实施了汽改水工程。
2015年,总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新华路西延、何新街道路建设,续建了民生街道路,对建新街、新兴路、芦东街等道路工程进行了验收收尾;实施了新华路西延工程,东起育才街,西至民生街,道路全长383.45米,规划道路红线宽45米;投资近800余万元完成民生街工程,北起新华路,南至长寿路,规划红线宽20米。原规划该区域为康复街,8月8日正式竣工通车,并完成了两侧绿化和路灯安装;由新乐市瑞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何新街道路工程全长776.5米,规划道路红线宽30米,是新乐市第一个由社会投资的道路建设工程。其中新华西路(东名街至育才街段)污水管网全长700米,按照工作进度铺设完成;长杨路泵站是解决桥西污水管网向桥东污水管网贯通的提升工程。中标单位进场施工,工期3个月,新乐市在石家庄市所有县市区中第一个率先实现雨污分流;京新大街雨水管线北起新华路北,南至南环路,建设雨水方沟2015米。该工程的实施是为解决新华路地道桥、京新街西侧、新开东路雨水排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而修建;为缓解南北地道桥雨季排水压力,对两座地道桥更换了抽水泵,并新增加2台大功率水泵,加大了排水能力。同时实施了街道洁净工程。以打造“洁净城市”为目标,继续加大对破损道路修补力度。全年对京新大街、新华路、新兴路等坑洼路面进行了挖补、整修,累计修补路面2200平方米、美化路口4500平方米,整修便道2000平方米;对全市8条道路,全长6.58千米淤积严重的主干排水管沟进行了全部清淤疏浚,整修更换破损排水盖板35块,更换破损井盖及雨水井箅子122个;城市投融资公司顺利通过省厅评估考核。全年投融资平台建设再次争取资金1000万元。
2016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城市功能为重点,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实施了新华路西延、鲜虞街北延等道路工程,城市框架进一步拉伸;投资960余万元对商业路、车站北斜街、邮电北街、郎基路等小街巷进行提升改造,除对路面进行翻修硬化外,还建设了雨水、污水、便道、路灯等配套设施,疏通了城市“毛细血管”,优化了城市微循环。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了新华路、久乐南街雨水,东名街雨污管网、三元路污水管网建设,开工了开发区雨水提升泵站,建成了长杨路污水提升泵站,新乐市污水管网总里程40余千米,雨水管网实现城区全覆盖。特别是长杨路污水提升泵站的建成使用,新乐市在整个石家庄县市中率先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同时,将建新街雨水下穿南环路与久乐南街雨水管网相连接,新乐市新增了一个雨水出水口,解决了夏季雨水排水问题。为提高城区路灯亮灯率,对新建、翻修的民生街、新华路西延、郎基路、邮电街北延等全部新安装了路灯,新安装路灯525盏。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整亮灯时间,晚上灯火辉煌,市民出行多了一份“安全”。不断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了推进“汽改水”“村村通”三期工程,铺设主管网10千米,支管网14.8千米,集中供热面积从2015年的185万平方米增加到2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为推进清洁能源进城、进村,扩大天然气供气范围,完成东长寿、西长寿等城中村5000户煤改气任务;引进山东奥德集团,成立石家庄申奥燃气公司,完成陆桥至内营村主管道6千米。
【园林绿化】 2004年,完成了幸福路、建设路的绿化工作,对市区内鲜虞街、新开路、礼堂街、南环路等街道的行道树改造和补栽,共栽植法桐、五角枫、百日红等各种苗木1600余棵,园林绿地面积95.1公顷。
2005年,加快了花园广场一期建设工程,添置健身器材、石凳等各项配套设施。投资45万元对南环路分车带、高速公路西出入口三角地带进行了绿化,栽种雪松、大叶黄杨、百日红等各类苗木15万余棵,投资30万元对新华路、东名街、长杨路等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栽植和补栽,全市公共绿地面积35.9公顷。
2006年,在花园广场内共种植法桐等乔木2700棵,栽植大叶黄杨7500棵,更新草坪10000平方米,点缀各种花卉2700棵,改善了花园广场的环境;对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了绿化美化,将原有的飞马标志进行了修缮,用蘑菇石装饰了底座,并对周围进行了绿化;更换法桐578棵,完成了京新大街、新行路、南环路分车带绿化美化,栽植大叶黄杨7万余棵,紫叶李150棵,种植草坪3万余平方米;按照城市绿化、抓好了礼堂街、幸福路、南环路等街道重点部位的绿化工作,栽植玉兰、百日红、碧桃、樱花等花灌木6000余株,月季2万余株,播种草坪2万平方米,创建了东方美院、气象局、电力小区、泰和花园等四个省、市级花园式单位和居住小区,带动了城市绿地的全面建设。
2008年,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2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平方米。投资25万元建设完成了高速公路钓鱼池游园,栽植法桐、毛白杨等乔木200多株,樱花、百日红等花灌木200多株,万寿菊2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50万元进行了礼堂街与南环路交叉口城市游园建设,栽植乔灌木200多株,月季、景天等各类花卉9800株,铺设园路420平方米,安装公园灯20盏,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高标准绿化、硬化了伏羲文化广场,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栽植法桐36棵,铺装彩色广场砖5000平方米,安装多头广场灯20盏;投资150万元进行了南环路迎宾大道创建工程,从路沿石起做3米宽便道,便道外侧做17米宽的绿化带,共栽植银杏、青桐、栾树等乔木2000余株,百日红等花灌木3000株,月季、串红等宿根花卉1.3万株,播种草坪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进行了百福园建设工程;投资150万元对新开路分车带进行了绿化,栽植金叶女真、月季等苗木10万株,安装护栏7000米,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97.5万元对东环路、礼堂街、工业园区开发路、创业大街等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栽植法桐400株,百日红、榆叶梅等花灌木1000株,八宝景天、蜀葵等宿根花卉4万株,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78.5万元对高速公路荷花池、飞马对过、107国道出入口游园进行了苗木补栽,共栽植法桐5000株,毛白杨300株,各类花灌木1000株,宿根花卉7000株,同时,完善游园内配套设施,安装公园灯80盏。
