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基础偏弱、成绩分布不均衡,在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类,将研究重点放在班里的学困生上。从之前的课堂观察和一些问卷调查发现,曹同学、相同学、朱同学等9位学生数理逻辑思维慢,空间智力、抽象想象能力相对薄弱,较难与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呼应联结,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重重,听课中往往表现出“吃不了”的状态。具体来说,这些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下列特征:

1.不能进行问题解决中的经验概括。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不了解解决同一类问题的一般法则,不能实现知识迁移,即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够。

2.不能独立制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认知策略,不能灵活运用反复训练而习得认知策略,思路模糊。

3.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例如,学生不会预测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以及所能得到的成绩,不了解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遇到什么障碍,缺乏自我辨析和纠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