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5年11月17日
一、前言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教育资源等不同,出现个体差异具有必然性。例如,身体强健和体弱多病的差异会造成学生在同一动机、同一学习基础水平下,学习精力和投入的可能强度存在差异;学生学习模式与不同学科间对应度的不同,造成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家庭文化和价值背景熏陶,使得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差异等。因此,在教研过程中以学生差异为基础,探讨改善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的途径势在必行。
笔者所在的中学地处大都市的边缘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相当比例,学生的差异性表现更为明显。近年来,我校持续开展了基于学生差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得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良好发展,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由一所相对薄弱的初中转变为区优质初中。其中,在备课组层面开展的主题研讨活动以其在提升教师差异化教学能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受到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欢迎。笔者所在的科学备课组在“基于学生差异的学科教研转型研究”项目框架下,开展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的主题研讨活动,实施根据兴趣导向及天赋差别不同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各类学生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