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固镇

杜固镇

【概况】 杜固镇位于东经114°49′38″~114°55′13″,北纬38°21′49″~38°25′12″,地处新乐市东北部,东邻定州市周村乡,西邻新乐市承安镇,南隔大沙河与新乐市东王镇、邯邰镇相望,北靠新乐市承安镇、定州市周村乡。新乐市杜固镇人民政府驻杜固村,距新乐市人民政府驻地长寿路65号17.2千米。辖杜固、宋村、东曹村、义合庄、北累头、累头屯、南累头、杜寺、小吴村、南贾庄、北贾庄、前宣村、解香、岗怀里14个行政村,总面积31.325平方千米。镇区有汽车站1个,银行、信用社1个,综合集贸市场2个,专业市场1个。

该镇塑料加工、防水材料、机械制造业、卷材、制鞋、无纺布生产发展迅猛。塑料加工企业达26家,防水材料企业10家,机械制造企业5家,卷材、制鞋、无纺布生产企业共有24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地区。

2004年,杜固镇年末总户数7325户,年末总人口28154人,工业总产值41689万元,农业总产值16280万元;2016年,年末总户数8086户,年末总人口33806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业值94890万元,农业总产值36264万元。

杜固镇2004年和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表

续表

【基层党建】 2005年下半年,机关支部、粮站支部、卫生院支部、老干部支部、企业支部共5个党支部120名党员参加第二批先教活动。在先教活动中,严格按《实施方案》规定的步骤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累计召开座谈会16次,征求意见530条。

2007年,进一步落实党建责任制,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以农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对后进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确保农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切实加强对农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新任职的“两委”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法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抓好“两委”议事决策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解决有人做事、有钱办事、按章理事。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要按照党章规定,发展好农村党员,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和群众基础。

2008年,组织召开专题党委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步骤做好“规定动作”,副科以上和中层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30多篇,制定整改措施20多条。

2010年,共建立完善制度30余项,解决突出问题40余项。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蹲点调研,“肃风正位”和“四治”活动,围绕推动工作落实,在普遍推行公开承诺、首办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是年,共发展新党员26人,积极分子117人,确定37名后备干部。新建“两委”办公室3个,投资270万元;修缮4个,投资20.41万元。

2013年,积极推进“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和“一好双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执政为民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40人,接收预备党员30人,按期转正58人,确定28名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2014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5人,接收预备党员13人。对小吴村、前宣村、岗怀里、南累头等四个内部矛盾、年龄老化的村支部,进行提前换届。

2015年,积极推进“五个好”党支部建设和“一好双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执政为民能力。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人,接收预备党员20人。

2016年,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创建学习型机关”和“阳光党建”等活动,辖区14个村党支部全部建立健全党建责任清单,组织党员公开进行个人承诺,并取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人,接收预备党员14人。进一步落实农村党员“七权七责”“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个季度由包村干部到村内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半年一测评,年终总测评,要求村支部书记和村长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支村”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作出公正评价。切实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投资40多万元新建前宣村“两委”办公场所,并对杜固村、义和庄村委会进行修缮。投资12万元,为各村党支部统一制定“阳光党建”制度牌匾。

【农业发展】 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17720亩,优质麦面积80%以上,解香、岗怀里成为全省良种基地。大棚菜50亩,大棚西瓜150亩,优质地膜花生3000亩,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引进种植新品种3个。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肉、蛋、奶一体化发展之路,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年,猪存栏6019头、牛98头、羊840只、鸡46784只。

2006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鼓励农民改变种植观念,向大棚西瓜、蔬菜、花卉、地膜花生、芦荟等高效农业发展。大棚菜发展50亩,优质地膜花生种植5000亩,优质玉米、小麦种植80%以上。鼓励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肉、蛋、奶一体化发展之路,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加抗风险能力。

2008年,农资直补210万元和良种补贴42万元顺利发放。新增规模养猪场7家,总数28家,畜禽防疫率100%。共植树6.8万株,动用劳动力1000多人次,出资3万多元,绿化7.5千米的沙河北大堤杜固镇段,绿化田间林网10余千米,栽植片林300多亩。

2010年,小麦种植面积22376亩,良种补贴90%以上,地膜花生13860亩,养猪场29余家,种粮补贴271.35万元。植树3.8万株,片林500多亩。畜禽防疫3万余头只,密度100%。

2011年,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07.8万元,良种补贴51.6万元,保证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全年举办各类农业技术讲座35场次,培训群众3000余名。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4个,新增优质猪1550头,瘦肉型猪存栏7000头,蛋肉鸡存栏4万只。防疫率100%。

2012年,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52.3万元,良种补贴51.7万元。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9场次,培训群众3000余名。瘦肉型猪存栏7000头,蛋肉鸡存栏4万只。动物防疫率100%,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全年共植树528亩,3.2万株。全年推广小麦、玉米优良新品种23100余亩。新增地膜花生种植面积1500亩、小拱棚蔬菜1100亩、大棚瓜菜380多亩。实现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07.8万元,良种补贴51.6万元,保证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圆满完成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等工作,共免疫畜禽11.5万余头只。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4个,新增优质猪1560头,生猪出栏8600余头,蛋肉鸡存栏5万只,新建养羊场13个,肉羊存栏达1800余只。

