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析思

三、案例析思

教学实践证明,在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基于教材的读前、读中、读后活动,不仅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培养语感,又能为学生英文写作提供广泛的素材,培养学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词汇句型应用能力,还为学生创造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不同程度地利用文本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阅读后的写作巩固和活用所积累的素材,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问题。

我注重从预初阶段就把写前的阅读文本教学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从以前的“极不自信”到现在的“有些自信”,从以前的“束手无策”到现在的“学会读题、审题”,从以前的“语言匮乏”到现在的“善用、巧用教材里的词汇、句型”,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反复训练中进步着,发展着。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中,90%的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来组织语言,基本上能把内容要点表达清楚。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写作中用关键句、主题句来组织短文,并适当地加入一些连接词,使文章顺畅、达意。可见,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中读写的关系密不可分。读是根本,写是核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方能逐步破解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难点以达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的目的。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与合理开发阅读课的教学资源,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