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关注个性差异的“差异教学”的区级内涵项目研究

2.开展关注个性差异的“差异教学”的区级内涵项目研究

我校55%的生源为随迁子女,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较难与对口生源一样开展同起点、同进度的学习。因而,我校一直采取分层教学措施。同一班级的教学中,对口生源学生的教学要求严格按中考要求执行,难易度比例为8∶1∶1,在夯实“8”的基础上,努力完成第一个“1”的要求,适当落实第二个“1”的要求;对于随迁子女学生的教学要求,则全力打好“8”的基础,对少量学生可提出达到第一个“1”的要求。此外,配套实施分层作业、分层测试,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此外,对于来自对口生源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听课习惯、学习方式与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脱节,需要教师课后作针对性、个别化的辅导。多年来,正是这种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确保了我校所有学生在学业上都能达标过关。由此,我校立足学生实际,将“分层教学”深化为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差异教学”研究,并申报了区级内涵项目。我校连续三年针对学生个性、学业、思维等差异的特殊群体、特殊个体进行实践研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评价的多元上实施针对性教学,以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核心素养。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在中考中,我校连续10年取得合格率百分百、优良率逐年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进入区先进行列的成绩;课题(项目)质量因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受到好评;课题组蒋旭黎老师的论文在市教科所举办的“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我的教改实验”教育征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