2014年,全年推广小麦、玉米优良新品种23200余亩。新增地膜花生种植面积2500亩、小拱棚蔬菜1000亩、大棚瓜菜390多亩。在南贾庄村发展大蒜、辣椒种植200余亩。在东曹村发展优质葡萄种植200余亩。新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10个。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300亩。实现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56.77万元,良种补贴51.6万元,保证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圆满完成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等工作,共免疫畜禽7.5万余头只。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10个,新增优质猪1560头,瘦肉型猪存栏2500头,蛋肉鸡存栏5万只。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羊产业,养羊场16个,肉羊存栏4900余只。集中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防治树木3.7万余棵,确保实现“辖区无疫情大发生”目标。

2015年,全年推广小麦、玉米优良新品种23200余亩。新增地膜花生种植面积2500亩、小拱棚蔬菜1000亩、大棚瓜菜390多亩。在南贾庄村发展大蒜、辣椒种植200余亩。在东曹村发展优质葡萄种植400余亩。新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12个。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900亩。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93万元,良种补贴51.74万元。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10个,新增优质猪1560头,瘦肉型猪存栏2500头,蛋肉鸡存栏5万只。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羊产业,养羊场16个,肉羊存栏4900余只。集中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防治树木3.7万余棵,确保实现“辖区无疫情大发生”目标。

2016年,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322亩,共推广优质小麦、玉米种植23200余亩,新增地膜花生种植面积2500亩、小拱棚蔬菜1000亩、大棚瓜菜390多亩。积极推进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共为7个村发放冬小麦种子15000余亩225吨,发放“一喷三防农药”448箱(袋)。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在杜固村发展辣椒种植200余亩,在东曹村发展优质葡萄种植400余亩。新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12个。截止共建成25个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葡萄、药材、胡萝卜、洋葱和甜瓜等经济作物种植4500多亩。其中,东曹村三品合作社项目,种植葡萄800余亩,现正规划打造成集采摘休闲娱乐观光一体的新型旅游基地。祥瑞种植合作社,被评为新乐市2016年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圆满完成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等工作,共免疫畜禽7.5万余头只。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10个,新增优质猪1560头,瘦肉型猪存栏2500头,蛋肉鸡存栏5万只。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羊产业,养羊场16个,肉羊存栏4900余只。高度重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防治树木3.7万余棵,确保实现“辖区无疫情大发生”目标。共发放农业三项补贴资金228.96万元,保证中央惠农政策落实。

【项目建设】 2004年,基本建成1个市级工业小区:东方工业区;2个乡级工业区:杜寺工业区、前宣村工业区。13个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投资200万元的石家庄金柳无纺布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的新乐市友情鞋厂、投资150万元的利娟颗粒厂、投资110万元的利杰地板革厂。

2005年,建成镇级工业小区2个,个体私营工商户851家,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杜固、杜寺的塑料加工,南北累头、累头屯的电缆皮分解,南贾庄机械制造,义合庄卷材生产,前宣村制鞋,宋村木材加工,小吴村废旧塑料回收。形成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卷材生产三大产业,鞋类加工、电缆分解、铝板、木材等8个专业村。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5个,分别是投资380万元的杜固变电站扩建工程,投资120万元的展立颗粒厂,投资130万元的利杰地板革厂,杜固、义合庄2个加油站。

2006年,7个5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目标全部完成。分别是:投资150万元的石家庄金柳无纺布公司扩建工程。投资50万的新乐是友情鞋厂技改工程。投资50万元的新乐市鑫源鞋厂技改工程。投资50万元的宋村防水材料厂新建工程。投资70万元的杜固镇液化气站新建工程。投资80万元的杜固镇洗浴中心新建工程。投资80万元的新建南贾庄液化气站。

2007年,完成或在建投资200万元以上项目3个,50万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新天下塑业有限公司占地10亩,总投资500万元,主要产品为地板革,年可创产值1000万元,利税30万元。兴达鞋厂占地4亩,总投资200万元,主要产品为EVA拖鞋,年产值500万元,利税7万元。六合顺童车厂前宣村新建工程,占地8亩,总投资200万元,主要产品为童车,预计9月投产。南贾庄液化气站占地4亩,投资80万元,年产值100万元。友情鞋厂为技改项目,新投资50万元占地8亩,产品为EVA拖鞋,年产值200万元。宋村防水材料厂占地3亩,投资50万元,产品为SBS卷材,年产值150万元。

2008年,在原有杜寺和解香两个工业小区的基础上,重新谋划南贾庄占地300亩的杜固镇特色工业园区。有4个投资200万以上的项目建成并投产,分别是投资1100万元的新跃塑业有限公司,8月投产;投资500万元的宏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9月投产;投资400万元的金柳无纺布扩建和技改项目,8月试车投产;投资200万元的前宣村新兴无纺布项目投产。

2009年,共新上企业9家,分别为:新乐市众和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20万元。投资300万元的宋村永超塑料机械厂。投资150万元的恒通颗粒厂。投资450万元的新乐市东方塑料厂。投资200万元的新乐市宏达塑料厂。北累头投资150万元的汽车脚踏垫厂。投资200万元的顺成塑料厂。杜固粮站投资150万元的颗粒面粉项目。宋村王耀珲投资120万元的红兴家俱城项目。

2010年,新上100万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3960万元。杜寺张俊立的新星地胶厂,总投资110万元。杜寺刘勇旗的地胶厂,总投资105万元。杜寺侯四尔的地胶厂,总投资100万元。杜寺刘光明的地胶厂,总投资110万元,宋村王仓良的针刺化纤厂,总投资135万元。南贾庄张国欣的无纺布厂,总投资170万元。义合庄任会杰的化纤短绒厂,总投资3000万元。解香侯立杰的无纺布厂,总投资120万元。解香村南侯立杰的纸管厂,总投资110万元。

