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和项目建设水平
市委常委会坚持把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抓手和重中之重,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好中求快,精准对接招商,强力推进项目突破。
(一)对接京津,实施精准招商。制定了《新乐市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7个专项招商小组的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资源招商、委托招商、政策招商“六招联动”模式,重点与投资北京公司合作搭建招商平台,全面对接京津特别是北京的项目转移、产业转移。2016年,我市与北京包装技术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等80余家协会、商会、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成功签约了投资20亿元的京冀临空产业协作示范园等8个重大项目,投资20亿元的平安临空金融物流园等15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截至目前,全市储备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570亿元,其中5至10亿元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
(二)强化服务,加速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的开工竣工和投产达效为中心,对安排的重点项目,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市领导、一套专门班子、一包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到人、指标到人、责任到人,并完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为项目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投资10.8亿元的新东印刷包装装潢生产线、投资5.8亿元的塑料机械扩建等1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投资15亿元的中元牧业万头奶牛/肉牛示范牧场、投资5.8亿元的年产9万吨环保胶粘剂等18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特别是投资18亿元的河北三元工业园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全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项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省长张庆伟先后到河北三元工业园进行了专题调研。
(三)完善功能,建好承载平台。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开发区管理。围绕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微中心”,全面启动了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了发展路、纬十一路和建新街南延等3条道路建设工程,建成投用了第二污水处理厂,推进电信、有线通信管网全覆盖,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托实力雄厚的投资公司和实体企业,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着力打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包装印刷“五大产业基地”,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2016年,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8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