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兑”

三、 “丽泽,兑”

《周易》中的八卦各象征着一批自然事物,其中兑象征的首为泽。作为别卦的兑卦是两个作为经卦的兑叠合而成。兑卦《象传》释象:“丽泽,兑。” (165) 程颐释此句云:“丽泽,二泽相附丽也。两泽相丽,交相浸润,互有滋益之象。” (166) 这种阐释建立在泽的自然形象的基础之上。泽即沼泽,是水与地亲密结合组成的地理形象。

兑卦的卦辞云:“兑:亨,利贞。” (167) 仅三个词,简洁明确地肯定兑卦是一个吉利的卦,表明兑卦所代表的自然形象——泽是美丽的、很有价值的地理环境。这里,四个字都值得分析。

“兑”,文字学上的意义为“说”。“说”通“悦”。沼泽之地有喜悦吗?李光地说:“地有积湿,春气至则润升于上。人身有血,阳气盛则腴敷于色,此兑为泽为说之义。” (168) 这一分析是准确的。沼泽的特点是水与地的亲密结合,有水而不多,有地且地不干。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喜湿爱阴的动植物生长,相比于干燥的陆地和水深的江湖,沼泽的生物种类多得多。悦实为生命之喜悦。

“亨”为通义,常与通字连在一起,称为亨通。亨通之道是发展顺利之道。亨通在泽上突出体现为生物的繁盛、欣欣向荣。

“利贞”。作为占筮之书,《周易》常用到这个词,表示吉利。兑卦卦辞也用到这个词,说明兑意味着幸福吉祥。

兑卦的爻辞主要围绕着“兑”展开,有“和兑”“孚兑”“来兑”“商兑”“引兑”等,从多个角度阐述沼泽作为地球之肺所具有的生态平衡功能。

“和兑”,重在和,这种“和”是杂多的统一,是具有生态平衡意义的和谐。沼泽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链。这种良好的生物链,实现了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保证着沼泽的个体生物按其自然本性与具体处境生死存亡。

“孚兑”,重在“孚”。孚为诚信,一般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用来说人与自然关系,它含有生态公正的意味,即人对于动植物也应有必要的尊重与爱心。泽的生态环境之美,与人对泽的珍惜、保护很有关系。

“来兑”与“引兑”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兑是六三爻的爻辞,引兑是上六爻的爻辞,三与上本有一种呼应关系。这种来、引是耐人寻味的。李光地说:“三与上,皆以阴柔为主,‘来兑’者,物感我而来,《孟子》所谓蔽于物,《乐记》所谓感于物而动者也,‘引兑’者,物引我而去,《孟子》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乐记》所谓物至而人化物者也。” (169) 一个是“物感我而来”,一个是“物引我而去”,人与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感关系,人与物的和谐就在这交感之中实现了。这种和谐的特点是人与物的共同利益得到尊重。人为利会伤物,但物的类得以保全;物为利会伤人,但人的类也同样得以保全。

“商兑”,重在“商”。这充满喜悦的生命境界需要“商”吗?朱熹解释“商兑”为“商度而说”。“商”即商度。为什么需要商度?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涉及利害,需要经过商量之后再权度,求取最佳的处理方式。商兑是九四的爻辞,九四爻辞云:“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170) “未宁”说明此商度不容易,有动荡,但最终结果是好的——“介疾有喜”。“介”的解释很多,此处取程颐的解释:“人有节度谓之介,若介然守正而疾远邪恶,则‘有喜’也。” (171) 以上解释着眼于人事,其实“商”也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自然界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尤其是泽这样的环境,生物种类繁多,各物种与人的矛盾、物种与物种之间矛盾非常复杂,诸多矛盾涉及诸多利害,这的确要好好处理了。说处理是对人而言的,在物种之间则是一种出自本性的利害调节。用“商”来说明这种处理,意思是要兼顾各种利益,要权衡轻重。应该说,没有比这一概念更恰当的了,它充分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尊重。

兑卦作为全面阐述沼泽生态环境的卦,提供给人们最为重要的理念是两个概念:“和兑”与“商兑”。“商兑”的实质是生态平衡,“和兑”的实质是生物界的和谐与繁荣。“商兑”是手段,“和兑”是目的。

兑卦与别的卦构成的卦,也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以下试举数例。

萃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兑,为地上有泽之象。它意味着众多的生物在此汇聚,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生命世界。《彖辞》说:“‘萃’,聚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172) 为什么观察一个沼泽的生物聚集的情形就可以看见天地万物之情呢?原因是,一个小小的沼泽是天地生态系统的缩影。

临卦:下卦为兑,上卦为坤,为泽上有地之象。从环境学的意义去考察这泽与地构成的卦,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程颐说:“天下之物,密近相临者,莫若地与水,故地上有水则为比,泽上有地则为临。临者,临民临事,凡所临皆是。” (173) 地上有水,强调的是水对地的依附性,泽上有地,强调的是泽与地的交互性。泽不完全是水,而是水下有地,正是因为有地,人才能进入泽中,即所谓“临”。临,后来引申为一个社会概念:君王深入到百姓中去,称为临。

咸卦:下卦为艮,上卦为兑,为山上有泽之象。这山与泽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更是相互作用的。从视觉上看,山高泽低,山静泽动;从性质上看,山刚泽柔,山阳泽阴;从心理感受来说,山峻泽悦,山猛泽媚。正是因为如此,它们的关系被提升为阴阳刚柔交感的关系。而一旦提升到这样的关系,这咸卦就具有非凡的意义。咸卦的《彖辞》云:“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174) 从《彖辞》看,咸卦揭示的竟然是天地生物包括男女生人的规律,由生万物到管万物推出圣人治理天下的规律。地与泽的关系中竟藏有如此大的秘密,真是非同小可!

损卦:下卦为兑,上卦为艮,为泽上有山之象。山与泽的关系是互损的:或损泽以益山,泽越下陷,山就越高;或损山以益泽,泽越抬高,山就越低。关于这种情状,《彖辞》提出“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175) 。“有时”,有规律。人对于环境的变化,要识时并能“与时偕行”,即遵循规律行动。

困卦:下卦为坎,上卦为兑,为泽下有水之象。这泽下有水,淤泥很深,人或大型动物陷进去,就有灭顶之灾。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难怪称之为困。

节卦:下卦为兑,上卦为坎,为泽上有水之象。泽上有水,本为好事,但《周易》没有鼓励任意用水,而提出“节”水的观点。虽然提出要节,但不能苦节。卦辞云:“节:亨。苦节,不可贞。” (176) 《彖辞》阐释卦义,提出“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177) 。这种提法,用于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那就是既要考虑到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自然的承载力。“不伤财”,即不浪费资源;“不害民”,即不损害人民的生活。要做到两者兼顾,除了应具有正确的资源观,还需要“制度”。节卦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提出的“节以制度”的观点,于今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