2011年,新上项目5个,总投资2.6亿元:义合庄金柳无纺布有限公司引进的涤纶瓶片废料纺短纤维项目,总投资2.5亿元,正在建设围墙,3个月建好厂房并安装生产设备,当年就能竣工投产。前宣村众和纺织有限公司服装坯布项目,总投资830万元,投产后日产服装坯布可达15000米。南贾庄展力机械有限公司扩规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累头屯陈志宾颗粒厂,总投资300万元。累头屯邵建英颗粒厂,总投资300万元。拟上项目2个,总投资近1亿元,镇政府与承建单位签订框架协议。其中,杜固镇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杜固镇金普迪合成地毯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

2012年,新上工业项目14个,总投资11.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个:石家庄金柳无纺布有限公司涤纶瓶片直喷成型无纺布项目、新型防水卷材项目、铜铝膜技改项目,总投资10.51亿元。冠宇塑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世纪建安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扩规项目,投资1600万元。强中强汽车脚踏垫项目,投资1500万元。杜寺东方塑胶颗粒厂汽车脚踏垫项目,投资1300万元。友情鞋厂扩建项目,投资1300万元。众和纺织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资1100万元。农业项目2个:胜鑫养殖场扩建项目,投资1000万元。侯成军养殖场扩建项目,投资1000万元。社会公益项目2个:新乐二院分院项目,投资2000万元。杜固水厂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签署框架项目8个,总投资5.3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超千万元项目4个。

2013年,完成投资项目2个:位于杜寺村的新乐新天下商用塑胶地板项目,总投资5029.9万元,占地面积5523平方米,投产后年产量400万米,年产值可达4800万元,利税600万元。位于解香村的新乐市友情鞋厂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填补市无雪地靴、运动拖鞋的空白。正在进行试生产,年可产新品拖鞋1500万双,可实现利税600万元。完成部分投资正在施工项目1个,即位于东曹村的杜固镇11万KVA变电站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10亩,正在施工,建成后将为杜固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拟上项目1个,即杜固镇环保塑料工业产业园区,拟占地636亩。

2014年,新建和改扩建项目9个,总投资8.8亿元。其中完成项目7个:位于解香村的新乐市友情鞋厂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该项目填补市无雪地靴、运动拖鞋的空白。总投资3亿元的11万KVA变电站项目,占地10亩。鑫鹏塑胶有限公司商用地板革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河北科雨防水材料项目,总投资3889万元。北贾庄冠宇塑料厂,投资600万元,完成投资并投入生产。东曹村优质葡萄种植项目,发展优质葡萄280多亩,投资700多万元。厚泽凯蔬菜种植项目,发展蔬菜种植300亩,投资200多万元。在建项目两个:杜固塑料产业园项目,投资2.3亿元,占地1200多亩(两个片区)。总投资2.3亿元的展利机械研究所“新上综合性机械制造”项目。

2015年,新建和改扩建项目6个。其中,完成项目3个:位于杜寺村的鑫鹏塑胶地板革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完成投资并投入生产。义和庄海源废物加工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完成投资并投入生产。投资900多万元的东曹村优质葡萄种植项目,种植面积扩大到400多亩。在建项目3个:杜固塑料产业园项目,投资2.3亿元,占地1200多亩(两个片区)。总投资2.3亿元的展利机械研究所“新上综合性机械制造”项目。投资0.8亿元位于解香村的河北科雨防水材料项目,竣工投产。

2016年,完成重点项目有:鑫鹏塑胶有限公司商用地板革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河北科雨防水材料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杜固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3亿元,占地500多亩,完成修建道路工作,高压电力线路、通信线路、中奥燃气主干线路正在加紧施工中,建成车间5个,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入驻企业3家,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洽谈项目两个:投资2000万的杜固镇集中供暖项目和1000余万元的杜固粮站粮食仓储项目。11月,组织科雨防水、新跃塑胶和顺天热熔胶等重点企业,参与石家庄市政府主办的“2016年石家庄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

【美丽乡村建设】 2009年,杜固村投资100万元的村民中心大楼进入主体施工。东曹村、解香、南贾庄、杜寺、北累头南累头、累头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共修道路15条47500平方米, 长10000米,总投资达321万元。占地3000平方米的东曹村新民居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基本完成。杜寺、解香等9个村申报“一事一议”资金,并获得批准,将得到上级补贴资金60余万元。东曹村等9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市水务局备案。

2010年,以“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为契机,以创建新乐市窗口形象为目标,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6万余元请石市设计院编修镇域建设规划,杜固村、东曹村、南贾庄进行村级建设规划,东曹村、南贾庄完成新民居土地报批工作,杜固村新民居破土动工。共投资近300万元,新建村民中心3个,修缮4个。共筹资292万元,硬化农村街道12条,43200平方米。其中东曹村村民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杜固村村民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宋村投资137万元硬化街道4条,2.4万平方米。杜固村投资40万元,硬化街道2条,5100平方米。累头屯筹资35万元,硬化街道2条,4100平方米。义合庄投资3万元,修缮村民中心300平方米,筹资80万元硬化街道4条,1万余平方米,投资15.1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49盏。粉刷墙壁50000平方米。宋村、杜固、义合庄、岗怀里各购置体育器材1套。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辖区14个村全部成立卫生清洁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卫生清扫制度,设立垃圾倾倒点,按村庄大小配备1~3辆垃圾清运车辆,实现专人定期清扫,做到即脏即清。

