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奇妙想象
《诗经》中有些自然风物的美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自然风物客观上也很美,经过想象之后,就更美了,如《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5)
这些诗句的意思是:只有天上的银河照临我们,让我们沾点亮光。那站在天边的织女啊,整天都在忙,虽然忙碌穿梭,却织不成美丽的花纹,也谈不上酬报我们。而与之对的牵牛星,虽然很明亮,却也不能够驾着大车,给我们送来财富。东边的启明星,西边的长庚星,跟着太阳下去了。那弯而长的天毕八星,在天上列队而行。南边的箕星啊,它徒有箕的好名,却不可能用来簸糠粃。北边的北斗星啊,也只有斗儿的名,却不可以拿来盛酒浆。南面的箕星空张着阔大的舌头,北面的斗星,将它的长柄伸向西方。
这些诗句,是对天上的星宿展开的想象。这想象瑰丽而奇特,非同一般,由于诗的整体构思,它给蒙上一层失望的色彩。读过全诗的读者当会知道,这诗的主题是在讲东方国家的人民是如何地穷,如何地苦,西方国家的人民则是如何地富裕,如何地幸福。西方国家指周文王领导的国家。诗篇叙事者应该是东方国家的人,他最后将希望寄托在天上,然而天上的星宿帮不了他们。说来说去,还是只能指靠周国了。
人人都有过仰望天空的经历,但未必人人都能有瑰丽的想象。天上的星星诚然有它本身的美,但是不同的想象,则将天上的星星不同地美化了。
《诗经》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有部分系写实,有部分系想象。《大雅·旱麓》中有“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6) ,既是想象,也是夸张,它所创造的鸢意象、鱼意象远不是现实中可见的鸢、鱼可比的。
也许《诗经》对于自然物的想象中,最美丽也最富有大众性的属《卷阿》。这是一首描述周王出游的诗,出游的地点是卷阿。诗人为了歌颂周王,不仅尽力描绘卷阿这个地方真实的美景,而且极尽想象,展示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的瑞景。这其中,最为动人的是凤凰的形象。众所周知,凤凰是人们想象中的瑞鸟。虽然是想象中的鸟,但它毕竟是鸟,鸟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风物。因此,较之别的瑞物,它更贴近生活,而为人们所接受。此诗关于凤凰的描写是这样的: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7)
多么美丽的凤凰啊,它从天外飞来。众多的鸟儿闻讯,铺天盖地飞来,围绕在它的身边。可敬可亲的王啊,您也是一样,因为您的仁爱,众多的贤德之士奔向您,实现君子的使命,为您效力。
多么美丽的凤凰啊,它从天外飞来。众多的鸟儿随着它,也飞向了遥远的天外。可敬可亲的王啊,因为您的仁爱,众多的贤德之士学习您,实现君子的使命,为百姓尽职尽心。
高岗上,凤凰发出清亮的鸣叫声。一棵梧桐迎着朝阳,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凤凰栖息在梧桐上,与百鸟合鸣,鸣声响彻云霄。
这样美好的情景,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它是理想,并不是现实,但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蓬勃向上。
《诗经》中也有一些诗,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如《绸缪》一诗。诗云: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8)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写这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的过程。景象分两类:一为人,对人的描写分别是捧着束薪、捧着束刍、捧着束楚;一为自然,自然主要为三星,对三星的描写分别为在天、在隅、在户。男主人公,则由捧着束刍到捧着束楚最后到捧着束薪,这一过程意味着他与女主人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这一个时间流程的标志则是三星在天空的位置,由在隅到在户到在天。全诗鲜明而生动地说明两人由邂逅到喜结连理的全过程。应该说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生动的故事,都有迷人的情景,但是,诗都不说,只是借“今夕何夕”这样一句宾客闹新房戏问新人的话,让人去展开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