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耕集: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校庆二十五周年纪念》简介
《默耕集: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校庆二十五周年纪念》这本书是由.黄振懿主编创作的,《默耕集: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校庆二十五周年纪念》共有362章节
1
教育科研: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成长的金钥匙
(代序) 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南隅的上南中学南校已走过了25个春秋。值此建校25周年、更名10周年之际,我校编撰了这本教师文集,作为对25周年校庆的献礼。...
2
目录
目 录 教育科研: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成长的金钥匙 课程创新 完善学校课程 实施全人教育 一、以课题为引领,夯实基础型课程 1.开展以“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
3
课程创新
利用好区位优势和社会资源,学校课程创新就有了厚实的根基和广阔的天地。...
4
完善学校课程 实施全人教育
黄振懿 当前,“全人教育”理念正成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行动指南。全人教育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带来学习动力,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更要促进生命...
5
一、以课题为引领,夯实基础型课程
在保证适量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课题(或项目)为引领,紧扣有效课堂建设,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简明高效的操作流程,凸显具有我校特点的“常态磨课链”...
6
1.开展以“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的区级课题研究
即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艺术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尤其对课堂教学结构的...
7
2.开展关注个性差异的“差异教学”的区级内涵项目研究
我校55%的生源为随迁子女,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较难与对口生源一样开展同起点、同进度的学习。因而,我校一直采取分层教学措施。同一班级的教学中,对口生源学生的教...
8
3.开展以落实课改理念、培育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教改研究
首先,创新教学评比机制,精磨优质高效课堂。我校以学年为周期组织教学评比,第一学期开展教学评比的第一阶段工作。评比由随堂课、公开课两部分组成。学校组织评委组进行听...
9
二、以多元、可选择为准则,丰富拓展型课程
经过多年的实践磨砺,我校构建了“多元文化”“校训读本”“艺体特色”“团队风采”“阳光心理”“学科拓展”六大门类的系列拓展型课程,为拓展学生的学识视野、培养学生的...
10
1.多元文化课程
我校原址在世博会中国馆附近,多年前我校开始设计和实施的“世博文化”系列校本课程,曾取得良好成效,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认可与赞扬。 在此基础上,我校通过组建课...
11
2.校训读本课程
“校训读本”课程由《励志读本》《笃学读本》《诚信读本》《明理读本》四本教材组成。我校的校训是:励志、笃学、诚信、明理。其中: 励志——勉励心志,积极进取;笃学—...
12
3.艺体特色课程
我校是区艺术特色学校、区体教结合特色学校。我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是管乐和戏剧,体教结合的特色项目是武术。 为做实做亮特色项目,我校分别开发了管乐、戏剧、武术特色课程...
13
4.团队风采课程
团队风采课程由社团活动课和主题活动课两部分构成。 社团活动课:迄今为止,我校已开设了舞蹈、合唱、美术、健美操、魔方社、心理社、手工布艺、礼仪社、电子琴、羽毛球、...
14
5.阳光心理课程
身心健康是“全人教育”和学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开设了“阳光心理”课程,由普及型课程和特色活动组成。 普及型课程...
15
6.学科拓展课程
除以上拓展课程外,我校还开设了若干学科拓展课程,如书法、阅读与写作、思维训练、口语与听力、实验设计与操作等。...
16
三、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健全探究型课程
起始于“世博文化探究”的探究型课程建设,经过多年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和扩展,已形成了多维度、贯穿于学校课程体系的探究型课程构架。...
17
1.小课题(项目)式的探究型课程
多年前,我校精心编制了《“世博文化”探究学习包》,学习包提供了16份完整的探究学习方案,同时提供21个备选探究课题。班主任组织学生分组,指导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方...
18
2.拓展型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
为使拓展型课程的学习接地气、生实效,我校在全面总结、提炼经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小课题探究中资料收集完全由学生课后完成确有困难。于是,我校开始转向“教师...
19
3.基础型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
经验证明:探究型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迁移至拓展型课程,更可以融入常态的基础型课程。唯其如此,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能力为先导,旨在培养学生...
20
世博文化——精彩无限的课程资源(节选)
郑东生...
21
一、课程开发背景
...
22
(一)我校曾是与上海世博会浦东中心会址最近的学校
我校的原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雪野路48号,紧邻世博会浦东中心会址,与恢宏大气、融民族风格和时代元素于一体的中国馆隔路相望。在迁入学校新址前,我校师生目睹了中...
23
(二)学生成长需要“世博文化”的滋养
我校的生源较为特殊,外来务工者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0%。因此,在常规、共性的学校教育中,必须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同时借助“世博在我...
24
(三)课程改革呼唤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三类课程的有机整合与实施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为此,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世博文化”系列教育,既与课改精神相契合...
25
二、课程开发大事记
在上述背景下,我校“世博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有序地拉开了帷幕。从2007年起,我校围绕“世博文化”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的制定、教材编写、教师培训,主要做了以下...
26
三、校本课程的设计
...
27
(一)课程理念
1.课程设计必须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 2.课程内容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以世博会的发展为主线,拓展学生的世博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3.课...
28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了解上海世博会,了解世博会的历史,感知世博会传递的人文及科技内涵,提升综合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2.具体目标 (1)认识...
29
(三)课程设置
...
30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实施历经了以下过程: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活动训练、保障措施、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