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计划生育协会

新乐市计划生育协会

【概况】 2004~2016年,计生协会紧紧围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诚信计生、村民自治、宣传服务、生育关怀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和协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协会组织“宣传、带头、服务、监督、交流”的职能作用。不断拓展协会服务工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项目建设】 2004~2005年,按照“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项目方案规划,结合新乐市实际,确定了“夯实基础、稳步启动、小步快跑”的项目建设思路,并综合分析全市各乡、镇、村的文化背景和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在抓好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将15~24岁的未婚青少年逐人进行了登记造册,全面推广,专人管理,分步落实。2005年6月,新乐市计生协参加在鞍山市召开的“全国青春健康项目研讨会”,在会上,董玲霄代表河北省作典型发言;9月,新乐市计生协又随河北省、石家庄市领导到广西柳州考察预防艾滋病项目,对新乐市两个国际合作项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抓好早期教育,推广“零岁方案”】 2004~2016年,计生协“零岁方案”指导站自成立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欢迎。为扩大早期教育的成果,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工程,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会员之家”“悄悄话室”等宣传阵地,配备专业人员抓早教工作,并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广大会员、婴幼儿家长、新婚夫妇、准父母等适宜人群进行早教知识培训。在各乡镇建立“零岁方案”指导点,有一名负责人管理,全部配齐“零岁方案”整套教材和优生、优育教材,并设立咨询电话,实行咨询登记及追踪服务卡等制度,市计生协对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零岁方案”负责人进行培训,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早期教育示范园”“零岁方案实验班”“早期教育基地”和“少儿优教中心”等,并对每个示范点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2004~2016年,累计开展“零岁方案”大型培训200多次、培训10000多人次,到站咨询8000多人次,电话咨询12000多人次。按照“零岁方案”培养教育孩子15580人,发放教材11000多套,培养优秀儿童5000多名。同时,指导教育部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继续抓好原何家庄幼儿园、市直幼儿园、东长寿幼儿园等早教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向基层农村延伸。又新建成东王中心幼儿园(东王镇)、渔砥幼儿园(邯邰镇)、承安第一幼儿园(承安镇)等三个早教示范基地,坚持每年定期邀请早教专家举办讲座培训班3次,有计划地组织乡镇早教指导人员、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早教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共培训各类早教指导人员550人次。

【基层协会建设】 2004年,新乐市计生协会对全市160个行政村进行了评估,对不合格的协会进行整建。检查出6个不合格村,有10个合格村转变为先进村。同时,按照《河北省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参与村(居)民自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实现90%的村级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目标,98%以上的自治村充分发挥基层协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认真开展村级自治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工作,东长寿村独生子女入托免费、考入大学的实行一次性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村协会负担60%的保险费,召开理事会并吸收“五老”进行讨论评议,做到了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评议,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此外,还按照石家庄市计生协的要求,在150人以上企业建立协会园地。2005年,对不合格的协会进行整建,6个不合格村转变为协会合格村,实现了后进转化率50%。18个合格村转变为先进村,使先进协会占40%以上。

【开展百万会员学科技活动】 2005年,建立“百万会员学科技人才库”和“示范基地库”,将全市三级服务网络的专家志愿者和示范基地认真统计归纳,统一输入微机管理,并积极开展了服务活动。6月8日,联合科技局等6个部门联合开展“学科技下乡送书活动”,为会员群众免费发放科技书籍500多本;9月19日,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践行三个代表,送科技下乡”活动,进行科技知识讲座,针对邯邰镇小流村受害农作物情况,及时聘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赵振良,免费到小流村为会员群众讲解西瓜死秧、茄子斑块、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等科学知识,深受会员群众的好评。9月14日,中国计生协宣传处对新乐市的“百万会员学科技活动”进行了考察指导。

【阵地建设】 2005年,村村建起了婚育新风知识长廊(一条街)、新型生育文化大院和会员之家,购置了办公设施,设立图书角,配置电视机、VCD、录音机等电教设备。实现市有会员学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乡有咨询服务指导站,村有咨询服务室。基层协会达到了“四有”标准,即门前有标志,墙上有制度,室内有设施,每月有活动。优秀会员之家34个,占协会总村数的21%。