2009年,投资380万元建设百福园休闲广场,栽植各类乔灌木8000余棵、宿根花卉11万株,安装公园灯33盏,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300万元绿化南环路迎宾大道,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以专业绿化带动群众绿化,创建了市法院、检察院“市级园林式单位”;对新开路、高速公路出入口、107国道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苗木进行了补栽,共栽植各类花灌木3万余株。
2010年,共栽植各类花灌木500余株,宿根花卉3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完成投资20万元。对南环路迎宾大道、礼堂街、新开路等街道的缺株苗木进行了补栽补种,共栽植花灌木4000株、地被植物3000余平方米,安装雕塑21座,完成投资80万元;对百福园、撷翠园、长寿花园等城市公园进行提档升级,安装休闲座椅32把,设置救生避灾设施12处,新增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完成投资65万元。结合京新大街、东名街、南环路改造工程,对道路两侧绿化带内苗木进行了移植,共移植各类苗木12万株。
2012年,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乐市绿地系统规划》,并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实施了综合性公园建设。在东名街西侧、长寿路南侧、中名街东侧、人民路北侧,谋划实施了占地200亩的城市综合性公园,预计投资4600万元;投资430万元对育才街进行了改造,采取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搭配种植的方式进行了绿化,丰富街道绿化色彩、层次。投资260万元对南环路、幸福路等街道绿化苗木、植被进行补栽补种,栽植油松、樱花、景天、金叶女贞、红叶李等植被2万余平方米,铺设草坪5000余平方米,提升了街道绿化效果。投资80万元对花园广场、百福园、畅春园等进行了整修,共栽植海棠、日本樱花等乔灌木300棵、栽植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黄杨、八宝景天3万余株,补植草坪2万平方米,铺装便道砖3200平方米,设置垃圾箱22个、维修护栏150米。
2013年,全年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地率33.2%,较2012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主干道绿地率25%。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涵盖了城市绿道绿廊的规划内容,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审批,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投资3850万元复工建设伏羲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花灌木4万余株;全市主要道路、游园全部进行补植补栽,共补植国槐、法桐等行道树1675棵、雪松、油松等500余株、金叶榆、海棠等花灌木4000余棵、三七景天、女贞等7.5万平方米,砌筑花池7200米,粉刷绿化栏杆8200米。
2014年,累计完成投资1.47亿,栽植各类乔灌木20余万株,城区绿地面积427.33万平方米,绿地率30.70%,绿化覆盖面积484.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5平方米。
2015年,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完成苗木栽植13万株。对东名街、礼堂街、北环路、南环路等街路补栽行道树960株、花灌木1.2万株,撒播花籽7600平方米;对伏羲公园、百福园、长杨园等公园、游园进行了提升改造,补栽各类苗木2.5万株、地被4500平方米,撒播花籽7万平方米,丰富了城市色彩;对建新街南延、三元路、长寿路西延等新建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造景,建新街南延两侧绿化带各宽13米,栽植白蜡、大叶女贞等行道树664株,结合微地形栽植雪松、木槿、樱花等1.7万株,撒播花籽8200平方米;三元路两侧绿化带平均宽15米,栽植法桐、大叶女贞等行道树1200株,结合微地形栽植雪松、紫叶李、木槿等3.2万株,撒播花籽1.5万平方米,营造了简洁明快、色彩靓丽的景观效果;长寿路西延道路两侧栽植白蜡、大叶女贞等行道树420株,栽植雪松、樱花300株,栽植大叶黄杨、紫叶小檗5万株;新华路地道桥桥头绿化占地约12亩。经过财政评审,施工单位于10月17日进场施工,进行垃圾清运和灌溉管路铺设,11月中旬完成地形整理和行道树栽植;民生街道路绿化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完成了地形整理;新华路西延绿化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
2016年,对照“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同时。全年栽植各类苗木12.3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36.64%,绿地率32.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2平方米;投资7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8100平方米的新华路地道桥游园,实施了新华路与东环路交叉口、三元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及三元公司北侧苗圃绿化建设,使城市“颜值”得到提升。
