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洋葱哲学
2025年11月17日
2.洋葱哲学
所谓的洋葱哲学是指从剥洋葱获得的灵感,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或演绎法来解读文章。归纳法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作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演绎法则与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这两种逻辑方法如何运用于文本解读?剥洋葱给了我们启示。
文章都是有主题、有作者情感、有写作意图的,小说故事的背后有主题,散文重感情,议论文有论点,说明文旨在介绍清楚事物或事理……此外,作者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抒情、议论、表意……这些都会成为教学的重点。这些重点就是洋葱的内核,只有剥去一层层的外衣才能看见内核。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可以一点点地引导学生接近它,这就是归纳法。反之,看到内核一层层穿上外衣,还原一颗完整的洋葱,就是演绎法。
不同的文章,甚至同一篇文章因学情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归纳法或演绎法。例如,李汉荣《外婆的手纹》一文,如果运用归纳法,就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解题开始,理解什么是“手纹”,圈划外婆对待针线活的态度,理解这份态度背后的人生态度,直到理解作者对外婆的思念,以及想要传承这份人生态度的渴望。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好,则可以直接从散文的文体特征入手,先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再逐级还原出作者用什么方式传递出这份情感、表达这种态度的,这就是用演绎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