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与国家的关系
2025年09月26日
一、 土地与国家的关系
与一般只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认识土地的重要性不同,《逸周书》站在国家的高度来看土地的重要性。《逸周书·武纪解第六十八》云:
国有本、有干、有权、有伦质、有枢体。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 (1)
这段文字有诸多重要思想,其中涉及土地与国家的关系。它明确地将土地看作国之本。这里的土地就不是一般意义的土地,而是指国土。国土是国之本,没有国土,哪还有国?正是因为这样,敌国的侵略总是突出表现为侵占国土,而保卫国家总是体现为对国土的保卫。
这段文字也涉及国土与国民的关系。于国来说,土地是国之本,人民是国之干。那么,土地与人民是怎样的关系?众所周知,人生活在土地上,土地是人的命根子,人离开土地,就好比鱼离开水,必死无疑。既然都是从国家层面上谈土地、谈人民,那么,这土地是国土,人民就是国民。国土、国民,再加上一个国家的代表——国君,就构成了国家的三个基本元素。
《逸周书》接着说:
土地未削,人民未散,国权未倾,伦质未移,虽有人昏乱之君,国未亡也。 (2)
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国土没有被削夺,国民没有散失,国权没有倾覆,关系国家指导思想的“伦质”即意识形成没有变质,即使出现了昏乱的国君,国家也不能说灭亡了。如此说来,国土、国民、国权、“伦质”都比国君重要啊!
土地与国的关系,其核心是国民与国土的关系。经营好国土,才能养活百姓,而养活百姓,国家政权就稳固了,国君也就基本称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