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 古籍类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郑玄,孔颖达.毛诗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赵岐,孙奭.孟子注疏[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吕不韦.吕氏春秋[M].高诱,注.毕沅,校正.余翔,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弼,楼宇烈.周易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列子.列子[M].张湛,注.卢重玄,解.殷敬顺,陈景元,释文.陈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佚名.山海经[M].郭璞,注.郝懿行,笺疏.沈海波,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葛洪.诸子集成·抱朴子[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皇侃.论语义疏[M].高尚榘,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3.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5.

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李鼎祚.周易集解[M].王丰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

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徐德楠,李如鸾,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朱熹.周易本义[M].柯誉,整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来知德.周易集注[M].王丰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

方玉润.诗经原始[M].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先谦.庄子集解[M].沈啸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朱彬.礼记训纂[M].饶钦农,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

戴震.屈原赋注[M].褚斌杰,吴贤哲,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

黎翔凤.管子校注[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

李光地.周易折中[M].刘大钧,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06.

黄以周.礼书通故[M].王文静,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孙诒让.墨子闲诂[M].孙以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陈抗,盛冬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孙星衍.孙氏周易集解[M].黄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8.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M].栾保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二、 今人古籍注释研究类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中国书店,1988.

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刘笑敢.老子:年代新考与思想新诠[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汤漳平,王朝华.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王叔岷.庄子校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方勇.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崔大华.庄子歧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何善周.庄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6.

陈鼓应.庄子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7.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叶蓓卿.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黄建军.列子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程树德.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汤恩佳,朱仁夫.孔子读本[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施忠连.世界眼光中的孔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董楚平.论语钩沉[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刘绍刚.孔子论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6.

傅佩荣.孔子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郭沂.孔子集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张涛.孔子家语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刘兆伟.孟子译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孔繁.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孙伟.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

牟宗三.名家与荀子[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

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廖名春.《荀子》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杨金廷,范文华.荀子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陈来.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楼宇烈.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徐希燕.墨学研究:墨子学说的现代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王焕镳.墨子集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吴毓江.墨子校注[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方勇.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墨翟,张永祥,肖霞.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孙中原.墨子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王世舜,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金兆梓.尚书诠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雒江生.尚书校诂[M].北京:中华书局,2018.

杜泽逊.尚书注疏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8.

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陈望衡.周易玄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李零.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徐正英,常佩雨.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4.

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胡平生,张萌.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淬伯.诗经覈诂[M].北京:中华书局,2012.

马宗芗.毛诗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7.

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林家骊.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0.

詹安泰.屈原:宋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泗原.楚辞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王伟.《楚辞》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7.

陈抡.楚辞解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8.

陈桐生.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

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石一参.管子今诠[M].北京:中国书店,1988.

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李山,轩新丽.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9.

张觉.韩非子校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韩非,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张双棣,殷国光,陈涛.吕氏春秋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

陆玖.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周宝宏.《逸周书》考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王连龙.《逸周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张怀通.《逸周书》新研[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姚蓉.逸周书文系年注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袁珂.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方韬.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陈成.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陈广忠.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蔡仁厚.中国哲学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9.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博.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杨儒宾.从《五经》到《新五经》[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3.

三、 环境美学类

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5(11).

傅华.生态伦理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韩立新.环境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陈业新.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卢政,等.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文化碰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乔清举.儒家生态思想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彭峰.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岳友熙.生态环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陈国雄.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汤虎.灵居:解读中国人的建筑智慧[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李泽厚.回应桑德尔及其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四、 译著

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李雪涛,主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赫拉利.人类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赫拉利.未来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温茨 S.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纳什.大自然的权力[M].杨通进,译.梁志平,校.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帕帕奈克.绿色律令[M].周博,赵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里夫金.同理心文明[M].蒋宗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戴利 E,汤森 N.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钟斌,朱又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伯林特.美学与环境[M].程相占,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M].薛富兴,译.孙小鸿,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张宜,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