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读中环节

2.读中环节

邀请学生一起去看看Tony的家。通过看图片、听声音,让学生描述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考虑教学任务的梯度设计,这里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听辨声音,体会每组2个单词含义上的区别,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为了评估学生对新单词的学习情况,可使用一些CCQs辅助。例如,打开教室的门,问“Am I slamming the door?”再轻轻地关上门,重复这个问题。这样可帮助学生明确slam means closing sth.with force and a loud noise。随后,将所有图片和描述的句子拼在一起集中呈现,提问“Is it a poem?”学生根据已学的关于诗歌特点的知识不难判断这并非是一首诗歌。

然后,将作者创作的诗歌Never a dull moment呈现出来,请学生跟录音朗读诗歌。读后,请学生回忆一下诗歌有哪些特征,引导学生说出verse,lines,short sentences,repetition and rhyming words等,并将这些诗歌的特征写在黑板上。接着,请学生在诗歌中找出重复使用的单词和句式,以及押韵词。找重复出现的词句难度较低,每位学生能独立完成,再进行peer check;找押韵词对一些学生而言有点困难,可请一位学生代表先找出一组,再进行pair work,以同伴互助的形式完成。

接着,请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创意朗读这首诗歌。先举例启发学生,如打拍子读、唱读、一人朗读一人配音等,让学生发挥想象,读出自己的特点、风格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