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土会之法

一、 土会之法

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 (10)

土会之法,核心是人与土地的“会”,而实现会的途径是“宜”。不同的土地生长着不同的物与人。此段文章列举五种地:一、山林地:宜于有毛的动物、柞栗之类的植物生长。这里生活的人,体有毛而方正。二、川泽地,宜于有鳞的动物、莲芡类的植物生长。这里生活的人,皮黑有光泽。三、丘陵地:宜于鸟类、果类植物生长。这里生活的人,体圆个头高。四、坟衍地:宜于介壳类动物、豆荚类植物生长。这里生活的人,皮肤白皙,体形瘦小。五、沼泽地:宜于裸体类动物、灌木生长。这里生活的人,肥胖个矮。五物各自适应于五地,成为五地百姓习常所见。它们作为五地百姓生活的环境,从根本上影响着五地人的生活,进而影响着五地人的性格、心理、体形。

不得不佩服,这种分析是极为深刻的!环境从根本上塑造着人,人是环境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