2011年,南累头投资50余万元,硬化村内街道2条,全长1500米,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投资3万余元,安装路灯50余盏,实现亮化。小吴村投资34万余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全长约16000米。筹资13余万元,硬化街道310米,安装路灯25盏。北累头全村南北四条街道硬化。其他村也扩大建设成果,杜寺、宋村等6个村共投资87万元,硬化街道近1万平方米,新栽树木1658棵,绿化街道和道路5000米,安装路灯63盏,粉刷墙壁13000平方米。对安承路、通村路两侧树木、墙壁进行统一限高喷白圈红圈蓝,彻底清理垃圾。各村都建立健全卫生清扫制度,成立卫生清洁小分队,设立垃圾倾倒点,配备垃圾清运车,卫生工作实现正常化。

2012年,投资40余万元,完成杜固、杜寺村中心大街3100平方米路沿砖铺设。完成杜固镇文化中心及14个村“农家书屋”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修建垃圾填埋场16个、垃圾池196个,购置垃圾桶280个,清除死角垃圾7处,清运垃圾5000余方,粉刷墙壁10万平方米,粉刷树木2000余棵。

2013年,平改坡完成:平房330户共投资495万元,二层楼300户共投资450万元。墙体改造及改檐完成:改墙投资586万元,共1699户23万平方米,改檐投资305万元,1699户挂瓦5.5万米,其中整修墙壁1.4万平方米,抹灰23万平方米,粉刷23万平方米。四清完成:投资41万元,清理垃圾1.63万方。道路硬化完成:投资800万元,硬化街道43条10万平方米,便道砖铺设8万平方米,投资240万元。街道亮化完成:完成7个村,共投资136万元,安装路灯647盏。道路绿化:计划植树5.3万株,投资108万元,完成4000株,投资8.2万元。

2016年,紧紧围绕“十二个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民居改造、村庄绿化、“两改一清一拆”等重点工程。高铁沿线七个村共有改坡任务为3252户,总改坡3192户,搭瓦2958户。镇村两级正在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督促其抓紧进行搭瓦扫尾。自筹资金34万余元对义合庄、杜固村部分墙体进行粉刷,粉刷面积6870平方米,改檐856米。投资50多万元,修建南贾庄排水沟,解决影响南贾庄群众十多年的道路积水问题。投资80余万元,对杜固至义合庄、南贾庄至义合庄两条公路进行修建。杜寺村至牛赤线的道路修建工程提上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全年完成植树1736.4亩98281株,其中环村林带801亩44105株 ,闭合度96%。沿沙河绿化共植树300亩16500株。联村道路绿化79.4亩4370株。高铁两侧植树856亩47080株。村内街道绿化1870株。庭院绿化8625株。绿化率35%,部分村庄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 。镇村联动,投资210余万元,强力推进“两改一清一拆”工作,共清理垃圾杂物28.2万立方 ,清理违章建筑25处,拆除残垣断壁46处。对村内闲散宅基地,发动各村进行集中清理,能利用的进行利用。民政局幸福院建设补助资金8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38万元。

【环保生态】 2005年,植树500多亩,30000多株,涉及9个行政村。

2008年,为迎奥运环境保护的重点治理区域,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制定《杜固镇环保风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镇村两级150多名干部,分包到企业摊点,并采取断电、拆除、没收生产设施等措施,关停小炼油、小化工等企业7家,拆毁烤鞋底、土锅炉100余家,在奥运会期间,9家防水材料,158家塑料颗粒加工厂,120余家烤鞋底摊点全部关停。对相关企业的排水、排烟进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为改善大气和地下水环境提供保障。

2011年,植树造林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共植树516亩3.2万株。

2012年,全年共植树5.2万多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任务。

2013年,对辖区内985家废旧塑料污染加工摊点进行坚决取缔,联合相关部门采取集中联合执法,共计下架变压器135台,切断三相高、低压电源1705户,捣毁生产设备49套,彻底消除非法生产反弹隐患。对污染环境情况严重的或暴力抵抗执法的企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拘2人,网上追逃1人。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对社会以及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安排5个工作组昼夜巡查,杜绝反弹。切实做好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包村干部驻村督导,各村两委成员24小时值守,4个巡查组不间断巡查,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控制“黄标车”尾气排放,完成146辆“黄标车”淘汰任务。严格控制红白事过程中燃放烟花爆竹数量、燃放时间,减少粉尘污染,累计控制52宗。

2014年,制定并实施《杜固镇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督管理办法》,确定镇政府、环保所、包村干部、环保主任以及各企业的监管网络和责任关系。共排查出污染源138个,涉及制鞋类企业、砂场、石油液化气站、储煤场、塑料制品类企业等,对其中68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采取断电整顿措施。对28家证照手续齐全的企业加强监督检查。督促4家加油站限期安装油气回收设备。关停4个采砂场。并安排专人对经取缔的8家防水卷材生产厂家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反弹。对储煤场、搅拌站、饭店及学校加强监督巡查,严防污染问题产生。按照“四类空气”污染预警状况,确保关停相应的生产设备,坚决保证辖区内无超标排污现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及运输,加强对各村通村公路及企业、摊点的监督巡查,防止非法生产和运输,共查封非法生产企业及摊点8起,查扣遣返非法运输塑料车辆300余辆。镇村两级干部分组划片,对各村地块、安承公路两侧、通村公路两侧、村内主要街道进行反复巡查,坚决禁止焚烧树叶、杂草、秸秆、可燃垃圾等。消防车24小时待命。全年共植生态杨树6.7万多株。南贾庄、南累头、东曹村、杜固村等4个村全面完成高铁两侧绿化,栽植紫叶碧桃、金叶榆、木槿等观赏树种3000余棵。