【工程建设】 2004年,出台了关于限制使用和淘汰11种建筑材料的文件,成立了建筑市场稽查大队,配备了专职人员和交通工具,对各项工程的市场行为及前期手续进行稽查,共处罚违法开工项目6个,并对这些违法事实在市电视台上进行了公开曝光。要求房地产商必须进行施工图审查,必须严格落实施工图审查文件;严格贯彻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和严格检查制度,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在建工程杜绝了使用黏土实心砖,住宅楼一律采取塑钢门窗,节约了资源。全年共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7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的各项权益。
2005年,严格实施施工许可证和施工图审查工作,加强了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规范招投标监督机制,维护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全年共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417万元,切实维护了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的各项权益。
2006年,在供热方面,协调了因集中供热引起的矛盾纠纷问题,并对远洋宿舍、党校、芳草苑等供热区域的实际供热面积进行了丈量,有效地遏制了私接扩供热用户和面积的行为。在供气方面,除协助做好天然气利用工程外,还对全市液化气站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使全市的液化气站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规范建筑市场审批,加大建设市场监管力度。对全市所有投资20万元以上、5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整修和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规范施工许可审批,新建的项目都依法办理了施工许可证。加大了建筑市场的稽查力度,共查处违法工程60处,处罚近10处,责令拆除10处,严厉打击了建筑市场违法行为,违法开工现象得到了遏制。同时加强了对招投标工作的管理,规范招投标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招投标业务示范文本,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通过采取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加强开标评标的监督、建立公示制度、设立举报电话等措施,维护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积极探索实施工程量清单低价中标工作,达到了市场经济整顿和规范的效果;加强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力度,坚决消除质量隐患,增加了钢筋拉拔仪、引专璃测厚仪、锈射测距仪等仪器,提高了科学监管工作的科学化,结合“安全生产双百日”承诺行动,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全年新乐市建筑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出台了新乐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完善了对墙改与建筑节能的监督,全年共处罚违法案件2起,加大了对黏土实心砖的管理,大力扶持了一批新型墙材企业。
2008年,为加强工程管理,审批发放施工许可证15项、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监督工程87项、检测建材6532项,查处违法工程17项、不合格建材86项,并且对全市156所学校进行了抗震排查,排查存在重大结构隐患工程2项,建议拆除工程33项。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监督招标工程33项,工程总造价7693万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对液化气站和天然气公司督导检查,依法取缔了四处个体非法倒装液化气经销摊点,加强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上墙制定的监督检查,现代、利民、荣昌等液化气站的事故应急预案已全部上墙;加大集中供热的管理力度,制定了《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并明确专人对每个热交换站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城区冬季供暖。
2009年,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安全,共监督工程53项,下发《停工指令书》24份、《隐患整改通知书》69份。审批发放施工许可证21项、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抽查建材88项,查处违法工程28项。对全市144所学校的校舍建筑物进行了排查,建议拆除建筑物262栋,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安全监督、招投标管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着手,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监督招标工程41项,工程总造价14243万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