【教育培训】 2005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以会代培”等方式,大力开展培训活动。充分利用中央、河北省、石家庄市集中培训的机会,选派优秀基层骨干到黑龙江、大连、北京、重庆等地参加培训。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县市联系,参观了沧州献县小屯村生殖健康服务站、会员之家、会员活动室、万册图书室、幸福基金会和会员开办的玛钢厂。同时,采取联合办班、聘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对乡镇分管计生工作的副职、计生协会员小组长等进行培训。8月13日,举办新乐市各乡镇计生协会会长和秘书长培训班。2006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参训人员6000多人。

2012年5月9日,新乐市计生协、疾控中心联合在新乐市中医院大会议室举办1期妇女“面对面”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全市12个乡镇近100名妇女参加。活动现场分放宣传折页、扑克牌等,通过投影向妇女们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VCT自愿检测的重要性等,以提高人群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控环境,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市妇女和家庭成员参与艾滋病防控的意识和自觉性。活动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500余份,发放安全套300只,培训结束后,市疾控中心还向受训人员发放特制宣传笔和本、《艾滋病防控指南》《遏制艾滋履行承诺》100余份。

2016年,共开展培训活动4次,其中诚信计生和村民自治工作专题培训会1次,木村乡进行专题发言。通过培训提高各乡镇会长、秘书长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针对性。

【创新宣传形式】 2006年,按照“因时而变、因地施宣、因人而异”的思路,积极创新宣传服务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书法展览等活动,把宣传计生法律法规、婚育新风、青春健康、预防艾滋病等内容与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共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宣传教育群众8万人次。计生协会还结合群众的生活需要、生产需求,在常规计生宣传的基础上,增加生活常识、种养技术、致富信息等方面内容,提高宣传效果。

【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活动】 2006年,紧密结合“青春健康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宣传”两个国际项目,积极开展专家讲座和咨询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解疑释惑。制作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板500多块,举办生殖健康讲座30多场,印制宣传手绢12000块、宣传手册30000份。

【开展帮扶救助活动】 2006年,开展了救助计划生育贫困母亲和贫困儿童的“幸福工程”帮扶活动,贫困残疾女孩韩某枝、独生子女夭亡的特困户陈某明等,为其帮扶资金500多元。

2008年,按照上级提出的建立“学科技专家信息库”和“科技示范基地库”要求,计生协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调整充实人才信息库。开展下乡科技咨询与指导18次,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人员1.7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对推广优良品种、传播种养技术等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同时,还在会员与会员、会员与群众之间,积极开展“一帮一、一对富、先富帮后富”活动,使更多的协会会员掌握了新技术、新工艺,引领广大会员群众更快地走上富裕之路。全市有13000名会员参与学科技、用科技活动,有1200多名会员和群众掌握致富实用技术,结成帮扶对子2600余对,有38个贫困会员家庭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2011年,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各乡镇协会纷纷开展帮扶计生贫困母亲活动仪式,组织党政领导、理事单位深入计生贫困家庭走访慰问。全市共计救助36户、资金物资合人民币26000余元。5月7日,计生协领导对街道办卢新村的董某丽、邯邰镇香城村的牛某分、岳村的默某勤三户计生特困家庭的母亲进行走访慰问,每户家庭救助大米1袋,救助金300元。深入开展志愿者结对帮扶活动,按照上级提出的建立“两库”要求,广泛吸收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学科技专家人才信息库”和“科技示范基地库”。开展下乡科技咨询与指导18次,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人员1.7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对推广优良品种、传播种养技术等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2012年,为1353户独生子女家庭办理了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为吴家庄村125户双女户免费入保,并积极争取到财政补贴36990元,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各乡镇会长、秘书长及协会工作人员共计30人,投了每人2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资金总计6000元,每份保额是6万元,总保额180万元。5月11日,新乐市委副书记郝国杰等携带救助金深入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进行慰问,先后深入正在住院的张某峰及化皮镇杜某素家两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进行慰问,并分别将1万元现金亲自送到他们手中。9月6日,在全市开展了一次老年关怀、情系夕阳活动。在送温暖慰问活动中,市计生协为留守老人送去了慰问物品及慰问金1000元。

【会员之家建设】 2007年,新乐市计生协共建立协会会员之家160个。进一步完善会员之家建设,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加强计生协会员之家建设的意见》的标准及省市要求,对各乡村会员之家进行完善和规范,印制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硬件建设,组织开展活动等,使优秀会员之家占40%以上。