2015年,扎实开展春季植树和冬季“四绿”工程,总计植树17万余棵,其中沿沙河两侧植树11万余棵,沿高铁两侧植树3万余棵,各村环村林带植树2万余棵,安承线两侧植树5千余棵,沿高铁、沙河各村均建成绿色通道。按照网格化监督管理办法,根据污染源的地理分布及归属地,对每一个污染点源都明确1名副科级干部、1名村干部、1名企业负责人和1名社会义务监督员进行监管负责,每天排查,填写网格化管理日报表,上报镇环保所存档,对查出的有问题苗头的企业和摊点,采取最严厉的打击手段。镇环保所每周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2~3次巡查,建立环保巡查台账,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查处宋村默晓明非法洗涤铁桶、前宣村韩会敏焚烧鞋底等非法生产问题。对储煤场、搅拌站、饭店及学校加强监督巡查。按照四类空气污染预警状况,确保关停相应的生产设备,坚决保证辖区内无超标排污现象。

2016年,落实网格化监督体系,对各类排污行为采用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加强对全镇企业非法生产监管。召集全镇74家企业,传达上级党委和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精神,讲解有关环境治理措施,并下发停产通知书。对工业堆场扬尘治理,要求企业对工业堆场扬尘加强管理,定时冲洗或湿式清扫。已在涉及的三个企业工业堆场安装抑尘设备。取缔沙土转运站,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对现存沙土转运站进行执法宣传,取缔宋村村北沙土转运站。根据《杜固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四类空气污染预警状况,确保关停相应的生产设备,坚决保证辖区内无超标排污现象。完成对各企业的各类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执行方案的收集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分组划片,对各村地块、安承公路两侧、通村公路两侧、村内主要街道进行反复巡查,坚决禁止焚烧树叶、杂草、秸秆、可燃垃圾等。镇一辆消防车随时待命,24小时严防死守,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开展农村洁净能源开发。大力宣传推广煤改电、煤改气等新型能源利用方式。进行散煤治理专项行动。联系相关执法部门对不自行落实的煤厂,进行执法宣传。推广清洁煤及专用炉具,与6家企业主见面,制定燃煤工业锅炉改造计划,6家企业拆除燃煤锅炉。

【安全生产】 2005年,成立预防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指挥部、工作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对禽类养殖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对19个规模养鸡场印发19套警示牌,并建立健全档案。对规模养鸡场实行“三包”负责制,即防疫站分包、镇干部分包、村干部分包,责任到人,全程跟踪养殖禽类死亡、买卖、消毒、鸡粪处理、人员走动等情况,对规模养殖场的禽类以及散养禽类,全部进行免疫。积极进行物资储备,购置防护服50套,编织袋500条,雨鞋30双,84消毒液2箱,华铺消毒剂3箱,资金储备5万元。

2006年,镇安监站督导各企业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做到制度上墙,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分类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在市安监局的安排下,对部分企业中的电工、焊工进行培训,颁发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镇社保所加大对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深入企业发放宣传材料500多份。镇社保所对32个企业进行劳动年审,动员150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

2008年,建立镇村两级摸排监控体系,对小卖部、超市、饭店等建立食品安全台账,对5家加油站、3家液化气站等企业实行副科级干部分包监控,对9家防水材料,3家无纺布企业、158家塑料颗粒加工摊点,全部由镇村干部分包到人。32家较大规模企业劳动用工全部入工伤保险和财产保险。

2009年,加大对个别企业摊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结合市环保局,对58家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关停企业摊点3家,到9家企业投资100万元加装改建环保设备。国庆安保期间对3家液化气站,9家防水材料厂,5家加油站,3家无纺布,3家鞋厂,158家颗粒加工摊点安全生产实行日巡查,周汇报。镇安监站向企业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对8家用工用电不合格企业下发整改通知,确保镇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安全生产做到有组织、有制度,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分类登记,制定工作预案,建立镇村两级摸排监控体系和食品安全台账,对3家液化气站,5家加油站,10家防水材料厂,3家无纺布厂,158家塑料加工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对企业电工、焊工培训150余人次,做到持证上岗。发放环保宣传资料上万份,对10家防水卷材企业进行整顿,对30余家企业进行年审,动员30家较大规模企业参加职工工伤保险。投资3万元购置消防专用车。

2011年,非法炼油企业共计13家,涉及6个村,镇雇佣大型吊车、钩机、铲车、平板装卸车,镇全体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市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全程跟踪,捣毁生产车间,拆除生产器械,依法取缔非法小炼油企业。切实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镇安监站定期对辖区各类企业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停业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生产。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013年,开展非法采砂吸铁治理活动,协助水务部门对6家采砂、吸铁点进行重点整治,拆除设备14台(套)。定期不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42份,当场处理隐患62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大规模的问题乳粉、食用明胶及食品安全清查行动,通过检查验收配合市食药监局对验收合格的15家食品餐饮企业发放卫生许可证,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2014年,对河道耕地承包情况进行统计造册。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68起,下发整改通知书14份,全部整治到位。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培训会”和《新安全生产法》宣传培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870余份,培训人员1340余人。

2015年,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组织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并对辖区的散煤销售摊点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先后下发取缔通知书4次,6家小煤场基本清理干净。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及运输,加强对各村通村公路及企业、摊点的监督巡查,防止非法生产和储运,共查封非法储运塑料市场6处。

