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

【概况】 2004年,新乐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7个(听力残疾班5个,智力残疾班2个),招收新生11人,毕业10人,在校生51人,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7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2006年,新乐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7个(其中听力残疾班5个,智力残疾班2个),在校生52人,教职工19人,专任教师1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7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9人,小学一级职称6人。

2008年,新乐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6个(其中听力残疾班4个,智力残疾班2个),在校生45人(其中,小学28人,初中17人);教职工18人,专任教师1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6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8人,小学一级职称7人。

2010年,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班6个(其中听力残疾班4个,智力残疾班2个),在校生52人(其中小学31人,初中21人);教职工17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职称8人,小学一级职称6人。

2012年,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班6个(其中听力语言障碍教学班3个,智力障碍学生教学班3个),在校生48名(其中小学34名,初中14名);毕业6名,招生10名。教职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高级职称8人,小学一级职称7人。

2014年,特教学生在校生45人,设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在校生39人,初中在校生6人。教职工17人,专任教师15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100%。

2016年,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有5个班49名学生, 教职工18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

【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 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9月,2012年7月由礼堂街迁入堽头村,先后共招收195名残障儿童。新校舍占地面积5706平方米,生均119平方米;建筑面积2979平方米,生均62平方米。建有聋儿语训室、律动室、康复训练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劳技室、情景教室、感统训练室、体能训练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2012年,新乐市共有三类残疾儿童少年203名,入学率95.57%。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儿童48名,随班就读儿童少年126名,在石家庄市特教学校和聋儿语训中心就读20名。

2014年,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以招收适龄听力、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少年儿童为主要施教对象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制九年。学校装备了感统教室、情景教室、康复训练室、听力检测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语训室、劳技室、律动室、多媒体等功能教室,办学条件充分满足教学需要。2014年,小学在校生分别为二年级20人,三年级11人,六年级8人,初中在校生为九年级6人。

【助残活动】 2004年5月18日助残日,新乐市残联、教育局及有关部门代表参加了特教学校助残活动,新乐市残联向特教学校捐赠了VCD和学生用品。

2010年5月,通过开展助残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自爱、自立、自尊、自强意识。特教学校结合劳动职业技术课,教育学生从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养成入手,在逐步学习缝纫、编织、钩织和刺绣技术的基础上,学会纸工、泥工和珠饰品的制作,并对职业技术教育成果进行了宣传展示,图片被新华社采用。

【加大投入,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 2010年,新乐市特殊教育学校被列为国家发改委专项投资改扩建项目工程学校。

2012年,实施特殊学校整体搬迁工程,9月初竣工使用,共征地9亩,投资4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0万元(含80万元教学、康复设备),地方配套资金203万元。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确保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杂费、书费、住宿费等费用,并对残疾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补助1250元。是年,拨付特教学校经费18.46万元,是普通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的7.5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宣传活动,在全市形成了人人关心残疾儿童少年的氛围。每年助残日残联为残疾儿童少年赠送床单、毛巾及生活用品,社会人士为残疾儿童少年捐赠生活用品,冀星公司等企业为特教学校捐赠图书、教学设备等。中国社会福利彩票助残活动助残费用1.6万元。

【特教教师素质赛】 2012年1月13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报道了新乐市特教学校的管理经验。是月,《河北日报》又对特教学校进行报道。3月,《石家庄日报》再次对特教学校进行报道。4月,特教学校7名教师参加石家庄市教育局组织的特教教师素质赛,2人获小学组一等奖,2人获小学组二等奖,1人获论文组一等奖,1人获论文组二等奖,1人获手语比赛小学组一等奖。

【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012年,加强校园环境管理,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安全教育,净化校园环境,建章立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新乐市特教学校被石家庄市教育局评为和谐校园;大力开展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在开全课程、开足课的同时,以“求真乐学、自强自立”为目标,推行学、农、技“三结合”教育,开设了校本、缝纫、编织、耳疗等课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学有所长、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有用之才,先后共有147名毕业生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开展学生听力康复训练,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组成康复训练小组,专门进行读诗、唱歌、朗诵等训练,取得了显著效果。

【强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012年,加强教学教研,在强化师德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特教教师开展理论和业务研究,共有15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特殊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篇,10余人次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特教系统教师素质大赛中获奖;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为使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协调发展,专门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培训办公室和辅导小组,分工合作,实行包镇、包村、包人“三包”制度,定期下乡、下村进行业务指导或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共计培训乡镇师资60余人次,先后组织教师到周边省市先进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参观学习70余人次,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片”的良好发展格局;切实提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教科研工作】 2014年,特殊教育学校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培智教学的现状,不断探讨培智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是改革培智班备课模式,二是搞好校本课程的编写,三是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力争使课堂教学达到“无缝隙”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2014年,特教学校班主任发挥自己的智慧,每个教室内都布置“卫生角、读书角、聪明屋、班训、班主任寄语、智慧树”等栏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

【特教学校建设】 2014年,特教学校注重校园环境改造建设。一是硬化地面1400多平方米,绿化地面1000多平方米。二是投资10万余元,对校园道路进行硬化和绿化,修建花架25米,将学校建设成花园式的学校。10月,投资1.3万元对教学楼进行室外粉刷。

【实施普特融合教育】 2016年3~12月,特教学校与东方美院学生会加强联系,东方美院学生每周六、日下午坚持来校支教,提高残障儿童与社会的互动能力,增强残障儿童的自信心,为学生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