2010年,新乐市建设局成立了工程稽查办公室,采取“全程监控、闭合管理、实地巡查”的方法,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遏制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全年共发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84份、查处无证监理人员8人、违法违规建设26起;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对全市178个在建工程进行了安全检查,共组织安全巡检153次,下发停工整改通知书85份、监督记录220份。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监督招标工程61项,工程总造价22945万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对全市15家粘土砖厂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签订了限产承诺契约,规定了生产时间和产量。
2012年,指导邯邰镇、承安镇、化皮镇、协神乡等4个乡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聘请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编制了17个帮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批准”的程序,切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和内容的确定工作,确保省、市危房改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按照“一户一档” 的要求,对农村危房改造户建立纸质档案,规范相关信息管理,98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手续催办通知书》70余份、《责令停止施工通知书》10份,清理无证建造师、监理员8人;年末共抽查建材89项,办理塔吊安全备案46项,签发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记录615份,下发整改通知共147份,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针对近年来建筑领域劳务纠纷增多这一情况,采取了劳务备案、规范劳务用工合同等措施,规范了建筑领域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减少和消除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矛盾纠纷。全年累计办理30家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备案手续,调解郦景名都、龙城国际等项目农民工工资700余万元;加强“禁实”“限粘”和建筑节能管理,引导发展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产品。定期对粘土实心砖企业现场进行检查考核。加强建筑节能审批,验收过程实行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共拆除实心粘土砖厂13座,节能建筑占比13.77%,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双三十”考核任务;在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共监督工程招标69项,总投资9.16亿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
2013年,全年核发工程施工许可证18个、办理相关合同备案26个、工程竣工备案11个。同时妥善解决德银物流、舒心家园等3个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共抽查建材65项,签发监督记录300份,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15份,停工4处,排查安全隐患102起,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强化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缴力度,全市竣工节能建筑188741平方米,淘汰粘土实心砖0.5亿块,新建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率100%,全市节能建筑比重19%,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双三十”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四个方面监督检查,详细查验招投标过程中的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等相关资料。加强招投标过程中科技化水平,实行了网络抽选评委系统,通过河北省建设厅网站随机抽选评委,并安装了监控系统,全程监控开标过程,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全年监督工程招标29项,总投资24053万元。
2014年,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6项,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11项。同时,妥善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20起,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年共受理单位工程质量备案55个,建筑面积47.45万平方米;受理单位工程安全备案48个,建筑面积40.58万平方米。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共抽查原材料96组,签发监督记录280份,整改通知书120份,对71个工程竣工验收进行了监督,竣工验收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对招投标监督管理、评标专家管理、代理机构管理、档案管理,详细查验招投标过程中的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等相关资料,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实行了最低价中标法。从源头上防止了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的发生。全年共监督各类工程招标79项,总造价77841万元,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加强了对墙体材料、建筑节能监管。对46项工程进行了建筑节能备案;完成了1300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任务;完成了9户节能示范房的验收工作;针对城区道路的修建,对压占道路红线的地面附着物进行了详细地调查摸底,完成征收土地面积73.84亩、建筑面积6385平方米、围墙710米、树木874株;在旧城改造方面,配合房产办制定并上报了《新乐市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加大建筑稽查执法力度,有效减少和杜绝了违法违规工程。全年开具守法证明168个、查处违法违规项目11处,处罚措施全部到位。