2016年,组织协同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联合执法9次,累计排查企业、摊点120余家,出动人员212人次,出动车辆68辆次,共发现安全生产隐患110余处,全部责令整改,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组织发动镇村两级干部群众840余人次,对辖区机关单位食堂、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三小”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摸排辖区内所有小摊点、小作坊,并对具备健康证的经营店,进行网上备案,登记备案43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组织讲座12场次,发放明白纸2400余份,悬挂条幅28条,出动宣传车40余次。

【综合治理】 2007年,加大《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继续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信访工作例会和信访案件督办卡制度,保证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不推、不等、不靠,超范围的事做好解释,引导上访者有序上访。

2008年,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作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信访责任制度,并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归纳总结“八大类”、二十三个问题和隐患,量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奥运会期间,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24小时轮流在岗,干部职工不休节假日,较好地完成奥运安保各项任务,化解处理一批矛盾信访隐患:镇政府出资15.1万元,解决宋村张某红多年的宅基地问题。积极协调东曹村赵某来工程款问题,在市委主要领导大力支持下,得到较好解决。对解香校舍租赁、北累头班子问题,组成由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带队的工作组进驻到村,积极协调处理。

2009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6起,解决化解各类问题63个,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个人和集体访,没有发生到新乐市级集体访。解决解香小学旧址租赁问题,并在村委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协调信用社解决短期贷款20万元用于周转,使部分党员群众上访反映达13个月的问题得到解决,集体增加收入13万元。协商处理宋村牛某英工程旧欠问题,使拖16年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化解东义合庄高铁施工涉及的路旁树木问题,通过连续三周的劝解协调,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阻碍高铁施工半年多的树木搬离现场,施工得以进行。宋村范某栓树木被毁事件,在宋村村委会和杜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圆满解决。妥善解决南贾庄周某女反映的粮食直补问题。

2010年,认真开展“化排解促”活动,建立排查台账,共摸排、化解各类问题20余个,特别是对京石高铁建设中的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未出现一例越级上访。信访积案化解率100%,名列全市前茅。加强技防建设,镇机关和累头屯、义合庄安装视频监控。

2011年,认真按照排查清、化解掉、稳控住、降下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起,化解29起,化解率99%,没有发生赴市以上集体访、没有发生越级访和进京非访。设有专职治安联防人员20人,治保会人员72人、社会治安志愿者850人。

2012年,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信访工作例会和信访案件督办卡制度。在实施拉网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做到底数清楚,同时加大解决力度,把纠纷扼杀在萌芽状态。

2013年,查处刑事案件67起,治安案件31起,没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起,调处成功24起,调处率98%以上。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变上访为下访深入群众中去,对信访责任采取主要领导包案及责任到人制度。实行班子成员周一接待日制度,设立信访接待处,对来访群众登记造册,及时疏导。每周进行矛盾隐患排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三位一体”,超前主动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妥善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2014年,查处刑事案件2起,治安案件57起,没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起,调处成功20起,调处率95%以上。坚持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定期对重点矛盾隐患进行汇总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和稳控措施,力促问题解决,稳控到位。全国“两节”“两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未发生一起到市以上集体访。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隐患68起,妥善解决解香村“小孩医患死亡”纠纷,南累头村“部分村民反映村支部书记违纪”“杜固中学学生死亡”纠纷等12余起重点疑难矛盾。

2015年,查处刑事案件2起,治安案件57起,没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坚持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定期对重点矛盾隐患进行汇总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力促问题解决。

2016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隐患72起,妥善解决东曹村“宅基地”纠纷,义合庄村“高铁占地失地保险”纠纷等12余起重点疑难矛盾。

【科教文卫】 2004年,实现计划生育率88.08%,人口出生率10.22‰。有镇办中学1所,教师96人,中学生1420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有村办小学11所,教师157人,小学生24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为100%。

2005年,实现计划生育率85%,人口出生率13.44‰。有镇办中学1所,教师78人,中学生1080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有村办小学11所,教师153人,小学生23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为100%。

2007年,在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统筹整合教育资源,推动中心小学建设,顺利实现“阳光小学”合并工作,杜固村小学建设完成招投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100%、98%。镇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开展“四清理三落实”活动,镇全体干部逐家逐户进行走访,彻底摸清底数。并结合一年四季育龄妇女普查,做好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工作。加大对外生外孕情况的处理力度,采取举报有奖、明查暗访等形式,摸清外生外孕底数,外孕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外生户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拒不交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08年,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迎保促”领导小组所有副科级干部分包到村。共投入资金3万余元,为石家庄和市驻镇工作队购置必要的生活工作用品,配备电视、电脑等办公器材。在《石家庄日报》社驻镇工作队的协助下,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和华光医院联合在镇南贾庄村开展“迎奥运健康义诊”活动,发放环保、计生、防汛知识宣传材料2000多份,为群众义诊1000多人次。石家庄市白佛小学与镇杜固村小学结成“手拉手”友好单位,并赠送杜固小学图书5000册,体育器材2套。镇圆满完成计划生育“四项手术”任务,其中上环1086例,结扎150例,人流35例、引产5例。足额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顺利通过石家庄市计划生育考核。民政工作有新突破,早私婚、土葬问题得到根本治理,火化率保持在98%以上。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杜固村投资162万元的小学教学楼7月份搬迁入住,所有建制小学用上电暖气。