【健全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2008~2011年,计生协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计生协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按照“人员精、硬件强、业务通”的标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夯实协会基础工作。2008年,新乐市计生协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共举办18期培训班,培训人员500余人次。5月,举办乡村两级会长、秘书长参加的大型培训班2期。对协会的新增人员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共举办2期培训班,使新协会成员对协会的知识更加了解,提升整体素质。计生协会对全市各乡镇、村(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统一规范,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积极开展“建会创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5个已建社区协会、52个机关企事业协会和24个非公企业协会,合格协会占90%以上。计生协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计生协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按照“人员精、硬件强、业务通”的标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夯实协会工作基础,优化基层队伍。按照工作热心、有能力、有作为的要求,选好配强协会领导班子。按照能够发挥带头、骨干、模范作用的要求,把有文化、有专长的科技能手和致富能手充实到协会队伍中来。对工作不积极、无起色的及时调换,进一步优化会员结构。深入开展建会创优活动。在去年摸底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建会覆盖面,在流动人口聚集社区建立4个协会,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和服务,争取年底力争完成摸底数的90%。进一步健全完善例会、评比表彰、学习培训、民主监督和管理等制度,使协会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2011年,对12个乡镇协会班子进行调整,选拔有工作热情、有能力、有作为的年轻干部配强协会领导班子,并对木村乡、彭家庄乡、正莫镇、马头铺镇、协神乡、东王镇6个乡镇的秘书长及时进行调换,选出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到计生协会队伍,落实副科级待遇;按照能够发挥宣传、带头、模范作用的要求,把有文化、有专长的科技骨干、致富能手充实到村级协会队伍中来,全市共调整了会员小组长35人。

【计生困难家庭帮扶救助工作】 2008年,计生协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资金为辅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市财政划拨50万元,设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用于对贫困计生家庭的困难救助。组织开展了两次救助贫困计生户、贫困母亲、贫困下岗职工活动,并在春节前对26户救助对象进行了节前慰问。9月24日,组织召开了“计划生育奖励救助大会”,并对10名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应届大学生每人发放了2000元的“计生助学金”;对88户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发放了8.8万元的“计生助学金”;对1户计生特困家庭发放了10000元的“计生助学金”;为89户受救助的计生家庭免费办理了家庭保险,每户保额84000元。

【开展计生系列保险工作】 2008年,新乐市计生协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深入开展母婴安康、独生子女平安、家庭意外伤害、计生干部意外伤害等多个险种的服务。为搞好服务工作,重新印发相关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狠抓对后进乡镇、村(居)的督导和调度。同时,计生协进一步加大计生保险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7月,利用一周时间巡回到各乡镇进行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计生干部和群众对计生保险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推动人口计生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共为1648名育龄群众、27名计生干部办理计生系列保险,投保金额110190元;为27户出险户及时进行赔付,赔付金额24300元。

【开展生育关怀活动】 2011年,在坚持自愿的基础上,为农村1133户、城镇54户、低保73户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使独生子女家庭参保率80%以上。对已出险的8例,及时上报保险部门,将赔付金及时送到了保户手中。利用春季普查的时机,在协神乡、承安镇、新乐集贸市场等场所向育龄妇女和群众发放“关爱女孩”“计划生育政策”及“预防艾滋病常识”等方面的宣传单15000余份,并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联系妇科专家深入各村为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检查及治疗,受到群众欢迎。5月29日,集中开展一次大型宣传服务活动,各乡镇计生协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在所在地的主要街道或人群密集地方,采取设置咨询台、摆放展牌、发放宣传资料、提供义诊、现场救助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

2014年1月16日,分5组对全市71户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死亡、伤残或患有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及双女低保家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等进行了走访慰问。共发放慰问金8万余元,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品70余份。3月6日,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乐市分公司联合召开新乐市计生协2014年业务培训暨全市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推进会,推进计生家庭意外保险工作。各乡镇(街道)计生协也加强宣传倡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切实抓好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入保工作。2014年,共为2787户家庭办理了投保。加强对计生特殊家庭的救助,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及时制定出台了《新乐市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实施方案》,并对杜固镇3户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2016年1月28日上午,分组对全市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死亡、伤残或患有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及双女低保家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等进行走访、慰问。慰问组采取进村入户形式走访慰问,对困难计生家庭送去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帮助计生困难家庭,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每户计生困难家庭发放《亲情联系卡》《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意见征集卡》,摸清每一个被访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急需帮扶的事项等内容。在此次慰问活动中,共发放慰问金7万余元,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60余份。2016年3月14日,新乐市计生协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乐市分公司联合召开新乐市计生协2016年业务培训暨全市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推进会。会上,就2016年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街道)计生协要明确责任、摸清底数,协同中国人寿保险工作公司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各乡镇(街道)计生协要加强宣传倡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协调沟通,切实抓好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入保工作,力争让更多的计生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的计生家庭。2016年,共为2273户家庭办理投保。