2015年,严格施工许可证审批,规范和完善施工许可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工程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大了施工合同、监理合同、设计合同备案审查、外地进市企业的管理力度,把好准入关和竣工关。全年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1项,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项,完成外地企业备案41家。同时,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妥善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3起,涉及资金46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拖欠农民工事件明显减少。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特别是“4·11”金地国际广场高支模脚手架坍塌事故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采取标准化、网格化监管方式,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秋季联合大检查”等一系列安全检查活动,坚持一日一排查、一月一调度,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安全事故。针对建筑业大部分是农民工,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现象,联合人社部门对在建工地农民工开展了业务培训,坚持做到持证上岗。结合新乐市实际,编印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等文件汇编,并下发到全市29个在建工地和施工单位,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共受理单位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备案67个,建筑面积40.02万平方米;受理重机械设备备案8个;签发监督记录108份,整改通知书80份;对23个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监督,竣工验收面积20.1万平方米。完成市区“禁实”“禁粘”目标,对全市11家粘土实心砖窑实施了拆除;建筑工程全部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墙体应用比例100%;强化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缴力度,对35个工程进行了建筑节能验收备案,墙改专项基金按政策全部收缴到位;同时,积极向三元工业园、市医院、市建行、盛世明珠等项目单位推广绿色建筑,其中三元工业园办公楼、宿舍楼及市医院综合楼已按一星标准进行修改施工;针对城区道路的修建计划,先后对民生街、新华路西延、新华路地道桥绿化、京新大街雨水管线、久乐南街雨水管网、三元路污水管网、明德街等工程占地附着物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并完成了大部分占地拆迁,为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东名街北延项目占地正在积极进行评估。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建筑、燃气领域安全生产系列专项行动。全年共受理35个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备案、6起重机械设备备案,涉及建筑面积34.31万平方米,对32个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监督,验收面积16.67万平方米。为落实省市建筑墙体材料革新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率、建筑工程新墙材应用比例、新墙材备案与年检实现率全部100%。全年共办理建筑节能审核备案15项,建筑节能验收备案21项;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对工程招投标实行最低价中标法,全年共发布招标公告44项,监督工程招标53项,涉及资金1.47亿元;按照《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新15条标准》《石家庄市建设施工严管十二条(试行)》和《新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坚持网格化、档案化管理,对全市所有建筑、市政工地,搅拌站实行常态化监管,并启动问责机制,对不按要求落实的企业一律顶格处罚。特别是11月17日以来,新乐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在建工地全部按要求停工停产,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污染,确保“利剑斩污”见成效。在上半年石家庄市住建局对13个县市区建筑扬尘治理考核中,新乐市与第一名以0.41分之差位列第二名。