2009年,通过与市教育局的协商,争取资金170万元,改建新建小吴村、杜寺、宋村小学教室5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处1000平方米,杜固、东曹村村委会投资二十万元对学校操场、甬道、围墙进行硬化、绿化、美化。镇中学投资115万元的综合办公楼于10月竣工使用。通过河北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以预防甲流为重点的卫生防治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对学校等重要部位实行“晨午”检测体温的措施,共发放预防甲流宣传材料8000多份,没有发生一例甲流感染病例。

2010年,政策生育率82.64%,出生率13.84‰,统计求实率100%,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89.53%。突击一周时间,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建设,共新建公开栏14个,新刷标语50条。教育工作,为解决“小而破、小而乱、小而全”的小学教育问题,积极商洽教育部门,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小吴村新建投资63万元教学楼,700余平方米,投入使用。南贾庄新建投资100余万元教学楼主体竣工。杜寺新建投资100余万元1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楼正在施工。卫生工作,3万余农民加入新农合,参合率95%以上。未发生甲流感疫情。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手足口病专项防治,12个村的卫生室通过验收。按照上级要求,坚持高标准,共征兵12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与教育局协调,加大校舍改选投资力度,南贾庄小学投资78万元建教学楼一栋,面积860平方米,主体完工。杜寺小学投资96万元建教学楼一栋,面积1098平方米,地基打好。小吴村小学全体师生搬进新教学楼,改善教学环境。北贾庄、义合庄打通去往阳光小学的道路。杜固小学校门口路面硬化投资3万元。

2011年,计划生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10~11月,顺利通过新乐市、石家庄市、河北省计生部门考核验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7.8%。卫生工作完成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4个村全部建有集中卫生室,达标率100%,改善农民群众就医环境。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征兵工作坚持高标准,全年共有15名农村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2012年,出生485人,政策生育率83.09%,出生率15.05‰,性别比为106:100,顺利通过上级考核验收。民政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认真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济工作,全年共发放救灾救济款、低保金及各类优抚款140余万元。扎实推进殡葬改革,丧事大操大办、土葬等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建成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个村的互助幸福院。卫生工作圆满完成辖区14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达标率均达100%。

2013年,完成计划生育工作各项任务目标。政策生育率82.12%,出生率19.92‰,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求实率均为100%,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为89.81%。四术工作提前完成112例,位列新乐市第一,协助市计生局按时按质按量超额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顺利通过新乐市、石家庄市、河北省计生部门考核验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学入学率99.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杜固中学投入110万元建学生餐厅,投入1.6万元建阅览室、网络室,投入7.5万元整理操场、建围墙、拆旧平房,投入18万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杜寺、宣村、曹村等小学共投资93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及购置教具。投资253万元新建累头小学教学楼一栋并投入使用。卫生工作完成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4个村全部建有集中卫生室,达标率100%,改善农民群众就医环境。

2014年,共计发放奖励扶助金102720元,对独生子女家庭236户发放资金28460元。顺利通过新乐市、石家庄市、河北省计生部门考核验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学入学率99.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学历达标率均为100%。促进办学条件,完成培训任务,实施富民工程,完成技能型人才培训45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62人,使用技术培训3156人,完成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远程培训143人。卫生工作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向发改委申请资金109万元用于镇卫生院用房扩建工程,现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1日竣工使用,14个村全部建有集中卫生室,达标率均达100%。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新农合参合率99.8%以上。

2015年,通过省市计生部门考核验收开展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和生殖健康服务各4次,接受免费服务人员7159人,办理中考、高考加分11户。共计发放奖励扶助金133200元,对独生子女家庭300户发放资金27150元。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学入学率99.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学历达标率均为100%。促进办学条件,完成培训任务,实施富民工程,完成技能型人才培训56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64人,使用技术培训3251人,完成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远程培训144人。卫生工作取得进展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向发改委申请资金109万元用于镇卫生院用房扩建工程,14个村全部建有集中卫生室,达标率均达100%。

2016年,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328户,共为独生子女家庭328户发放资金32330元。顺利通过新乐市、石家庄市、河北省计生部门考核验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学入学率99.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共开展治理危害未成年人出版物市场、游戏厅和网吧的集中整治4次。

【民政社保】 2004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行殡葬改革,共火化11例,火化率100%。积极开展优抚工作,共发放优抚资金14.5万元,涉及71户,对15户特困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在新乐市开展“扶贫济困献真情”活动中,发放救济款1万多元、面粉3000斤。东曹村对硬化的街道铺设路岩石、便道砖,街道两侧绿化植树400多棵,安装路灯,建沼气池16个,基本达到示范村建设要求。

2005年,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两减免、三补贴”要求,实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户坚持补贴标准,在镇信用社的积极配合下,共补贴款额35.6万元。农业税征收按上级精神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坚持减免标准,共征收33.6万元。卫生院支部安排全体医生在范围内对老党员、老干部免费进行义诊。企业支部发动企业主捐款5000元,捐赠书包10个,对辖区范围内的贫困学生进行救助。为缓解用电压力,新上8000KVA变压器1台,解决企业和群众用电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各村安排专人负责,彻底改变各村路、街脏、乱、差现状,村容村貌得到改观。殡葬改革火化率99%。刑事案件发生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有敬老院1个,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各31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5人。