【村民自治工作】 2007年,计生协会根据市、乡、村三级换届的实际情况,成立民主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完善自治章程,发挥“五老”作用,建立切实可行的自治机制;在实行村民自治、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不断增强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

2011年,计生协会把村民自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密部署,精心安排,出台了《关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根据要求,联合市人口计生委下发文件,指导基层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突出“村民待遇”,把生育关怀、关爱女孩和男女平等有关内容纳入其中。联合市人口计生委制定实施意见,在全市160个行政村、1个乡镇、1个街道办广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合格村(居)创建活动和“百村(居)示范先行活动”,全市示范村(居)64个。新乐市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工作村(居)90%以上。2011年全市40%个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目标。

【开展诚信计生创建工作】 2011年,计生协会召开两次计生领导小组诚信计生专题会议,以计生领导小组名义下发《关于在全市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开展创建诚信计生工作示范村(居)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研究解决诚信计生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安排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检查督查到位、难点解决到位。依据诚信宣传、群众签订协议书并守信、群众监督并互信、计生政务公开、举报上访落实反馈、奖扶兑现到位等进行分工负责。以长寿镇东杨家庄村和马头铺镇南双晶村作为试点村,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优化计生服务,诚信计生试点工作实现有序推进。长寿镇东杨家庄村和马头铺镇南双晶村两个试点村共有930多名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累计兑现诚信金2万多元。

【开展健康心态快乐成长大讲堂】 2012年9月12日,新乐市计生协在河北美院开展“健康心态快乐成长”大讲堂,邀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河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心主任李少成教授,为大讲堂进行首期讲座。

【开展关爱女孩早期教育活动】 2012年9月13日,新乐市计生协带着早期教育书籍和书包来到邯邰镇赤堠幼儿园,开展“关爱女孩早期教育”活动,使孩子们从阅读中尝到了乐趣,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快乐阅读”的种子。

【召开协会换届会议】 2014年8月,组织召开新乐市计生协六届四次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乐市计生协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等新一届协会成员,为新乐市计生协会工作今后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成立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基地】 2014年,成立了新乐市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基地,并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与爱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公益助学活动。7月11日,组织开展了以“弘扬婚育新风,共创健康幸福生活”为主题的“7·11”世界人口日宣传服务活动。

【开展金秋圆梦行动】 2014年,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开展了“金秋圆梦”行动,捐款6.8万元,为考入本二学校的4名计生家庭贫困学生捐款4000元。

【搭建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平台】 2016年,计划生育协会将计生家庭留守儿童作为流动人口服务重点,成立了新乐市留守儿童亲情关怀教育基地,为全市留守儿童搭建集“亲情关爱、教育培训、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等优质服务为一体的亲情关怀教育平台。该平台设有留守儿童“亲情连线室”“心语心愿室”“留守儿童阅览室”“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通过开展“集体阅览日、才艺比赛、亲情连线、心理疏导、成果展示”等一系列亲情关怀教育活动,让广大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共为留守儿童亲情连线1800余次,阅览室藏书12000余册,成果展80余幅。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与爱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公益助学活动,切实解决了在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

【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协示范点工作】 2016年,新乐市计生协在河北卫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同时建立企业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立足企业实际,从企业流动人口需求出发,不断更新服务内容,多元化开展服务活动。河北卫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总数612人,跨县域流动人口2145人。流动人口中男职工1522人,女职工623人,男女比例2.2∶1,其中已婚1609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75%,孕产妇69人,0~6岁儿童48人。针对该公司具有流动人口集中、孕产期员工比例较高的特点,2016年,开展各种宣传活动4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定期开展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共开展健康教育3次,5000余人次,免费婚检55例,建立健康档案1200余份,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86例,发放避孕药具1200盒。

2016年,共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人次,孕期保健服务37人次,增补叶酸40余人次,儿童疫苗接种29人次。落实流动人口及家庭应该享受的独生子女、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等奖励扶持政策,对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兑现奖励资金6000元,救助企业流动人口计生贫困家庭68户。开展义诊活动2次,义诊700余人次。企业流动人口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满意率95%以上。

(计生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