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2025年09月26日
第十二章 《周礼》
《周礼》是儒家重要的典籍,它完整地记录了周朝的礼制,孔子一生念念不忘的“复礼”,复的就是这个礼制。《周礼》为周朝行政全书,原名《周官》,其来历大体是: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孔子故宅得古文(秦统一文字前的文字)旧书,其中有《周官》。但此书缺失《冬官》一编,遂以《考工记》一编补入。西汉经学立于学宫的诸经,均为今文经学,《周礼》晚出,又为古文,并未列入学宫。至汉平帝时王莽当政,刘歆奏请以《周官》改名为《周礼》,立于学宫,获准。这时,《周礼》之名得以确立。
这部书的作者未详。汉代著名经学家郑玄在为《周礼》作的注中说:“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唐宋之后,有学者认为,此书不是周公所作,或为后人附益,或为刘歆伪作。清代指斥《周礼》为刘歆伪作的言论更烈,《四库全书总目》中《周礼注疏》条则予以反驳。学界主流仍然认为《周礼》是周公及他的助手所作。虽然此书出于汉代,但至少主体写作完成于先秦,因此,我们仍然以先秦古籍视之。
周朝时,环境与资源的概念是统一的。作为儒家极力推崇的礼制,《周礼》所展示的环境观念,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特别值得我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