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的功能
天最基本的功能是生,这生指包括生人在内的生万物。在先秦,天地生物是一个比较能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列子》在这个基本点上没有创造,但也有一些比较引人注目的独特观点。
《列子》一书第一篇为《天瑞篇》。开篇写列子将要去卫国,列子的弟子希望列子能留下一些教诲。弟子们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等列子开口,就提到壶丘子林的言论。于是讨论就从壶丘子林的话展开。在这个讨论中,关于天地生物,列子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
第一,生与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列子·天瑞篇》云:
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15)
生与化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态,生指生育,化指变化。在这里,列子没有关注这两者的区别,他关注的是,天地间的物存在着两种形态,一种为“有生者”“有化者”,另一种为“不生者”“不化者”。列子提出一个奇怪的观点:“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关于“有生不生”“有化不化”,张湛的理解是:“生物而不自生者也”“化物而不自化者也”。 (16) 张湛实际上将生与化各作了两种解释:生与自生,化与自化。这种解释恐怕不妥。
按笔者的看法,“有生者”是说具有生的可能性,但不能生;同样,“有化者”是说具有化的可能性,但不能化。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将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条件。
列子指出另一种情况:“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关于“不生者”,张湛的解释是“不生者,固生物之宗”,关于“不化者”,张湛的解释是“不化者,固化物之主”。这种解释也同样存在问题。何以不生者是“生物之宗”,不化者是“化物之主”?没有说明。道理很清楚:不能生物,有何资格做“生物之宗”?同样,不能化物,怎能做“化物之主”?
按笔者的理解:“不生者”,不具备生的条件,无生的可能性;不化者,不具备化的条件,无化的可能性。这种状况虽然是现实的,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出现新的情况,它们就会发生变化,由不生到生生,由不化到化化。
一切在条件!无条件,生与化的可能性不能变成生与化的现实;有条件,生与化的不可能性可以变成生与化的现实。
什么是实现生与化的条件?——阴阳相生。列子说:“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 (17) 列子明确提出反“独”的观点,他说“不生者疑独” (18) 。“独”就是独阴或独阳。
第二,生与化的必然性、常态性与自因性。
接着上段引《列子·天瑞篇》:
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 (19)
生者为何不能不生,化者为何不能不化?这是因为当事物具备阴阳两种力量时,这两种力量必然要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必生、必化。
为何常生常化,无时不生,无时不化?这是因为世界上总是存在阴阳的,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所以,常生常化,无时不生,无时不化。
为何又是自生自化?这是因为阴阳是内在于事物的,既然是内生的,它的生与化就是自生自化。
列子强调生化的必然性、常态性与自因性,是深刻的。
第三,列子还提出生化的过程中的“影响性”问题。
《列子》引《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 (20) 形生必影随,声动必生响。这是自然规律,光学、声学要研究它。但它又不只是自然规律,它还是人生规律、社会规律,哲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要研究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有诸多方面,除了生人以及为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与发展条件,环境的影响也值得高度重视。环境运动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而言之,它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大而言之,它影响到人的生存与发展。
第四,天地生人。
天地既生物,也生人。关于天地生人,列子用了一个特别的词——“委”。
《列子·天瑞篇》云:
舜问烝曰:“道可得而有乎?”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21)
列子设计舜向烝询问人是如何产生的,烝的回答用了四个“委”,因四个“委”相应的有了人的身体、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与发展、人的后代:
因“天地之委形”,人有了身体;
因“天地之委和”,人有了生(生命);
因“天地之委顺”,人有了性命(生活与发展);
因“天地之委蜕”,人有了后代。
将天地与人的血缘关系用“委”这一概念来表述,是列子的重要创造。“委”,比“赋”、比“予”、比“给”要有情感得多,温和得多,其中不仅含有天地对于人的厚爱,也还含有天地对于人的特殊重视。
的确,人是天地最为重要的创造。《列子·天瑞篇》说: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22)
“一”作为“形变之始”,指天地中的某些元素,这些元素已开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清轻的元素上升成为天,浊重的元素下降成为地,冲和气的元素则成为人。所谓“冲和气者”,即阴阳两种元素均具备且实现了最好的化合,阴阳化合最高也是最好的产物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