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构造的活力及整体气氛的展示

三、 情境构造的活力及整体气氛的展示

以《山鬼》为例,整篇诗实际上是在描绘一个情境,一个以山鬼为主体、以自然物为客体的主客融合的情境。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19)

此诗的突出特点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物完全主体化了,而作为主体的山鬼也完全地客体化——自然化了。不仅山鬼身上用自然物做的装饰是主体情感的符号,就是这山鬼所处的山林、雷雨交加的夜晚,均是主体情感的符号。主客体构成的情境表现出的主题则是“怨公子兮怅忘归”。这是一首极凄美的爱情诗,美艳而又恐怖。

屈原作为自己作品中的主体,他的显现大体上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借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如湘夫人、山鬼,另一种则是他自身。两种不同的主体,前者为隐主体,后者为显主体。大体上来说,隐主体的抒情,多委婉有致,缠绵悱恻;显主体的抒情,多真率强烈,激愤慷慨。《离骚》是这样的作品,《招魂》也是这样的作品。《招魂》结尾,为这样一段: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20)

译成白话:红日承继着黑夜啊,时光不可以淹留;皋兰遮蔽了路径啊,路远悠悠。江水清亮啊,枫立岸头;展目远望啊,伤春心愀;英魂归来啊,江南哀愁。

这里,自然景物构成了极具感染力的情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