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出地上,晋”
离卦与其他卦的组合,多是太阳与其他卦的卦象的组合。其中最能体现太阳特点的,有晋卦、明夷卦、同人卦、大有卦等。
晋卦为离卦与坤卦的组合,离在上,坤在下,为日出之象。晋卦的《彖辞》云:
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114)
“明出地上”,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因此得到活跃的机会,地球上一切美好的景色也因此得到展示的机会。没有日出,哪有如此活跃的生命,哪有如此绚丽的自然,哪有如此璀璨的文明?明出地上,是前提,是能源,是舞台,是可能,是一切的基础。
“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丽,是太阳的本色。为何要在丽前加“顺”?原因之一是离卦下卦为坤,坤德为顺。顺的品德为柔。太阳的进是“柔进”,何其有意思!柔进一般为理解为下行,然而在太阳,它是“柔进而上行”。就感性观察来说,它是准确的,太阳确是冉冉升起。就理性思考来说,它也是正确的,进,易刚,而刚若无柔节制则易折。太阳上行但柔进,就韧了。韧,不仅有力,而且持久,韧融柔入刚,使刚柔相济。这是太阳最伟大的品格。这样就保证太阳继续上升,稳健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奉行着它赐生命以力量、赐地球以美丽的伟大使命。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康侯”,朱熹说是“安国之侯” (115) ,程颐说是“治安之侯” (116) ,总之,是美好人物的代表吧。康侯受到王上的恩赐,一天之内竟然多达三次,这可是大福大贵啊!这句话出自晋卦的卦辞,它是太阳恩惠的象征。
人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做康侯了!
晋卦的《象传》从社会学的层面上对这一景象的意义作了最为重要的阐发: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117)
“明出地上”,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绚丽的风光,在《彖辞》作者看来,读者要从这景象得到一条启示:“自昭明德”。“明德”重在明,明,在感性上为光亮,在理性上含意极为丰富:对于德来说,若是明德,一定是高尚之德、正大之德。中国儒家最为推崇的三位先圣:尧、舜、禹,其德即为明德。对于智来说,若是明智,一定是通透之智、机敏之智。按今天的话来表述,它定然是对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生规律)的创造性把握与发挥。“明德”后来成为儒家的重要概念,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有“明明德”的命题。
晋卦取象于明出,似是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大吉大利是对的,但并不顺当。晋卦的爻辞虽然主要就社会事物造句,但隐约还能从中品味出太阳升出地面的艰辛。如“初六,晋如,摧如,贞吉”。“晋如”,上升,“摧如”,则是受到了障碍、抑退。这正是太阳涌出地面的情景。当天空显出微弱的亮色,就意味着明要出了,人们会看到天边现出的霞光如何在与云层抗争。那情景真是“晋如,摧如”——时现,时隐,有时真让人担心它就出不来了。但是,太阳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哪怕太阳因为云过厚没法露出完全的脸,它也会使光辉映照天地。
这抗争的过程中,太阳也会发愁吗?会。六二爻辞云:“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118) “晋如愁如”,一边在上升,一边在发愁。然而,它必然会胜利,会大吉,因为它配有这样的福气。爻辞说它从“王母”中获得大福。按《周易》游戏规则,它是指六五爻。《象传》则说“受兹介福,以中正也”。意思是,晋六二爻之所以受兹介福,是因为它遵循的是中正之道。这说得太正确了。
与晋卦相对的是明夷卦。晋卦是离卦在上,坤卦在下,为日出之象,明夷卦是坤卦在上,离卦在下,是日落之象。日落当然是让人伤感的,但不是绝望,因为过一段时间,太阳还会升起。明夷卦的卦辞只用了三个字:“利艰贞”。艰是关键词。在“明夷”之时,主要是要艰守,而艰守重在坚定,坚定又重在坚信。如果能这样,那就是贞——正了,就会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