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微课讲解主体,注重课堂学习效能
2025年11月17日
3.拓展微课讲解主体,注重课堂学习效能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不断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以一节课一个人的方式,全班学生轮流讲,给每个人上台表现的机会。这次改进使所有学生在准备故事素材、制作幻灯片过程中深入历史,大家兴趣空前高涨,大有“站上三尺讲坛,展现自我风采”的劲头。有学生还向我提出,可不可以像老师那样制作成视频?
首先尝试的是晴,她选择了佛教故事,收集素材、制作幻灯片。我帮助晴对内容进行一些调整,形成“小沙弥救蚁的故事”“佛教的主要教义”“佛教的诞生”“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四个板块内容,也设计了一些互动性问题。然后,我操作软件帮助她完成录制。在七年级(上)第12课《文化与宗教》教学中,我播放了晴主讲的“佛教故事”微课。课堂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所有学生在观看时都眼放光芒,还有人流露出羡慕的神色。看来,这种“学生当先生”的方式是大家喜欢并乐意做的事。主讲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准备材料、试讲体验,其获得的学习效益自然很高;观看的学生,喜欢、兴奋、羡慕,学习的效果似乎比观看教师的微课更好。而且,以故事为载体的微课,更契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由此,将微课带入以历史故事为载体的格局中。
此后,不断有学生尝试主讲,制作了“李隆基的故事”“元朝建立的故事”“蒙古人的故事”,等等。善于讲、乐于讲的学生获得了学识和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课堂也因微课而变得更受学生喜爱,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