2016年,全年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6项,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9项,外地企业备案24家。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妥善解决5起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涉及资金158.6万元,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按照“依法征收”“和谐征收”“高效征收”原则,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征收,涉及120余户、94余亩,为新乐市长车线拓宽改造、东名街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展房产中介市场整治、房地产违规销售等专项行动,解决违规销售问题12项,整改、清理房产中介16家,专项行动得到上级部门认可,特别是房地产专项行动成绩突出,在石家庄各县市排名第二,石家庄市住建局特发专刊专期简报在17个县市区内进行宣传。
【村镇建设】 2004年,认真贯彻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与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了新乐市的城镇化水平。完成了楼底、西曹村等11个村庄的规划图编制工作。帮助邯邰镇、承安镇、楼底、赤支等村镇争取资金98万元。加强了对邯邰、承安两个试点镇和楼底、赤支两个试点村建设工程的指导工作,规范了各项建设工程。投资2万余元帮助西岳村对村内大街进行了便道硬化,安装路沿石840米,铺设便道砖2000平方米,改善了村内的环境,加快了新乐市的村镇建设步伐。
2005年,对承安、邯邰两个试点镇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统计、调查,并进行了规划编调工作;完成了朱家庄、杜固、大赵村等四个村庄的规划图,资助西岳村1.8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了硬化、绿化,资助韩村2万元用于村内大街的硬化,改善了村内环境;争取村镇建设资金40万元;加大了工程稽查力度,共稽查工程项目10余个,规范了乡镇的各项建设工程。
2006年,完成了邯邰、承安两镇的镇区规划。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帮助邯邰镇、承安镇、楼底、赤支、吴家庄等村镇争取资金40万元;完成了新乐市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完成了邯邰、承安两个镇的工程项目上报,检查及验收工作。加大村镇建设工程的稽查力度,共稽查项目18个,规范了村镇建设,加快了村镇建设步伐。
2008年,围绕“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完成了承安镇木运铺新村住宅小区建设,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全面落实村镇规划全覆盖工程,完成了邯邰、承安等9个乡镇136个村的规划编制上报工作;加大村镇建设稽查力度,稽查下乡20余次,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3个。聚焦核心,突出重点,梳理汇总城市管理、监督、融资、经营城市等创新理念7条。
2009年,新乐市东王庄、凤鸣、东关、三合铺、承安铺、木运铺、木村、南双晶、陆桥、东长寿、东杨家庄等11个村庄与河北嘉诚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诚志规划设计院签订了规划编制合同,并缴纳了预付款,编制成果基本完成;加大村镇建设稽查力度,稽查下乡20余次,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0个。
2012年,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批准”的程序,切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和内容的确定工作,确保省、市危房改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按照“一户一档” 的要求,对农村危房改造户建立纸质档案,规范相关信息管理,98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
2013年,争取省财政资金150余万元,重点做好38个沿高铁、高速重点村和12个基层建设年帮扶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石家庄市率先完成了规划成果,并通过了河北省、市专家评审,新乐市作为第一个完成村镇规划的县(市),受到了石家庄市规划局的通报表彰。同时,做好小流村容貌提升涉及的民居改造、污水管网建设等工作,新乐市城乡建设局自筹资金30万元进行了小流村污水管网建设。
2014年,按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完成了环城区、沿国省干道区域的22个村民居改造;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批准”流程,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80户危房改造目标,实际验收合格户为111户,新乐市承安镇被评选为全国重点镇。同时完成了承安镇、邯邰镇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承安镇10千米污水管网建设顺利开工,邯邰镇7.8千米的污水管网基本完成。
2015年,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农村危房改造标准、程序,提高了农户纸质档案和信息系统录入的准确性。年初确定的151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工并验收。同时,完成了农村面貌改造农户摸底,确定并完成了符合补助要求的改造户23户,协调承安镇、邯邰镇做好污水管网建设。
2016年,推进“汽改水”“村村通”工程。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了“汽改水”三期工程,铺设主管网10千米,支管网14.8千米,集中供热面积从2015年的185万平方米增加到2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进城、进村,扩大天然气供气范围,完成东长寿、西长寿等城中村5000户煤改气任务;引进山东奥德集团,成立石家庄申奥燃气公司,加大力度,完成陆桥至内营村主管道6千米煤改气工作。
(城市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