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土圭之法

四、 土圭之法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13)

土圭之法是测量法。圭是一种玉器,此玉圭是特制的,可以用来测量土地的方位和节气,依据日影来寻求地中。太阳偏南,影子短,天气热;太阳偏北,影子长,天气冷;太阳偏东,影子出现得晚,多风;太阳偏西,影子出现得早,多阴。夏至日时,圭杆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处就是地中。这个节点的突出特点是:天地合,四时交,风雨会,阴阳和。于是“百物阜安”,物产丰富。这是建国立都的好地方,于是,王便在那里建置方千里的王畿,并在边界聚土植树,将国都围起来。

土圭之法的重要性,一在它能测定天气,由太阳的位置变化了解冷热阴阳的变化;二在它能测定地中。地中,在王看来是建都的地方,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贵中”的传统。中,不只是位置居中,更重要的是,它是“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的地方,这种“交”“会”“和”所揭示的生存环境,是有利于动植物繁衍、人类生存的,也就是生态良好的地方,充分显示出周人对生态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