2006年,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解决弱势群众生活问题,为构建和谐杜固做出贡献。经排查,共有各类优抚对象253人,农村特困户中有89户18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款物发放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共发放赈灾扶贫救济款5万元,发放衣物128套。抓紧抓实殡改工作,坚决杜绝以罚代管现象,切实落实《关于殡葬改革的暂行规定》,火化178例,火化率99%。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提倡新事新办,严禁红白事大操大办,树立文明、节俭、科学、健康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投资60万元新上15台农用变压器。杜固村新小学共投资30万元。投资12万元完成阳光小学高压线改造和操场征地工作。投资6万元对南贾庄东西大街、东曹村西二街路面硬化工程完成路面清理工作。投资36万元的杜固卫生院升级达标改建工程完成。免费为90%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共对65户进行救助,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13000亩实施农业“良种工程”。企业支部为贫困学生捐款5000元,捐赠书包100个。杜固镇卫生院免费为老党员义诊。

2007年,旧校产处理完毕,正在建设一座占地3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新小学。筹资12万元计划硬化南北大街3000平方米。岗怀里村投资1600元粉刷墙壁1200平方米,春季投资4000元补栽刺柏、冬青、龙抓槐等观赏树木30棵,建立卫生清扫制度和长效机制,准备投资6万余元硬化南北大街1500平方米,筹集到位部分资金,投资7000元修缮老年活动中心,建好花池,挖树坑,准备绿化。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74%。抓好早婚、私婚、土葬问题,加大查处力度,火化率100%。协助、指导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制订章程、制订统一标准,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新事新办,严禁红事、白事大操大办。

2008年,在14个行政村开展以“道路硬化、街道绿化、亮化、墙面美化”为主的建设活动,并结合各村实际,将任务目标进行量化。各村共栽植玉兰、国槐等观赏树木1000多棵,安装高杆路灯80多盏,清理垃圾300多吨,粉刷墙壁万余平方米,在市体育局大力支持下,各村共配置价值7万余元体育器材,硬化道路近3千米,杜固村村民中心建设图纸设计完成。

2009年,火化率100%,低保户317户65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32.6万元。全年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计划生育率86.34%,出生率10.41‰,统计求实率100%,综合节育率88.06%,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9430元,开展生殖健康4次,服务群众5125人次。镇共发放粮食补贴资金272万元,全部实行“一卡通”,严格发放程序,做到笔笔无差错。防汛工作坚持常备不懈。动物防疫率100%,14名防疫人员制定工作责任制,实行末位淘汰,激发工作积极性,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2010年,转移劳动就业1786人,参加工伤保险130人,城镇医疗保险138人。积极开展“四助”活动,扩大救助面、增加救助人数。全年救助130户困难户、重灾户,发放救灾款13万元。发放低保资金77.37万元,火化率100%。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2011年,民政工作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全年共发放救灾济款6.7万元,救济粮100袋,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43万余元,发放低保金70余万元。5个村新建“互助幸福院”,得到新乐市民政局的通报表彰。办实事以安全饮水工程为突破口,全力改善群众生活。辖区10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农民喝上放心水。投资1300万元的杜固自来水厂开始施工,明年春季可投入使用。为杜寺、曹村、宋村等村申请一事一议奖补资金73.4万元。积极与电力部门协调沟通,各村新上变压器19台,缓解用电压力。投资5000万元的11KVA变电站建设列入明年规划。解决杜固村东口排水问题,积极与交通、水利部门协调沟通,确定村西口施工方案。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杜固村新民居工程完成,南贾庄新民居占地审批,完成招标工作。建成镇机关便民服务大厅、财税征收厅。完成杜固文化站建设。

2012年,农民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完成辖区14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成新农保参保工作,参保率73.09%。稳步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完成杜固、南贾庄新民居建设任务。投资289万元,硬化东曹村、杜固、杜寺、南贾庄、小吴村和累头屯村村内10条街道5200米。投资42万元,完成安承线杜固段村西口排水工程。投资3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的机关便民服务大厅、财税征收大厅。

2013年,农民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为518户农村低保户、24户城镇低保户和58户“五保”户足额发放低保金110余万元。为82名伤残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带病还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退伍军人等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58万余元。对12户雨灾、火灾户进行及时救助,殡葬改革工作火化率100%。新建杜固、南贾庄等8个村幸福院,使14个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全部完成。

2014年,为518户农村低保户、24户城镇低保户和58户五保户足额发放低保金110余万元。为82名伤残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带病还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退伍军人等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58万余元。对13户雨灾火灾户进行及时救助,殡葬改革工作火化率93%。扎实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14个村全部建起互助幸福院。采取以目标促落实,以先进带后进措施,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层层抓落实,保证“连茅圈”改造工作层层有人管、有人抓,确保“连茅圈”改造3702户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其中三格式2819户,双瓮式642户,沼气池式241户。

2015年,新农合参合率99.8%以上。为519户农村低保户、9户城镇低保户和56户“五保”户足额发放低保金110余万元。为82名伤残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带病还乡退伍军人、参战涉核退伍军人等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58万余元。对11户雨灾、火灾户进行及时救助,殡葬改革工作火化率100%。扎实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14个村全部建起互助幸福院。

2016年,新农合参合率99.8%以上。全力抓好扶贫攻坚和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圆满完成200个精准扶贫任务,并对农村低保、“五保”和优抚对象的进行全面审核工作,足额发放农村低保、“五保”和优抚对象的帮扶救助资金。对重残对象办理护理补贴和1~4级残疾人(低保户)办理生活补贴,对11户雨季受灾户办理临时救助,对4户灾后重建家庭办理灾后重建救助款,对4户大病和不能安全过冬的办理临时救助,对200名扶贫户进行建档、验收、报账。火化率99%,火化率位列新乐市前三名。

(张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